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临行前赋诗明志

影片档案

拍摄年份:1979年

黑白/彩色:彩色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陈立德

导演:李光惠、齐兴家

摄影:李光惠、王吉顺

主演:达奇 饰演 吉鸿昌

白德彰 饰演 霍金龙

张冲霄 饰演 老周

左夫 饰演 周光远

孙敖 饰演 聂庆明

李英 饰演 孙梅

荣耀

影片荣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0年《大众电影》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作为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它是新时期文艺百花园中昂首怒放的一朵鲜花。

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指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炮轰沈阳城,于次日占领沈阳。到1932年2月整个东北沦陷于日本之手。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和长期准备,为实现其独占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的图谋所采取的一个决定性步骤。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亦称“一·二八抗战”。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战役。1932年1月28日午夜,蓄谋侵占上海的日本帝国主义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动海军陆战队由虹口租界向闸北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进攻。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推动下,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鼑、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反抗。在英、法、美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议》。

人物背景:吉鸿昌

吉鸿昌(1895~1934)抗日爱国将领。原名恒力,字世五,河南扶沟人。早年参加西北军。1929年起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1931年因拒绝进行“剿共”战争,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回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十一月被国民党特务刺伤被捕,后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光影故事

一九三一年秋的一天,在西北军第二十一军的驻地上,响起一阵号声,紧接着,战马的嘶鸣声和一阵急促的步伐声由远及近地传来。霎时间,一支庞大而整齐的队伍出现在宽阔的草坪上。在由骑兵和步兵排列成的威严的“门”字形队伍前,十多个逃兵排成一排,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枪决。他们都光头赤足,无精打采地垂着头,静寂的会场笼罩在沉重压抑的气氛之中。

师长霍金龙正在巡视队伍。忽然,传来一声紧张而急促的叫声,“军长到!”只见一个骑着大白马、相貌威严、眼里充满凛然正气的军人来到队伍前。他就是军长吉鸿昌。霍金龙迅速跑上去向吉鸿昌报告:“这几个混蛋是昨天从前线跑回来的逃兵。”之后将几张传单递给吉鸿昌。

吉鸿昌看了后十分恼怒,果断地命令:“执行!”

接着,士兵挨个儿地向临刑的人敬完酒后,霍金龙发出行刑口令:“举枪!”执法兵立即推弹上膛,举枪瞄准。突然一个临刑的青年士兵转过身来狂喊:“不。军长,我们死得不明白!我们不是逃兵,是弟兄们推我们回来,找你问一桩事。”

“问什么?”吉鸿昌急促地问。

“为什么要打共产党?”

“就为救国救民!”吉鸿昌不假思索地。

“可老百姓为什么倒喜欢共产党?”

“谁说的?”吉鸿昌厉声问。

青年士兵理直气壮地说:“你自己也看到了:为什么当年跟军阀打一仗胜一仗,可如今跟共产党就打一仗败一仗呢?”

吉鸿昌听了这位士兵的话,内心受到很大震动,一时竟无言以对。霍金龙看到了军长的窘迫,便举起指挥刀准备执行。突然,吉鸿昌坚定清晰地命令道:“放开他们!”

这是一座旧式府第的客厅,设备简单。吉鸿昌的军部就设在这里。吉鸿昌从广场回来后,复杂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厅内急促地踱来踱去,思索着青年士兵的话。他出神地看着桌上放着的几张油印得很简陋的传单。警卫员老周刚把饭端进去,他就火了,厉声吼道:“你给我出去!吃了大半辈子糊涂饭还吃不够啊!”

这时秘书聂庆鸣拿着一份南京发来的追问剿共情况的急电向吉鸿昌报告。吉鸿昌恼怒地喊道:“不!我决不干这样的事!你就告诉他们,说我还没想好!”

聂庆鸣窘迫得无话可说。屋里显得异常的静寂,空气开始沉闷起来。这时,霍金龙从外面走进来,打破了厅内的沉闷空气,吉鸿昌见了霍金龙,把他拉到自己面前坐下,劈头就问:“金龙,你说,到底谁是土匪?”

霍金龙惶惑地答道:“当然是共产党,总司令才调我们来围剿他们。”

“为什么当然是共产党?”吉鸿昌说着站了起来。

霍金龙不解地说:“我就知道军人应该服从命令。”

“命令?”吉鸿昌顿了顿,“要是一个人不问是非邪正,谁给骨头就听谁的话,那跟狗又有什么分别?”

