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如何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向来极为重视,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也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在毛泽东的名作《论十大关系》中,把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一个基本方针,从而把调动积极性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毛泽东看来,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一,必须关心人民的利益。这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根本途径。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就专门阐述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问题。他认为,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赢得群众拥护,就必须满足群众需要,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建国以后,毛泽东更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他认为,社会主义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又富又强的现代化国家,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生活改善了,人民的积极性才会进一步提高。调动群众积极性和满足群众利益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虽然在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犯了扩大阶级斗争、忽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左”的错误,但毛泽东在思想认识上是承认并且关注群众物质利益的。

第二,必须重视精神的作用。毛泽东认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物质的手段是首要的,但精神的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认为,只有进行精神世界的改造,才能真正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他曾多次强调,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而精神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渠道:其一,来自科学的世界观。毛泽东认为,人的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所作所为,决定着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故此,毛泽东反复强调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斗私批修,思想革命化,用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人,保证人们始终带着纯粹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感积极投入生产。虽然毛泽东有过分强调精神作用的唯心成分,但在艰苦的革命岁月和建设年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为十分必要。其二,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毛泽东看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所以,必须用高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激励广大人民,按照又红又专的标准来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否则,就会存在党变质、国变色的危险。因此,他大力号召人们向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人学习,做一个高尚而纯粹的人,把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品质内化为人民的精神,外化为人民的行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思想,特别是在如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一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第一,调整物质利益关系,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物质基础。利益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针对长期以来生产力徘徊不前、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的状况,及时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分配领域突破了“左”的政策,承认个人物质利益的正当性,承认利益的差别和多元化,这在实质上就是物质利益的调整和落实。“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我们的根本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论述中,始终贯穿着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思想。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在实践中提出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制定一切政策、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衡量标准,时刻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保障民主权利,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政治保障。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要使其得到充分发挥,除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还必须发扬民主。早在1979年邓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强调指出:离开一定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任何阶级的任何积极性都不可能自然产生。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人民群众才能心情舒畅,才敢于讲真话、实话,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邓小平曾讲到:“我们提倡解放思想,重申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就是创造条件调动全民的积极性,使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切实加强民主建设,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而加强民主建设,制度建设是决定因素。加强制度建设,在经济方面最主要的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是效益经济、竞争经济,它驱动人们为获得最好的效益,尽可能发挥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和潜能。30年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就充分说明,通过市场机制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有效和优化配置,较好地调动和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了“三个有利于”。而在政治方面,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必须继续向市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分权、放权,邓小平曾指出: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此外,还必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自我决策,自我管理。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尚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民主需要下,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精神鼓励就显得特别重要。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通过培养人的精神情操、提高人的共产主义觉悟来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思想,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以全面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从而唤起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邓小平还把人民利益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结合起来,强调要用集体主义原则来规范、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他一方面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指出要承认和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在必要时都应当牺牲个人利益,以服从和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这样做,既纠正了不顾群众正当利益的“左”的作法,又防止了只顾本位、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自发倾向,既符合我国人民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又要求人们用更高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

江泽民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思想。江泽民认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最根本的要求。江泽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人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强调对人的合理需求要予以充分尊重、尽量满足。为此,他要求全党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掌握群众情绪,研究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第二,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切实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分配原则,这是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基本手段。江泽民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进一步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宏观政策导向,并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强调必须彻底打破长期以来使社会凝滞的平均主义,认为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只有把效率放在优先的位置,才能切实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这是提高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条件。江泽民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因此,他反复强调,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全体人民牢固树立起坚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通过精神激励的教育引导、榜样典范,把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同精神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潜在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毛泽东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一重大问题上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曾多次谈到: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共产党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只要紧紧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相信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能打倒任何敌人,克服任何困难。这些论述的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群众首创精神的无限推崇。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上述思想。他多次强调:我们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要相信群众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现实问题。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邓小平始终尊重群众,时刻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惊人的洞察力和胆略,满腔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邓小平曾真诚地说:不要把我们自己的作用看得过高;改革是大家的主意,是人民的要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地发挥、支持他们的主动创造精神,并且在政策上激励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群众的创造和推动

;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和重大决策,也都是在总结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江泽民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要从政治上看待党群关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早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他就明确指出:要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教育,批判各种否定、贬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牢固树立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的科学观点。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懂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自己创立的。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在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在总结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时又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全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对农村出现的新事物,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引导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及时总结广大农民的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政策,用于指导和推进改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在其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很显然,在基本经验中,“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同样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群众的创造性提到了很重要的战略高度。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针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中,对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多方面的任务,也分别进行了阐述。而要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好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伟大战略,最根本的是要更好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只有更好地尊重和发扬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从更加广阔的层面上搞好自主创新,也才能赢来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时代。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采取如下战略举措:

1.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自觉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领袖人物、伟人、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体。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此,必须自觉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必须自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充分挖掘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无穷的创新潜力,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不断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2.通过充分相信群众来充分激发群众的**和智慧

毛泽东曾指出,相信人民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否则就很难做成和做好任何事情。近年来,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认为,更多的信任等于更多的资本和财富,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和全体员工的相互信任。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如果真正地、完全地相信人民群众,放手让人民群众去发明、去创造,人民群众的**就会产生,人民群众的智慧就会喷发,就会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对于我们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讲诚信,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善待人民,从而取信于民,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伟大创新实践的好办法。

3.把和谐社会建设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其中,物质文明建设是尊重和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的物质基础。如果物质文明得不到发展,人民群众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首创精神当然就无从谈起。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发展方向和全局。只有政治文明发展了,人民民主制度完善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落实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得以激发和发扬。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够增强群众的创造能力,并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不论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

4.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能否激发和发扬。社会环境宽松、良好,就可以使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更好地发扬光大。为此,必须切实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激发群众创造活力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从而保证把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创新的积极因素都能够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有益于强国富民的新思想、新创造力都能够充分迸发出来,让一切有志于创新与创业的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对于一切妨碍发展和创新的思想观念,都必须坚决彻底地冲破;对于一切束缚发展和创新的各种做法、规定,都必须坚决彻底地改变;对于一切影响发展和创新的体制弊端,都必须坚决彻底地革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