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赵一曼

《赵一曼》在印度放映后,受到印度人民的热烈欢迎,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深深受到感动。印度艺术家们认为:“《赵一曼》这部片子对反对侵略战争有伟大的贡献,他鼓舞人民发对侵略战争的罪恶。”

——1951年5月《新华月报》报道

影片档案

拍摄年份:1950年

黑白/彩色:黑白

出品:东北电影制片厂

编剧:于敏

导演:沙蒙

摄影:包杰

主演:石连星 饰演 赵一曼

张平 饰演 老曹

张莹 饰演 张强

王炎 饰演 王团长

安琪 饰演 韩护士

尹一青 饰刑 长腿

陈克 饰演 敌守备队长

周克 饰演 敌宪兵队长

荣耀

影片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它鼓舞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罪恶,对反对侵略战争具有伟大的贡献。因此,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石联星因成功塑造赵一曼的艺术形象,从而荣获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演员奖。

历史背景:东北反日游击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到1932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并于3日扶植成立了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人民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东北人民和爱国武装在各地组成抗日义勇军,展开对日作战,从此,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1933年1月,日军侵占上海关,开始了侵略华北乃至“瓜分中国的新阶段”。1月26日,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提出了党在东北的策略方针和斗争任务。

1933年10月,中共珠河县委领导成立了东北反日游击队,队长赵尚志,共13人,活动于哈尔滨东部一带。1935年1月8日,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在珠河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赵尚志。12月,赵尚志率主力北上汤原地区,开辟新的游击区:留在珠河老区的第2、3团坚持游击战争。11月,第二团团长王惠同、政治部主任赵一曼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

光影故事

1933年,哈尔滨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街道中心的电车站台上,市民们整齐地排成行列,等待正从远处驰来的电车。

电车到站了,行列为首的老妇人刚要上车,突然,一只大手猛伸了过来,把老太太一把拽了下来,老太太一个踉跄,跌到后边一个青年的怀里。售票员张强见又是邢长腿和那几个日特,便奋力拦住车门,怒视着他们。

“你们为啥总是乱挤,把老太太摔坏咋办?”

日特听后大怒,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拳,一下子把张强打倒在地。一身西装打扮的赵一曼从乘客中站起来,怒目看着这种暴行。她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愤恨,过来为张强包扎。忽然,司机王友侠抓起开电车的摇把子,用力向日特打去。日特给这意外的反抗吓坏了,他急向后退,没想到给月台绊了一跤,仰面跌在雨后的积水洼里,积水飞溅,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恼羞不已的日特忙从身上拔出手枪,但没等瞄准,就被王友侠抓住了手腕,“砰”的一声,枪口向天空发了一枪。。

十多个伪警察听到枪声后,举枪跑了过来,把王友侠包围了。接着,拳头和枪托子铺天盖地砸向王友侠,鲜血止不住地从他的头上流下来。

市民纷纷下电车,将伪警团团围住,大声怒喊:“放开,放开,随便打人不行!”

邢长腿和伪警用枪托子打开一条道,两个日特抓住王友侠的两臂,把他拖进了伪警察局。电车工人和市民蜂拥上台阶,向伪警怒喊道:“你们要是还有一点点中国人味,就把人给放出来!”

伪警用刺刀顶住大伙,“我们也不能做主。快散开,不然就开枪!”

赵一曼考虑到大家这样闹下去会吃亏,便让张强把群众劝开了。

远处的大铁桥上一列火车急速行驶着,汽笛发出尖厉的鸣声。赵一曼凭栏伫立,淡漠地望着这些景物,并暗暗注意来往的行人。这时,走来一名少妇。她就是省委交通员刘同志。这次,她向赵一曼传达了省委的指示。省委得知日本人正从北边调兵过来,考虑到赵一曼和老曹的安全,想让他们必要的时候转移。可赵一曼不同意,她说:“必要的时候,我们下乡打游击。东北的老百姓正置身于苦海里,怎么能离开他们?不,我一定不离开他们!敌人越压得紧,人民就越仇恨,今天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

此时在工人大饭堂里,张强正在动员工友们暴动,包围警察局,把王友侠抢出来。工友们听了张强的话,个个激动万分,都高喊着要去警察局解救王友侠。最后,他们决定大干一场。

临街的小洋楼被板罩围着,房前还种着几棵矮树遮阴。透过二楼的玻璃窗,可以看见窗台上的花盆和拉开一半的窗帘。室内赵一曼站在窗前,不时向窗外看看。周同志坐在小圆桌旁,老曹在房间里来回地走着:他们正在谈论今天的事件。这时,刘同志走了进来,带来了省委的指示。老曹接过文件,轻声念道:“省委的意见:工人已经行动起来了。我们就一定不能站在旁边,就一定要去领导……”赵一曼听后,兴奋地说:“同意省委的指示!”大家也都纷纷表示同意。

夜晚,在一间烟气很浓的小房间,赵一曼、老周和工人党员们正在认真研究罢工条件。李荣的妻子在门外负责警戒。赵一曼放下手里的笔,向大伙说:“根据我们刚才讨论的结果,可以提出四个条件,我念一念,大家看对不对?”