霍金龙略有领悟地思索起来。最后,吉鸿昌决定偷偷到苏区去看看。

这一天正是桃花艳阳天,阳光明媚。美丽的大别山青山绿水,遍地的禾苗又鲜又嫩,生机勃勃。宽敞的马路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打扮成淳朴庄稼人的吉鸿昌和警卫员老周在人群中行走着。吉鸿昌看着街上的一幕幕,不禁沉思起来。

在红军政治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吉鸿昌把路条交给了红军女队长孙梅。孙梅看了路条问:“你们有病求医,不到信阳去,为什么偏到这小村子里来?”他们正被问得语塞时,正好政委周光远从外面进来,孙梅把路条交给政委并向他汇报了情况。周政委沉默了一阵后,望着吉鸿昌,忽然用正经而亲切的声音低声说:“我说老兄,你装的可有点不太像啊!”

“什么?”吉鸿昌几乎激动得要跳起来,“你说什么?”

周政委平静地微笑着,仍然善意地低声道:“这是咱们背地里说。骗外行当然够了,可要知道,我搞这行就搞了两年哩!”

吉鸿昌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性急地问:“你怎么看得出来?”

“还用问吗?”周政委含笑道,“你一坐就告诉我:标准的西北军军人姿态!”

吉鸿昌这才恍然大悟,见身份已被看穿也没再说什么。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位政委就是周光远时,显得异常兴奋,他激动地说:“没想到,打败我的人,是像你这样文质彬彬的呀!”

随后,周政委向吉鸿昌宣传了共产党的政策,并且还透彻地为吉鸿昌解释了一些令他困惑的问题。最终,在周政委的感召下,吉鸿昌做了一个决定,并发誓说:“从今天起,吉鸿昌决不向红军开一枪!”

吉鸿昌回到军部后不久,国民党嫡系军队的贺部长便来了,并且还带带来各色绸缎、古玩玉器、洋钱和土特产,说是奉了蒋总司令之命到河南来向在剿共前线浴血奋战的全体战士表示慰问的。吉鸿昌在礼品盒里抓起一把金条气愤地说:“中央有钱打内战搞这个,为什么不像共产党那样给老百姓做点好事?!”说罢把金条猛摔在地上。

对于蒋介石下达的进攻共产党部队的命令,吉鸿昌坚决不从。最终,贺部长看出吉鸿昌已彻底背叛党国,便把上校、宪兵等叫进屋来,用违抗中央要受军法审判、同情共产党就地正法对吉鸿昌进行威胁。吉鸿昌冷笑了一声,泰然地坐下说:“你以为这么几条枪就能把我吓唬住吗?让我下命令打内战,办不到!”

贺部长听了之后,气急败坏地吼着让一个宪兵缴下吉鸿昌的枪。突然随着一声枪响,贺部长的军帽被打落在地上。老周飞也似地冲上前来,一把抓住贺部长的衣领怒吼道:“告诉你这儿不是南京,你给我老实点!”

贺部长已吓得龟缩成一团,讨好地望着吉鸿昌:“吉军长,千万别动武,一切都好商量……

最后,在聂庆鸣的调解下,老周放开了贺部长,聂庆鸣过来从地上拾起军帽毕恭毕敬地递给贺部长。贺部长转身刚要走,吉鸿昌叫住他:“等等,我决定了!”

“什么?你决定了?”贺部长惊喜地问。

吉鸿昌从身上拔下小手枪放到桌上,然后坚定地说:“我决定辞职!”

一九三一年九月,吉鸿昌怀着渴求真理的愿望,准备从上海出国考察。这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

人占领了沈阳。面对日益严重地民族危机,吉鸿昌犹豫了。这时,聂庆鸣又送来了蒋介石的急电。吉鸿昌看了这封催他出国的电报,愤怒不已,只得愤恨地说:“走!”

一九三二年,吉鸿昌在环球考察的旅途中,听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的消息。他满腔悲愤,毅然中断了考察旅行,赶回祖国。这时,贺部长在码头安排了很多记者,他想抢在共产党前面,让吉鸿昌一锤定音,安心归顺国民党。当吉鸿昌下船刚走上码头时,一群记者便涌了过来,有个记者问问道:“吉将军,请您谈一谈回国的观感!”

“有!”吉鸿昌严正地看着他们,拿出一张写着五言诗的纸来,“这就是我要说的!”

“什么!”贺部长惊恐地瞪着大眼,又看着那张纸颤抖地念:渴饮美玲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这简直……太可怕了!”

