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

(一)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问题的探索历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发展更是一个占据重要位置的问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作为一个由传统小农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要推动中国全面发展,必须推动和解决农民和农村发展。要推动中国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在探索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在发动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农民革命,先是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建立根据地和革命武装,发动和组织农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在根据地、解放区结束了存在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尊重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农村的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我们在寻求农村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不小的曲折,但毕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公有制由千百年来农民的理想变为现实。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广大农村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原本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的农民,获得了众多政治参与的权利和机会,农民开始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参与时代,传统农村的封闭性被农民的广泛的政治参与所打破。”“等贵贱”的政治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次由空想转化为现实。其次,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业生产总产量明显增长。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16390万吨增加到1979年的33210万吨,年递增2.5%,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858亿元,增加到1979年1858.2亿元,年递增2.91%。非农产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的启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原材料、市场和资金。对此,世界银行中国经济考察团指出:在自然资源高度紧缺和剩余大量输出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进步的确是值得人们钦佩的。第三,在理论上,提出或形成了一些农村发展的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理论和观点,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如封建土地制度是束缚中国农村发展的严重障碍的思想,革命是中国农村新生的根本出路的思想,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思想,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思想,不能剥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和实行等价交换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第四,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上,社会凝聚力增强和精神文明建设蒸蒸日上,结束了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局面,旧貌换新颜,广大农民从旧中国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桎梏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了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意识取代了封建、落后、愚昧、迷信的社会意识。

同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留下了很多的难题:形成了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束缚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经济上的贫困尚未解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要求推动进一步改革。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20世纪中国农村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走进了新时代。邓小平在正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总结农村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农业放在农村发展战略的首位,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积极拓展农村发展的空间,实行改革开放。从战略指导思想上来说,让农民富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推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战略。从战略步骤上讲,一是政治上,废除人民公社,以激发农民创造和劳动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经济上,实行科技兴农战略和多元化发展模式。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同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子。三是文化上,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邓小平指出,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村逐步地全面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现代化位居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位。

在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农村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首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人均粮食、棉花、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消除了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其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二、三产业的二元结构格局,带

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再次,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161.98元。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江泽民在中央有关会议上和外出视察农村工作时反复强调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个带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他指出:在我们这样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兴农战略:延长土地承包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等等。

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严重滞后。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年人均收入在669元~92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两者合计7587万人。此外,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问题突出。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面临的经济问题,也无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人文素质。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

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工作。

第一,科技兴农,发展生产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要求。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将是无穷无尽的。”要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将传统的依靠土地、劳动力资源为主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技术、知识资源为主的现代化增长方式上。当今世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为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开拓了新路。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攻关、开发、应用和引进,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和生产结合为一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在国家科技投入的比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中心的建设。同时,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为增产增收提供条件。

第二,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首先,政府采取配套措施,保持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继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其次,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一条龙,使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再次,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还要因地制宜,依据本村、本地的特点、特色,积极探索。如上海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以发展现代种植业、生态旅游为主,辅以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都市,逐渐成为都市农村的展示平台和市民体验农业基地。村内小桥流水,屋舍白墙黛瓦,洁净的石板路蜿蜒伸展,人们怡然自乐,一派江南水乡的清新韵味。它既保持了江南农村社会文化,又逐渐打造成旅游品牌,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将带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三,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 问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所谓城乡关系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还体现在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领域,需要从社会结构体系的整体

高度去把握。经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该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其意义在于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城乡平衡、城乡一体。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农村的发展。为此,应该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第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难题。首先,乡镇负债严重,乡镇机构管理体制亟需改革。目前,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乡镇体制改革有待突破。对此,简单地“撤并乡镇和精简机构及人员”等,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要明确乡镇功能定位,对乡镇机构职能,即“事权”给予准确地、科学地明确界定,使其有章可循。逐步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发展的物质条件。长期以来,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国家财政投资,其投资主体是政府,农村的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农民自己投资建设,国家补助很少,其投资主体是农民。这样势必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不足全年财政收入的1%,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2万多亿元。因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再次,需要关注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长期以来,政府在配置这些公共资源时,严重倾斜于城市,农村获得的相对较少,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此,要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对农村特困群众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经费严重短缺,各级政府经费投入责任不清,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施行,新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轨道;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用公共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发展,使义务教育今后有了可靠的稳定的来源。

第五,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性角色,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仅仅有经济的发展,没有人文精神的齐头并进,是不行的。为了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我们要对农民加强扶持、引导、激励,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激发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理念的创新,引导行为的改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培养树立农民具有时代特征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新观念。现在老百姓的思想是一盘散沙,传统的小农意识还较浓厚,思想素质比较差,农村信教人数呈递增趋势。对此,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思想的引导,通过活泼的形式加强教育,把农民的思想给转化过来。首先,需要批判传统的“均贫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科学的共同富裕观,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开阔眼界,走向市场,带动农村深层次的变革,促进农村较好较快地发展。其次,需要批判传统的主奴意识,确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政治参与,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需要去除封建的迷信的思想,树立科学法治观念。最后,改变单一的封闭式生活方式,推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娱乐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进而提高人文素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