“好!好!”

“第一条是,释放王友侠,发给养伤费。”

大家点头。

“第二条,惩办打人凶手,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对!”

“第三条,增加工资百分之十。第四条是,不许无故开除工友。”

大家高兴地叫道:“全有啦。”

赵一曼接着说:“那么,大家马上要到工人宿舍,召集工人们开会,告诉大家我们的要求是正义的。只要齐心坚持,一定会有结果。”说完又砖头问李荣,“罢工宣言和标语传单,今天能赶出来吗?”

李荣回答:“不成问题,大家干劲十足。”

江水悠悠,雾气氤氲。朦胧的月色笼罩着松花江。在寂静的车站广场的灯柱下,有一个警察正靠着柱子打盹。忽然,一个人影从他身旁掠过,向对面的伪纪念碑走去……

街灯熄了,天亮了。警察从寒冷中醒来,四下望望,突然吓呆了,伪纪念碑上出现了两行红色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铲除汉奸走狗!他张皇失措,吹起了警笛。

在热闹的街市的墙壁上,已张贴满了五花八门的反满抗日的宣传漫画,边上围满了观看的群众。虽然警察用棍子驱赶了这些围观的群众,但抗日的宣传效果已经达到。

在伪警察厅长办公室,谷川拿着赵一曼等人拟写的罢工宣言,陷入沉思。他害怕全市的学生、市民也被工人煽动起来。他放下手里的罢工宣言,盯着对面的伪电业局长,开口说道:“好吧!好吧!现在先把他们安抚下来。由你电业局长出面,第一条第二条都答应下来,把人放了,把打人凶手惩办一下,薪水增加百分之五。”

伪局长不满地说:“有失体面,有失体面!大日本……”

谷川胸有成竹地说:“先叫他们得意几天

吧!说完,他拿起一张照片,转身递给日特及邢长腿,“这个人的线索你一定给我找到!”

不久,赵一曼匆忙来到老周家。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刚进门,就对老周说:

“老曹被捕啦!你立刻搬家!省委紧急通知,告诉我们同志,该搬家的都要搬。”

“好!”

赵一曼又嘱咐道:“老周,希望你小心隐蔽自己,为党保存力量,别像从前那样容易冲动。城市工作的阵地,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老周,王友侠伤还没好,你要照顾一下……请你探听一下老曹的下落!”说完,赵一曼紧紧握住老周的手。

“你呢?”老周问道。

“我马上下乡去,打游击,再见!”

一望无边的高粱地里,一群妇女正坐在席子上紧张地缝制棉衣。这时,赵一曼和吕大娘抬来一桶水,为每一个人盛了一碗水。赵一曼看着大家,“这些天,日本鬼子搜查得紧,大伙加点劲把活赶完才好。”

这天夜里,赵一曼和吕家一家人正在家中往麻袋里装鞋子。忽然,吕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来说:“咱们队伍来了!”

在群众的热烈欢迎下,王团长和战士们走进了村子,身上扛着丰硕的战利品——枪支、弹药和服装。赵一曼连忙上前,激动地和王团长握手。火光闪耀中可以看到王友侠、张强、李荣和李荣妻等人愉快、兴奋的笑脸。

相较赵一曼那边的欢腾景象,哈尔滨伪守备队会议室里的气氛要显得压抑许多。日本人正在召开军警联席会议。藤原正对敌军官和警官训话:“赵尚志的一个团就在珠河一带活动,离哈尔滨不过一百多里;如果不把这一部分消灭,哈尔滨随时会受到严重威胁。把所有形迹可疑的人统统杀掉,叫共产党失去依靠,要叫中国人知道大日本皇军的厉害!”