随之,贺部长便命令他的手下严格监视吉鸿昌

夜晚,吉鸿昌在灯下,认真阅读着一封出国前孙队长在上海交给他的信。此时,他正焦急地等待着共产党的通知,看到老周推门进来,便问道:“还没有人来?”

“别等了,军长。这一年多没有讯息,谁知他们还记不记得!”老周说完摇了摇头。

正在这时,外面的门铃响了。吉鸿昌急忙走到院子里,见是孙梅,十分兴奋地说:“嘿!我早就等着啦!”说着便热情地把孙梅让进屋里。

在屋内,孙梅含笑着问吉鸿昌:“吉鸿昌,这次你看到中国的希望了吗?”

吉鸿昌深有感慨地说:“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就是你们。快告诉我,党在哪里?我不能再等了!”

孙梅充满感情地说:“党一直在你的身边。吉将军,周政委特地赶到上海,就是为了迎接你的胜利归来!”

“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他?”吉鸿昌急忙问。

孙梅低声告诉他说:“周政委为了迎接你已经到了上海。”

辽阔的大海,海水冲击着岩石。在这里,吉鸿昌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周政委。他向周光远倾诉了自己要求参加党组织的迫切心情。周光远听完吉鸿昌讲完后,庄严向他宣布已经决定接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把准备在天津组织抗日同盟军的任务交给了他。吉鸿昌眼中闪现着兴奋的光芒,紧紧握着周光远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汽笛长鸣。一列火车沿津浦线向北急驶。吉鸿昌来到天津后,在自己的住所——红楼客厅里,召集了各路的师长一起商讨组建抗日军队。东北师长郑桂林把自己剩下的部队交给了吉鸿昌领导,在座的各路师长也都纷纷表示听从吉鸿昌的指挥。抗日情绪十分高涨。此时,霍金龙领导的部队已经在长城一线集结待命。

由于多日的劳累和激愤心情,吉鸿昌生病卧床。共产党派来了刚从医科大学毕业的陈玉玲来照顾他,当陈玉玲说相信吉鸿昌打日本鬼子一定不会退缩时,吉鸿昌感动至极,他猛然从**跳了下来,说道:“谢谢你,好姑娘!你完全治好了的病!往后你记住,我有了病就照这么看吧!”

不久,霍金龙从部队赶了回来,向吉鸿昌禀报了部队情况后,吉鸿昌觉得现在一切都妥当了,便决定明天就在长城上狠狠揍日本人。最后,在吉鸿昌的请求下,周政委派孙梅作他的党小组长。

雄伟庄严的长城依着险峻的山势蜿蜒起伏。十几匹马驰骋在崇山峻岭间,最前面是吉鸿昌,霍金龙、孙梅、陈玉玲等跟在他后面,他们纵马跃上长城,遥望着壮丽的塞外风光。

长城上下。士兵漫山遍野,旗帜迎风招展。吉鸿昌看看集合完毕的队伍正期待地望着他,就大声命令道:“弟兄们!察绥抗日同盟军已经正式成立。为了救国救民,抗击日寇,我带领你们打冲锋!”

随着吉鸿昌的一声令下,千军万马飞也似地从长城上奔驰下来,霍金龙在战旗映衬下,飞奔向前。城堡下硝烟弥漫,骑兵队伍风驰电掣般冲入敌军,杀得日伪军狼狈逃窜,随着胜利的进军号声,抗日同盟军连克察东四城,获得首战大捷。

在多伦城外一座大庙内,各路师长围在地图前研究战情。林万鹏穿着雨衣从前线回来报告说,多伦城防坚固,又有飞机助战,实在攻不上去。吉鸿昌、郑桂林等相视无语。吉鸿昌心情急躁地走到香炉台前,郑桂林也跟着走来,把火柴燃着举起给吉鸿昌看,并启示道:“军长,自古以来,兵不厌诈呀!”军长会意地拿起一柱香向火凑了一下,兴奋地回转身来。

吉鸿昌随即命令各师撤出战斗,同时又命令霍金龙在明天晚饭后准备四十担干柴。霍金龙接受命令后,不解地对老周说:“军长怎么了,准备干柴干什么?”老周打趣说:“大概军长要吃烤羊肉吧!”

