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借鉴别国模式,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对世界各国而言,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既必须遵循一般规律和共同原则,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一切成功经验,又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具有本国特色,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原则,曾经成功找到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的道路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更加艰难和复杂的崭新课题。

(一)科学地学习、借鉴苏联模式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其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唯一参照。对于长期处于阶级斗争环境、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还缺乏实践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通过“以苏为鉴”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至于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苏联所走过的弯路,真正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这必然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十分重视苏联的经验,但又不迷信、盲从苏联的经验。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与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进行过坚决的斗争,从而创造性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在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苏联为模式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以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符合中国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曾严肃地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建设具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的社会主义。他明确指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八大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明确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党的八大具体制定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

不可否认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借鉴苏联模式的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失误和曲折,甚至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国家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可以说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如果照搬别国的经验,绝对会得不偿失,甚至后患无穷。正如邓小平后来所总结的: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尊重本国人民的首创精神,以自

力更生为主,走自己的道路。

(二)科学地学习、借鉴资本主义

在借鉴别国经验建设本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学习资本主义,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人类社会的更替是通过对以往时代的扬弃与创新而实现的。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发展物和超越物,只有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全部历史时代的文明成果进行吸收和创新,才能真正发展成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开创世界历史过程中所起的革命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列宁也曾对资本主义做过科学的历史评价:“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幸福。”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扬弃,应该利用在资本主义时期所取得的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践证明,学习、借鉴、利用资本主义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苏联在十月革命以后,工业化建设之所以能有高速发展,与列宁倡导实行的大力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社会主义大国领导人的求实态度,也曾多次强调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一切长处的问题。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邓小平认为,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先进科学技术、各种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当有选择、有计划地吸收和引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积极因素。不承认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不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技术和成就,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邓小平深刻指出,搞现代化不是拿落后的技术作出发点,而是用世界的先进水平作出发点。如果把引进世界先进成果视为“崇洋媚外”,实属愚蠢至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就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成果的正确思想。在党的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进

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他强调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江泽民认为,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对外开放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功经验,针对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当然,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是讲原则、有条件的。对资本主义必须进行辩证地扬弃,即吸收那些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东西,对其糟粕则必须坚决否定。毛泽东曾强调,对于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腐朽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学习资本主义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邓小平也曾指出:“决不允许把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中国只有坚持搞社会主义才有出路,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总之,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在改革开放、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全过程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当然,在向别国特别是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时,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对其加以消化、吸收、改造和创新。在这里,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要对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消极东西和有益成果进行鉴别和比较,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和联系。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且应该认识到只要两种社会制度还同时存在,这种对立和斗争就不会消失,但在看到对立和斗争一面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既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的东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和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关键是不能照抄别国的模式,走别国的老路,而是要对照中国的国情和条件,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和条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