很快,日本人对普通百姓的村庄发起了疯狂地进攻。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无辜百姓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戮。村子里火光冲天,浓黑的烟柱升上天空。到处是倒塌的房屋,逃散的农民。高高的架子和柱子上挂着牺牲者的头颅。赵一曼站在废墟上,两眼含泪,激昂地对幸免于难的人们说道:“敌人就是这样毒辣,想把东北人民烧光杀光,但他想错啦!中国人从来也没有叫帝国主义吓倒过!他想把老百姓归到一起监视起来,拆散我们军民的血肉关系,把抗日军消灭干净。他想错了!抗日军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老百姓和抗日军的关系,火也烧不断!刀也砍不断!同胞们,我们要擦干眼泪,咬紧牙关,去报仇,报仇!”随着她的声音,百姓们举起扎枪、土炮和各种农具,群情激昂,人人誓要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

在大路旁的一个小岗子上,赵一曼和拿着扎枪、土炮的农民们伏在榛丛里。这时,大路上走来一小队日军。日军军官骑在马上,日兵跟在后面,有的倒背着枪,有的用枪挑着他们的从老百姓那里掠夺来的财务。

日军渐渐走进埋伏圈,赵一曼向大伙做了一个手势,枪声骤响,埋伏在榛丛里的村民们嘶吼着跳了出来。敌人被这突然袭击吓呆了,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已经被扑上来的农民们用镐头、耙子打倒了。最后,这支日军小队的武器都成了村民们的战利品。

夜色朦胧。远远一座土围城前,日军的哨兵正在巡逻。庄稼地里,赵一曼率领游击队匍匐前进。突然,城门的哨兵被一只粗壮的手掩住口鼻,按倒地上。城门慢慢地开了,赵一曼率领游击队跃了进去。游击队从投降的敌哨兵面前直接进入伪县署内。伪县署院内,枪支、子弹、军用品成堆地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

这次胜利,让老百姓欢欣鼓舞,大家拿着火把聚在一起庆祝。赵一曼站在高处激昂地发表讲话:“同胞们!国民党丢掉东北不管了,东北人民受尽日本鬼子和汉奸的压迫已经三年了;但是,东北人民并没有屈服。我们要继续斗争。不愿当亡国奴的跟着我们走!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武装起来的百姓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满洲国!”

夜色中,红旗迎风招展。赵一曼率领武装起来的农民,向前行进……

在哈尔滨伪守备队办公室里,日军军曹正对一名特务布置秘密任务:“我要你们到哈尔滨东部一带山地去侦察。据可靠的情报,女共匪赵一曼带一批人,已经和赵尚志的一个团汇合起来。他们的给养大大困难,最近已经没有粮食了。这正是我们围剿的好机会。你们的明白?”

“是,明白,明白。”

军曹从桌上拿起一份地图:“这是地图,你们一定把他们最近的活动路线侦察清楚。”

积雪覆盖的山峦间,为庆祝中央红军和陕西北部的红军胜利会师,赵一曼、王团长和战士们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晚会。大家都围着火旺的篝火,尽情地高歌热舞。

在欢笑与火光之外,两个黑影在悄悄移动。两个日本特务看到林中深处闪烁的火光,听到隐约的掌声,从怀里掏出地图,在上面做了记号,又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一日,东方刚发白,林中弥漫着冬天早晨的冷雾。寒风把雪尘卷扬起来,在林中飞旋。燃烧殆尽的大火堆旁,战士们还在熟睡。突然,一声枪声划破宁静,战士们一下子被惊起。王团长从人堆里跳了起来,“占领山头,准备战斗!”战士们迅速往山上冲去。

然而此时,日军已经把整个树林团团围住,还架上了火炮。一时间,枪声、炮声在树林间骤响。面对汹涌而来的敌人,赵一曼当机立断地对王团长说:“敌人来得突然,我们完全没有准备,不能硬打。看样子敌人是包围形势,给我留下一个排,我在这里顶住敌人,你赶快带着队伍,从西北方向突出去,能打就打,不能打也好保存一部分力量。”

王团长沉思片刻,便带着战士们向林外冲去。留下赵一曼、张强和战士们作掩护。

“准备好,宁死不做俘虏。”赵一曼说着,探身扔出一颗手榴弹。突然,一颗子弹打在她的大腿上,顿时,殷红的鲜血喷射而出,浸透了她衣裤和鞋子。

这时王团长一行已突到林外。他们回头听听枪声,急忙沿山边奔去。

背着赵一曼的张强,在林中吃力地走着,雪地上,留下一行斑斑的血痕。这时,前边的树林里刷刷地响起来。张机警地放下赵一曼,隐在倒木后边,支起枪,监视着。山坡上出现了二十多个敌人急急走来,渐渐逼近了。张强眯起眼睛,扳动了枪机,一个敌人应声倒下。其他都很快隐在树后,迂回着前进射击。张强不停地射击,敌人倒下了四五个。但毕竟寡不敌众,张强被一颗子弹打中头部,牺牲了。

