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所有制结构或者说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效率,应该根据我国生产力状况,构建适合国情的经济制度;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中国共产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历程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作了全新的阐述。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肯定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这种认识过程的核心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以改革开放为界,这一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公有制,主张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时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公有制成为国民经济中唯一的所有制成分。毛泽东曾经错误地提出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结果,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小商小贩、夫妻老婆店都搞到公有制经济中来了。随后,在人民公社化中,更是追求“一大二公”,各地甚至把手工业合作社和供销社等集体经济也都变成“二轻”、“二商”的小全民所有制。特别是在“**”中,割资本主义尾巴,非公有制经济更是无立足之地了。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重新认识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逐步肯定了私有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私有制的肯定首先是从作为私有制残余的农民家庭经济开始的。1979年9月,中央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不能当作所谓的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随后,承认了个体劳动者私有制。1980年8月,中央转发的《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中指出:“这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不可缺少的补充。”接着,又允许雇工经营。1981年党的政策作出调整,在允许个体工商户“请帮手”、“带徒弟”的名义下解除了对雇工的禁令。随着雇工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认识也产生了分歧。1984年邓小平作出回答:“放两年再看。”1987年又说:“可以再看几年。”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给出了明确回答:“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的角度,说明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组成部分。十五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并再次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完整而明确的表述。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建国后的实践表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是促进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

第一,只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保证中

国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其实,这两条根本原则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坚持前者,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而如果我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共同富裕的实现,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否则,中国的发展就会因为迷失方向而陷入混乱甚至倒退。

第二,只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解除所有制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使中国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唯一的所有制形式,这种片面追求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安排,却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它在经济基础方面解除了阻遏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使中国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人民的生活的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辉。正如江泽民所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面总结研究所有制结构关系,制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真正走出了一条正确的路子,消除了由于所有制结构关系不合理造成的生产力羁绊,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979年至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为381元,2000年为2019元,2005年为3074元。同一时期,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递增6.9%和7.0%。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路径思考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考虑如何把它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去,为此,就必须积极探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路径。

第一,强化制度,营造公私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应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实体。对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进一步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要在政策、金融、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都要平等对待,让他们在市场上公平竞争。这样做的关键在于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要从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改变为为市场制定和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规则、监管和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上来。

第二,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实践证明,没有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优越性就会被窒息甚至被葬送。长期以来,公有制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不能不说与我们在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方面的滞后有很大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也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要积极推进公有制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当前,我们正在试点和推广的股份制就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公司制形式。此外,股份合作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产生的新生事物,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从本质上讲,目前的国企改革,就是在探索公有制(国有经济)实现形式的最优化,以追求公有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以确保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

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第三,积极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综合国力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加强监管、积极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要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公平竞争。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模式。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保护民族经济的方针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利用外资。要逐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同时也使非公有制经济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公有制经济的效益问题,与资产管理体制密不可分。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

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到位,没有解决无人负责的现象。正如江泽民所说:“国有资产属于国家,这是清楚的。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解决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人负责的问题,国有资产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保障。”这样,就形成实际上的出资人缺位,从而导致企业产权模糊,结果造成了国营经济效益低下甚至亏损以及国有资产被侵吞、私分等突出问题,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极大地侵害。二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规范,没有解决管理科学的问题。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政企不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就很难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上真正独立的主体,也就很难使其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结果造成国有企业管理行政化色彩很浓的弊端,从而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

2.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思考

第一,切实转换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从制度上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第二,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第三,建立和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就必须在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中,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要科学设置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大治理结构及其内部机构,并且建立起协调高效制衡的运行机制。二要处理好公司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与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可考虑采取双向进入的办法加以解决。“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中,党委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可按照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还可按法定程序进入监事会;董事长、监事会负责人和总经理可按党章和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兼任。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公司对重大问题的统一决策机制。”这样就会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效率,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的,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并为构建和谐社会,造福于人民奠定经济物质基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