第三章

庶民的胜利

当我们揭开笼罩在五四身上的层层光环,会发现“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学生爱国游行示威的胜利,也不仅仅是宣扬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盛宴。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胜利。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旧时代终结和新时代开端的交汇路口。前方的路途上有坎坷,有迷雾,有希望,有救赎……

“文治总统”的默许

1939年,一位落寞的老人在天津英租界内悄然离世。这位老人的离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国民政府还特别下发褒扬令,写道:“国之耆宿,望重群伦。比年息影津门,优游道素。寇临华北,屡思威胁利诱,逞劂阴谋,独能不屈不挠,凛然自守,亮风高节……”

原来,逝去的老人乃是大名鼎鼎的“文治总统”——徐世昌。

徐世昌出身官宦之家,他本人也是前清进士。1879年,在命运的安排下,徐世昌与袁世凯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盟兄弟。从此一文一武,在清末民初的政坛上相互扶持。但是他在袁世凯称帝后,却悄然辞去了官职,与这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盟兄弟保持了距离,明智地选择了观望。直至袁世凯死后,徐世昌才重返政坛。

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大批乱世英雄趁势而起,在时代的舞台上恣意施展。其中,徐世昌算得上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叱咤风云、胸怀甲兵的政客,更是一位学识渊博、高风亮节的国学大家。在徐世昌的身上,不难看出两种复杂矛盾的交织,他既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仁爱本性,又不缺封侯拜将、指点江山的野心抱负。

1918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与临时大总统冯国璋掀起了争夺民国总统的纷争。双方争执不下之际,唯有各退一步,选择两朝宰辅徐世昌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徐世昌在政界是出名的“和事佬”,将传统的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虽是一介书生却在军阀间进退有据,官运亨通,不动声色就当上了民国总统。

一向两面都不得罪的徐世昌在就职大总统的次日,也就是1918年10月11日,还特意派遣使节进宫觐见早已退位的溥仪,恭敬有加地“得其恩准”,这才心安理得地当起了总统,其圆滑之道可见一斑。

当时国内状况十分混乱。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的南北分裂是徐世昌就任总统后,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饱经军阀战乱的民众渴望和平的呼声此起彼伏,正在巴

黎筹备和会的美、英、法等国也先后表态,希望徐世昌能促进中国和平进程。在内外因素的催动下,徐世昌于就职半月后,签发了和平令,并于11月15日,在北京召集各省军阀督军商讨和议大计。在国内外一致的呼吁下,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武装终于同意不再兵戎相见,服从大总统徐世昌的命令。

徐世昌所标榜的“偃武修文”的执政主张,由此迈出了第一步。他所谓的“偃武”,就是促进南北和议,结束国内动乱局面;而“修文”,就是马放南山,重用文治,排斥武夫。徐世昌的施政主张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时间,国内一派浓厚的和平氛围。“五四运动”中,学生们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可以说和徐世昌这位“文治总统”的默许不无关系。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后,徐世昌这个民国总统做得极其难受。他既不是满脑子钻营的卑劣政客,也不是拥兵自重的粗野军阀。巴黎和会上的失败让徐世昌悲愤的同时又只能无奈叹息,他知道自己身在这个看似辉煌的总统宝座上,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北京政府的权力实际掌握在段祺瑞的手中,而段祺瑞正是亲日派系的代表人物。正因为如此,在1919年5月4日,学生们爆发运动的时候,这位大总统力图和学生之间保持着相互谅解的态度。此时的徐世昌,更像是一位学界前辈,而非铁血政客。

火烧赵家楼事件发生前,徐世昌正在设宴招待刚刚回国的曹汝霖等人。学生游行的消息传来后,徐世昌仅仅是派遣警察总监吴炳湘和步兵统领李长泰前往劝解阻拦。直至学生们怒打章宗祥,火烧了曹家大院,徐世昌这才不得不派出军警逮捕了带头学生。

当日晚间,曹汝霖等人在军警护送下躲进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章宗祥也被送往同仁医院。不久,日本驻华公使馆人员及大批亲日党羽赶到六国饭店商议对策。所有人一致将矛头对准了总统徐世昌,要求其为曹汝霖等人的遭遇负责。

5月5日,受千夫所指的曹汝霖率先向总统府递交了辞职书。徐世昌知道曹汝霖是段祺瑞一派的代表人物。此举乃是以退为进,其所属的皖系军阀一定在观望着政府的态度。百般思量之下,徐世昌选择了挽留曹汝霖。他在回函中“言辞恳切”,“总长从政多年,体国公诚,为本总统所深识……务以国事为重,照常供职,共济艰难,所请应毋庸议”。同时,徐世昌还煞费苦心地将曹汝霖的家人迁往北海团城居住,将章宗祥安置在静心斋养伤,并拨

付两人经费各5万元,可谓是“仁至义尽”。

5月7日,京城总罢课活动愈演愈烈。在教育总长傅增湘等人的敦促下,徐世昌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释放了赵家楼事件中被捕的学生。

五四运动所掀起的风波越来越大,很快从局限于北京一隅的学生游行扩散至波及全国各地的全民示威,大有无法遏止之势。迫于形势,徐世昌不得不暂时收回学者的儒雅,采取了暴力镇压的强硬措施。他下令禁止学生的自由集会权力,加强了对舆论新闻的检查和控制力度。同时,他不满于步兵统领李长泰的怀柔态度,将仇视学生运动的武夫王怀庆推到了台前,担任镇压学生运动的先锋。对于巴黎和会的签约问题,徐世昌也一改之前踌躇不定的态度,敦促中国代表团即使失去山东半岛,也要迅速签字。一系列急风暴雨的政令出自这位文人总统的手中,颇令天下人惊讶无比。

6月3日至4日,王怀庆等反动军阀依据徐世昌的禁令,逮捕了近千名爱国学生,酿成了轰动全国的“六三”事件。上海的“三罢”斗争展开后,引发了天津、南京、武汉等地更大规模的声援活动。夹杂在军阀势力和民意之间的徐世昌无可奈何,下令撤销了曹、章、陆等人的职务,稍稍平复了国人的愤怒。随后,徐世昌上演了一出欲擒故纵的好戏——辞职。

徐世昌辞职的消息传出后,朝野震动。此时的国内形势一片混乱,谁也不愿意轻易接过这块烫手的山芋。北京政府参、议两院的议长亲手送还了徐世昌递交的辞职信,就连一向与总统唱对台戏的段祺瑞也亲自挽留徐世昌。

这出欲迎还拒的好戏唱得很是成功,徐世昌总算挣回了面子和主动权。既然已经打好了基础,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取得了军阀支持的徐世昌,又一次拿出了民国大总统的气势。6月28日,他在总统府接见了来自各地的群众代表,表明政府坚决不承认列强对山东问题的处理决定,指示中国代表团拒签合约。由此,“五四运动”的初衷已经得到实现,而徐世昌也避免了沦为民族罪人的下场。

1922年,吴佩孚和曹锟之间爆发直奉大战。徐世昌被逼下野,结束了他5年的中华民国大总统生涯,同时也终结了他数十年的从政之路。徐世昌退隐天津之后,过起了琴棋书画的悠闲生活。隐居期间,他创作了数千首诗词,楹联近万副,且多为上佳之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世昌断然拒绝了日伪政府的拉拢和邀请,维护了国家利益和个人名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