赵一曼受震醒来,看见敌人已逼到跟前。她奋力抓起地上的枪想射击,但疼痛使她昏迷过去。

在敌伪警察办公室里,赵一曼被两个伪警察架进了进来,她面容消瘦,紧闭着嘴唇,两眼闪出冷光。谷川狞笑着从他的椅子里站起来,“噢,欢迎,大大的欢迎,请坐。”

被推倒在椅子上的赵一曼,眼睛注视着前方,丝毫没有理睬谷川的“欢迎”。她的右腿因为奇痛而**了一下,但她竭力咬住嘴唇,不露出一丝痛楚的样子。

谷川离开他的座位,走到赵面前,指着桌子上的水果、点心说道:“请!”赵一曼没有理会,古川又拿起一杯酒,送到赵一曼面前,“干一杯!”

赵一曼抬手击落了杯子。随杯子的碎裂声,谷川格格大笑。他另倒了一杯酒,一口灌了下去,拣一块点心,填到嘴里,“你年轻轻的,糊涂大大的有。皇军满洲国,铜墙铁壁一样,你小小的反不出去。你说,赵尚志的司令部在哪里?”

一个日军军官铺纸执笔,准备记录赵一曼的回答,但赵一曼闭目不语,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无论谷川如何花言巧语

,威逼利诱,都是枉费心机。赵一曼一直沉默不语。谷川逼近赵一曼,发疯似的摇着赵一曼的肩膀,吼道:“你说,你说,你说!”

面对古川的疯狂行为,赵一曼缓缓开口:“我的话很简单,早晚把你们这群强盗赶出中国去!”

谷川大怒,野兽一样咆哮起来:“好!好!看看你的厉害。把她吊起来!”

随后,残忍的日军对赵一曼进行了一次次惨绝人寰的酷刑,但始终未从她口里撬出半个字来

谷川见赵一曼伤势严重,为了进一步审问,便把赵一曼送进医院治疗。在这里,赵一曼通过一次次的言行说教,唤醒了护士小韩和董看守的爱国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一曼在张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渐渐恢复了健康。她看着董看守说:“哪怕是爬,我也爬出去!我知道你是有正义感的青年。要是你怕连累,可以报告!”

“你把我看成什么人啦!”董看守看看赵一曼,突然掩面大哭起来。

小韩急忙拉住董看守的手,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人家会听见的。”

“要走咱们一齐走,我帮你走。天天受他们的气,天天亲眼看见自己的人被残杀,我实在干不下去了。”董看守下定决心。

“别哭啦,你拿去赶快安排吧!”小韩脱下她的戒指和鸡心递给董看守。

这一天,大雨滂沱,电闪雷鸣。病室的走廊里静悄悄的,只能听见外面的雨声。董看守从医院后板墙上拆开一块板障,小韩扶着赵一曼,穿过缺口,成功逃出了医院。

在赵一曼住过的病室里,医生和护士们站成了一排。谷川向他们大声咆哮:“快说,谁放走的?不说统统枪毙!”走廊上,日特伪警从病室进进出出,到处搜查。医院板障里边,邢长腿和伪警在巡视,邢长腿忽然发现了赵一曼等人逃走时压倒的矮花丛,连忙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古川。

山上,一个车夫吁吁地赶着牲口,鞭子在空中呼啸着。车上坐着赵一曼、董看守和小韩。大车在山坡的小道上慢吞吞地前进,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赵一曼愉快地说:“到联军地方还有二十里了。”三人同时松一口气,终于有心思看看周围的景物:山下浴着阳光的河流,河对岸的丛林……小韩甚至高兴地唱起了歌。就在这难得的平和时刻,董看守忽然发现远处有什么在向他们迅速靠近,他凝目向远处张望,大声叫道:“汽车,汽车!”

听到越来越近的汽车声,三人知道是敌人追来了。小韩急忙催促车夫加快速度。但是马车哪里能跑过汽车,敌人的车眼看就要追上来了。

“捉回去也是死,我和他们拼了!”董看守感到要大难临头了。

看着步步逼近的敌人,赵一曼镇定地说:“我不能叫你们两个白白牺牲,你们保存下来,还可以为革命做些工作。把一切责任都推在我身上,你们俩就可以保存下来,但是我们去的地方,死也不能说的!”