由于郑桂林的启示,吉鸿昌部署了一个里应外合的战斗方案。经过五个昼夜的血战,抗日同盟军终于攻克了塞外重镇多伦。同盟军的队伍在吉鸿昌率领下通过站满欢迎群众的街道,浩浩****地开进了多伦城。

万里晴空下,草原上响着悦耳辽阔的箫音、马头琴音和富有塞外特色的歌声,同盟军的士兵们正在和牧民们一起跳舞唱歌,欢庆胜利。吉鸿昌也和群众一起享受这胜利后的欢乐。这时,聂庆鸣送来蒋介石的急电,并报告说:“中央大军包围了张家口,五路军指挥被暗杀……”吉鸿昌愤怒地看完电报,这种紧急情况下,为了稳住了军心,他走近地图,说道:“国民党封锁长城,进占热河,只不过挡住了我们的后路!可前面的多伦还在我们手里。我们正可以通过多伦,从内蒙古草原,把日本鬼子赶出东北去!

随着吉鸿昌坚定的声音,抗日同盟军的大队在宽阔的草原上前进着。士兵们都戴着“誓死救国”的臂章。

途中,吉鸿昌和各师长正蹲下看着地图,研究战斗部署。忽然上空出现了敌机,吉鸿昌、霍金龙等迅速指挥部队隐蔽。这时孙梅和聂庆鸣从弥漫的硝烟中冲了过来,孙梅下马来到吉鸿昌面前报告说:“林万鹏叛变了,并且把多伦交给了日本人……”

吉鸿昌听后愤怒不已,多少天来的劳累和突然进发的怒火一起涌上心头,吉鸿昌嘴里吐出一大口鲜血,昏厥过去。

没多久,吉鸿昌醒了过来。这时郑桂林急驰而来,报告说:“宋哲元派来了谈判代表。”霍金龙“嗖”地拔出战刀说:“我宰了他!”吉鸿昌决定亲自去见他。

一座大庙前的高台上,吉鸿昌和各师长与国民党代表冯先生分坐在两边。冯代表旁若无人地说:“我们的条件是:如果吉将军停止单独行动,执行中央政令或是交出军队,中央立即委任吉将军……”

“就这些吗?”吉鸿昌打断他说,“叫我吉鸿昌卖国求荣,过去不成,现在你也休想!说着,吉鸿昌从老周手里拿过刀来猛力一砍,桌子被一劈两半。他接着说:“你回去告诉你们的总司令,这就是我们的回答!”冯代表吓得龟缩着退了出去。

经过抗日同盟军的指挥官们的商议,最终,吉鸿昌决定趁机占领长城的独石口,从华北挺进。随后,他命令霍金龙把长城一带的敌人引到两边。

长城独石口险峻的关隘上,“誓死报国”的大旗飘扬着。士兵们高举着枪,欢呼着,向关隘两旁的山顶上冲去。吉鸿昌身披斗篷,望着冲上来的士兵们。

不久,在北平军分会宽敞豪华大厅里,一名国民党将军向贺部长报告说:宋哲元中了吉鸿昌调虎离山计,长城已被抗日同盟军抢占,威胁全华北。”

贺部长听后非常恼火。他遵照蒋介石的训示,宁可把华北交给日本人,也不让它变成共产的天下。随后,他指着地图对这个将军说道:“吉鸿昌的部队正在密云同日军对峙,他们的目标是日本人,对于后边……让日本人利用我们的旗号悄悄地从背后开过来!打他个冷不防!”

黄昏时分的长城,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顺治山势搭下的帐篷里,抗日同盟军的弟兄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松林里,孙梅向吉鸿昌分析敌情,同时提醒他说:“敌人这样镇定。一定有鬼。北平捎信来说,国民党和日本人有新的勾结。对敌人的行动得格外小心!”说着把信交给吉鸿昌。

清晨,长城披着金色的晚霞。冲锋的队伍在原野上严阵以待。庞大的进攻队形,中间是骑兵,两边是步兵。吉鸿昌和军官们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突然,从远处传来了枪炮神,吉鸿昌皱起眉头,沉思着没有说话。这时,陈玉玲骑马飞驰而至,她面红气喘,十分激动,勒马叫道:“军长,鬼子从国民党那边杀出来了!”

激烈地战斗又开始了。顿时,战场上一片火海,硝烟弥漫。抗日同盟军在敌人炮火和飞机轰炸下,伤亡惨重,形势危急。吉鸿昌立即组织冲锋掩护大部队突围。

经过五天的残酷战斗,抗日同盟军损失很大。傍晚,战士们在山谷深处休息,吉鸿昌来探望受伤的战士。吉鸿昌走到陈玉玲身边坐下,陈玉玲告诉他药都用光了。吉鸿昌安慰她说:“你放

心,弟兄们不安置好,我是不会离开这支队伍的。”

吉鸿昌说完,又和霍金龙等来到草棚探望重伤的郑桂林。郑桂林艰难地睁开眼道:“大哥,不要管我,我不行了……”他继续说:“大哥,我们受骗受够了,蒋介石这个独夫民贼,中国的命运要断送在他手呀!”

