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改革文化体制,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束缚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文化性质上的过分意识形态化

由于特定的国内和国际的历史环境,在文化性质上我们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意识形态问题,而强调意识形态问题又常常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这样一来,我们把文化几乎搞成了单纯的政治宣传品,成了政治的传声筒。由于文化的过分意识形态化的束缚,成为我国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巨大思想障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影响了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高。

2.在文化发展上长期没有注意文化的经济功能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影响,我们片面强调了文化的政治功能,而极大地忽视了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这样,我们就把文化完全当成了公益型的事业来办,而没有想到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让文化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这样做的结果,对于发展和繁荣文化自身也是不利的。一方面,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又因公共财政的投入不够而不能满足公众的公共需求。

3.在文化管理上党政不分、政事不分

对于以党代政问题,邓小平曾尖锐的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对于文化管理,以党代政现象同样比较严重。党往往直接插手对文化的管理,而置政府于不顾,结果做出了许多有违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事情,给文化发展带来了长期的不利影响。同时,政事不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只有文化事业而无文化产业,政府便成了文化发展唯一的投资主体,对所有文化事业单位统包统管,从而使文化事业单位失去了自身独立性,抑制了文化事业单位以及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长期缺乏生机和活力。

4.文化领域结构上不合理

第一,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一是城乡差距巨大。我们在文化资源配置上长期倾斜于城市而忽视农村,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十分贫乏。二是地区差距悬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文化资源配置长期倾斜于东部地区而忽视了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配置。三是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公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第二,文化领域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由于我们实行政府统包统管的文化政策,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几乎成为一统天下。这种文化领域的生产关系是与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相适应的。其结果就是极大到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

(二)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对中国发展的制约性影响

1.文化体制改革滞后阻碍了中国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中国的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曾经为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文化体制的弊端也就日益暴露出来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成为文化资源配置的主体;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作用。这样,以政府手段配置文化资源的做法就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了。这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体制即文化生产关系也就与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了,从而阻碍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中国的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2.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影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此后,中国相继展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却迟迟没有进行。这导致中国的文化发展远远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相适应,远远不能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比如,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落后,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增长点。而民主政治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智力的支撑。先进文化建设的薄弱,人们价值观念的紊乱,又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可以说,文化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

(三)改革文化体制的路径选择

1.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文化观

全面科学的认识和处理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纠正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当然具有意识形态问题,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属于意识形态问题。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认识和处理文化问题时就会更具有包容的胸怀和客观的眼光,从而使文化之花开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当我们说并非所有文化都是意识形态问题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恰恰相反,我们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察和处理文化问题,科学全面的认识文化的性质和功能,尊重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2.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双飞

过去,我们一直把所有文化都看成是公益性的事业,而没有从中区分出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这极大地妨碍了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充分发挥文化的公益功能与经济功能,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双飞。

第一,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多元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结构,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到位,以便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对公益性文化的需求。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

第二,大胆探索文化产业改革。对于艺术院团、一般报社杂志社、新华书店、电影电视、影剧院等经营性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有领导、有秩序地推动其转化为企业,使其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规范国有事业单位的转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要扶持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

3.实现党的文化执政方式与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的时代转型

党的文化执政方式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他们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为了更好的担负起文化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党的文化执政方式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时代的转型。

第一,实现党文化执政方式的转型——党政分开。党要善于把对文化的领导通过法律途径上升为国家意志,然后依法监督政府实行,通过政府行为体现党的要求和主张;而不是要直接插手对文化的管理。这样,既有利于政府依法管理文化,也有利于党集中精力把握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建立起更加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执政方式。

第二,实现政府文化管理方式的转型——政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就是说对于文化事业单位,政府不要越位直接进行行政干预,事业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依法保护文化事业单位的独立性。政企分开,就是使文化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主要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实行间接管理。这样,理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才能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4.着力调整文化领域的结构,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文化资源的配置结构。一是城乡配置结构。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资源配置,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地区配置结构。要加强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文化基础设施,构建文化服务网络。三是加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文化投入,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大力调整文化领域的所有制结构。要改变文化领域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格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发展格局。

总之,我们要着力调整文化领域的结构,以便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文化精神基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