就这样,赵一曼再次被日军抓住了。牢房里,赵一曼挣扎着从草堆上爬起来,靠墙坐着。从门洞射进的光映在她的脸上,她十分消瘦,但异常平静和肃穆。她定神想了想,慢慢爬到板壁前,敲了几下,唤道:“小韩!”

在隔壁牢门洞口站着的小韩,听到赵的声音,走过来,敲敲板壁,“赵同志。”

赵一曼竭力抬起头来,用断断续续的声音悄声说:“明天是‘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日子。你要永远记着:出去……一定……不要忘了革命。上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牺牲了,但青年的一代,会永远活下去……活下去,亲眼看到敌人的灭亡,看到……自由的中国,看到人民的幸福和快乐。”

小韩伏在板壁下听着,擦着眼泪,哽咽着答应:“我记得的,我记得的。”

大钟的指针指向子夜一时。突然,大卡车的声音响起来。受惊的女犯们纷纷穿上衣服,在黑暗中默默地互相望着。赵一曼挣扎着抬起半身,整整自己的衣服和头发。

随着一道道铁门被打开的哗啦声,一双大马靴,黄大衣衣角,和闪着白光的佩刀出现在女牢门口。

一个狱卒高声喊:“国事犯,赵一曼。”

赵一曼扶着墙壁站起,走了出来,他对其他女犯竭力大声地说道:“同志们!不要为我难过!敌人从我嘴里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失败了。他们从你们嘴里也不会得到什么。”一个日本兵急忙用手掩住她的嘴。她用力推开日兵的手,把头扭到一边去,“敌人一定要失败!同志们,坚强地斗争下去!”

两个日本兵恐慌地把赵一曼架了起来,急忙向外拖去,赵一曼猛力挣扎着,唱起了红旗歌。

与此同时,在一片树林的空地上,迎风飘扬的大红旗下王团长站在横队前面,正在领导着全团宣誓。激昂的声音在林中震**着。

“我们谨向你宣誓:我们要百倍英勇的战斗,消灭一切敌人,把东北人民从压迫下面解放出来;不达到目的,誓不放下我们手中的武器!”

点击点评:人物传记·创作手法·教育意义

影片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它既忠于史实,又用适当的艺术加工,选择了一条符合人物传记片的审美特性的创作道路。

在创作手法上,影片能够把握重点,剪裁详略得当,没有单纯追求戏剧性,而以主人公真实的经历为情感轴线,重视表现生活的自然流程。创作者就是通过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使得影片的情节、细节以及周围环境的安排都比较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性格,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影片的思想具有深刻地教育意义,上映后受到观众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钟惦斐当时曾撰文评价这部影片。他说:“这部片子的主题思想是积极的、健康的。它不仅表现了像赵一曼这样一种任务崇高的民族气节,阶级气节,而且,它说明了工人阶级在领导农民斗争中的作用。从头到尾,赵一曼总是以自己先进阶级的模范行为教育者农民群众。没有成千上万的像赵一曼这样人物的工作,党要领导农民的前进是不可能的!”

回望精彩

影片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使得影片的情节、细节以及周围环境的安排都比较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性格,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在一次突围时,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捕入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赵一曼只字不吐,接着,泯灭人性的敌人对她进行了百般凌辱、非人酷刑。赵一曼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的高尚气节,她说:“我的话很简单,早晚把你们这群强盗赶出中国去!”被激怒的如野兽般的敌人对他实施了难以想象的惨绝人寰的酷刑……赵一曼为革命英勇斗争,为了革命全局,不惜自己做出最大牺牲,临难不惧,至死不屈,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坚贞不渝的高贵品质,不仅集中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妇女们的优秀品质,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生动写照。

星光:石联星

石联星,1914年生于湖北黄梅。1932年到中央苏区瑞金,在列宁师范学校和红军学校担任教员。1934年她领导了火星剧团,后又入南京戏剧专科学校。1939年到1944年石联星先后在广西艺术馆和桂林新中国剧社工作,参加排演了《日出》、《大雷雨》、《钦差大臣》等剧目。

1949年,石联星成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在《赵一曼》中饰演女主角。1956年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1959年任北京艺术剧院导演。

石联星是个老革命,对赵一曼这样的职业革命家比较熟悉,情感体验也比较深,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有的“革命大姐”的气质,再加上她早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所以,经她塑造的赵一曼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受到广大观众及业内人士的认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