“不,我现在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吉鸿昌嘱咐他要好好休养,然后走出草棚。郑桂林欠起身来,不舍地望着他们离去。

吉鸿昌等人走后,郑桂林拆下“誓死救国”的臂章,热泪从他的双眼簌簌地淌了下来。他掏出手枪对准自己的胸膛,悲愤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死去的弟兄后,霍金龙悲愤欲狂,他拔出双枪喊道:“军长,让我去拼死也比这样好受!”众士兵也高喊着向军长请战。

吉鸿昌紧锁双眉,心里激烈地斗争着。这时,聂庆鸣急步走来,把一封信交给吉鸿昌,报告说:“贺部长来电报指示,只要军长离开军队,才能让红十字会来这里接收伤员。”

吉鸿昌听他说完,用低沉的声音说:“我答应,但有一个条件:所有受伤的官兵都到达可靠地点之后,我才能离开!”

吉鸿昌离开军队以后,根据党的指示,又回到了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此时在南开校园正举行着盛大的集会,在拥挤的游行人群中,吉鸿昌仍穿旧军衣,披斗篷,手里拿着礼帽,站在高台上发表者慷慨激昂的讲演。台下高举着抗日标语的游行队伍,汹涌地前进着。已经来到天津的周光远听了他的讲演,非常赞赏,夸奖他已经变成一个宣传家了。吉鸿昌受到夸奖,有些不好意思,但却掩饰不住心中的愉快。他说:“过去我光以为冲锋打仗才算个兵,现在我才觉得自己真像个兵了。”

随后,周光远向吉鸿昌传达了党的一个新任务,同时嘱咐他这几天要特别小心,为了党的事业,要特别爱护自己。

与此同时,在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的办公室里,冯先生正在和叛徒聂庆鸣商议如何对付吉鸿昌。

“你只要把他弄出来就行了。”冯先生想了想,“吉鸿昌心眼最直,你跟他这么多年,还不能打这点注意吗?”

“这……”聂庆明苦苦思索着,终于说道:“我倒有一个办法,不知行不行……”说着,便贴近冯先生的耳朵。

吉鸿昌回到红楼住所的这天深夜,周围异常宁静,他坐在桌子前俯首写着,陈玉玲悄悄来到他身边,吉鸿吕拿起写完的稿子让她看。她问道:“写的都是您自己的经历?”吉鸿昌无限感慨地说:“是啊,明天新的一切就要开始了,赶紧叫过去的一段结束吧!”他站起来问:“金龙还没有回来?”陈玉玲告诉他金龙遛马去了。又问起孙大姐,陈玉玲说:“她来信说让我跟着军长,只管朝前走!”

“只管朝前走!”吉鸿昌不住地重复着这句话。他若有所悟地说,“人就应该是这样的,那些没有气节和廉耻的人活着像一条狗,死了也和狗一样!”

这时,聂庆鸣推门走了进来,陈玉玲便拿了那篇稿子走了。吉鸿昌问聂庆鸣情况如何,他说:“那些人好像不相信我们。”

“什么人?”

“南京来的胡汉民那一派的代表,他们同意抗战救国,就是想当面跟您谈。”

吉鸿昌听罢沉思起来,半晌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他下定决心,决定自己去一趟,说着拿起衣帽让聂庆鸣通知老周去套车。霍金龙这时走进院子里来,见吉鸿昌要亲自去谈,就说:“那好,我和你一块儿去。”

在国民饭店一高等房间里,吉鸿昌悲愤地痛斥着蒋介石、汪精卫之流的汉奸卖国的奴才相,同时宣传抗日同盟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奋战的精神。突然,门缝里伸进一支手枪把吉鸿昌身旁的镜子打碎了。霍金龙见情况有异,急忙操起一把茶壶把吊灯打碎,趁着室内的一片漆黑,大喊:“军长,快跑!”

很快,吉鸿昌身边的共产党员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了。

在敌人的审讯室里,吉鸿昌巍然地站立着,面对敌人不断地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渝,毫不动容。当冯先生陪着笑脸让他提供名单上的共产党人员信息时,吉鸿昌被激怒了,他的语气充满了悲愤和仇恨:“笑话!想从我吉鸿昌的嘴里出卖朋友吗?要杀要剐,就我一个!”接着,凶残的敌人在他身上实施了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酷刑……

被酷刑折磨得日益憔悴的吉鸿昌,表情依然威严镇定,目光坚定。蒋介石见他始终态度强硬,不肯低头,便决定要将他立即枪决。当叛徒聂庆鸣向吉鸿昌表示甘愿用自己的性命来为他担保时,吉鸿昌大怒,“用不着,拿你们的性命来担保,我活着会比死更难受!”

不久,周光远秘密来到监狱,向吉鸿昌传达了中共中央的一份电报。当吉鸿昌得知党将尽一切力量营救自己时,他激动地沉默了一阵后,又坚定地说:“到这儿,我就没打算活着出去,请你转告党,把这些力量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吧!”

终于,行刑的时间到了,吉鸿昌和霍金龙向自己的战友一一告别。他来到孙队长牢狱前,把一块金表交给了她,“这块金表是我最后的家产,就算我交给党的最后一次党费。你拿着它,将来好出去打鬼子!”

阴霾的天空,飘落着雪花。吉鸿昌和霍金龙走到草坪中间,神情平静坦然。“拿椅子来,我们要坐在死!”在吉鸿昌的要求下,宪兵急忙搬来了两把椅子,放到他们身后。

“要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吉鸿昌泰然坐在椅子上,向宪兵要求从正面开枪。执行的宪兵战战兢兢地举起枪,他因恐惧而痛苦地叫了一声,手里的枪掉到地上。

“还没到我们动手的时候,你就害怕了吗?”吉鸿昌轻蔑地冷笑道,“不中用的东西,给你们的主子争点气!把枪捡起来!”

宪兵又拾起枪,举了起来。

“开枪吧!”吉鸿昌威严而愤怒地瞪着大眼,用力高呼,“中华民族万岁!”

雪花纷飞的阴霾天空,两棵青松笔直地耸立着,仿佛要刺透那沉重的乌云。

“中国共产党万岁!”吉鸿昌竭尽全力高声喊道。

“砰!”一声枪响划破天空……

点击点评:人物传记·传统戏剧手法的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这是一部描写我国著名爱国将领、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英雄事迹的传记片,表现了吉鸿昌从一个旧军人到一名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身的共产党员的转变过程,歌颂了吉鸿昌烈士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

影片用传统戏剧手法表现吉鸿昌这个颇具戏剧性的传奇英雄,在富于戏剧性的情境中塑造人物,展示性格,使得这个形象具有可亲可敬,可歌可泣,个性强烈的感染力。

在艺术上,影片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注重细节描绘,情节丝丝相扣,使整部影片充盈着悲壮的艺术氛围,这一切都大大增添了影片的魅力。

回望精彩

影片对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后的吉鸿昌,既以宏伟和壮烈的场面,浓墨重彩地展现他的正气凛然、肝胆照人的英雄壮举,又以动人的细节,展示他内心的情感,鲜活地展现出吉鸿昌充满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艺术形象。

最后,吉鸿昌慷慨就义,是影片的**部分,也是最感人的部分。临行前,吉鸿昌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铿锵诗句,面对刽子手,大义凛然地说:“我是为抗战而死的,不能跪着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我要坐着。我为抗日而死,光明正大,你们不能从背后开枪。我要亲眼看见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他正是基于这样的崇高精神境界,英勇无畏,从容乐观,端坐在椅子上,面对敌人的枪支,英气逼人,使残暴的刽子手胆战心惊。影片就是通过这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故事,把吉鸿昌的浩然正气,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星光:李光惠

李光惠,1924年3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41年考入伪“满映”养成所第二期学习美术。1943年毕业后任伪“满映”放映员,1945年任摄影助理。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光惠加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起,他拍摄了《回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平原游击队》、《青春的脚步》、《红孩子》、《朝霞》、《炉火正红》、《奇袭白虎团》等影片。1975年,他与齐兴家合作,共同执导了影片《吉鸿昌》。

《吉鸿昌》显示出李光惠深厚的美学功底,像刑场处决“逃兵”和长城誓师等场面,都很有辛稼轩的“沙场秋点兵”的味道,而塞外夺珍,海边约会的镜头则很像国画长卷,结尾处,吉鸿昌就义则用了追加色光,有舞台戏的感觉。此时又配以高亢的京剧唱腔,都使人有一种人生悲剧进入**的感觉,那样的壮烈、昂扬,使整部作品在传统美学的原则下结合得十分紧密,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