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何消除领导的误会?(1/3)

王翦“三不政策”尽释前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得罪人的事,往往是在无意中落下的。有时候无意识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一不小心就把人给得罪了,人家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你却还自我感觉良好。倘若对方是个领导呢,那就更麻烦了,很有可能就影响到你的职场晋升了!

我有个远房亲戚的孩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凤凰男出身,既聪明又谨慎,也积极要求进步。大学毕业后,七拐八弯地跟一位事业单位的副局长套上了近乎,进了这个单位。小山沟里出来的年轻人,能到这样有头有脸的单位工作,那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这张副局长就很自然地把他当作了自己的马仔,他呢,自然是感恩戴德,,鞍前马后地跑得顶欢。过了一年,局领导岗位调整,另一位李副局长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恰好呢,这两个副局长是面和心不和的那种。这小伙子自然不知,对李局也是鞍前马后,细心周到。年轻人要进步嘛,可以理解。

以上是背景。这里划上一道华丽的分割线。

一日下班,突然下起了小雨。小伙子走出门口,见李局正冒着雨往外走呢。机会啊,小伙子立即碎步上前,刷的一下,给李局打起了雨伞,弯着腰,赔着笑,把李局送上了车,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的巧,此时张局其实就在李局的不远处,也冒着雨呢。也难怪这小伙子,立功心切,根本就没有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但张局却不这么认为:嗯,这小子攀上高枝了,眼里没有我了,明明我在边上,硬是装作看不见,白眼狼啊,忘恩负义哪。

小伙子在莫名其妙吃了几次苦头后,才慢慢打听出,是张局对他心里有气。这当然是个误会,但你怎么去跟张局解释呢?说了他会相信吗?李局要是听到了,又会做何感想呢?难啊。这样的事,相信许多人都碰到过,对方可能是领导、可能是同事,可能是朋友,心里那个郁闷,那也别说了。

世上什么法最让人受不了?不是刑法,是领导的“看法”。

领导对你有看法了,你就得要想办法了。

这小伙子的事呢,后来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怎么解决,这里暂且按下不表,我们花开朵各表一枝,先来说个古人的故事。

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秦始皇吞并六国,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他把目标瞄准了强大的楚国。秦始皇先问老将王翦:“你如果去灭楚国,得带多少军队?”王翦想了想,说,六十万。秦王呆了一下,这么多啊。就问,不能再少了吗?王翦说,不能少,必须得六十万。

《千字文》中有句话:“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说的是战国时最为著名的四大将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王翦出身于平民,在军中从无名小卒做起,一步步做到大将,这在当时是较为少见的。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王翦打仗,以“稳”字著称。他作战之前一定要作详细的谋划,决不打无把握的仗。他的战略战术,也是以步步为营、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为特点。王翦打了几十仗,灭了三四个敌国,但像白起、李牧这样让人拍案惊奇的精彩战役基本上没有,总是谋定而后动,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仗都胜得让人心服口服。这种有谋略、求稳妥的风格,其实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性格作风。

作为秦国地位最高、功劳最大、资格最老的将军,王翦一口咬定灭楚必定要出动六十万大军。秦王嘴上不说,心里不

免犯嘀咕。全国军队总共不过百万,他王翦带了一大半去,天下岂不是就他手里兵最多。这六十万大军带到楚地,鞭长莫及,尾大不掉,我秦王说话还算不算数?这王翦,莫不是仗着会打仗,想要过把皇帝瘾?秦王这就对王翦有了看法了。所以说,老资格碰上年轻领导,一定要记得摆正位置。摆资格,也得要看看地方。

秦王不再理会王翦,转而问其他将领,你们看呢?一个叫李信的年轻将军站出来了:“我去,只要二十万军队,就能把楚国给灭了”。秦王大喜,好,看你的了。心下想,等李信灭了楚国,看你王翦的老脸往哪搁?

王翦一看秦王误会自己了,也不多说,就申请退休回老家。秦王顺水推舟,批准了。

李信年轻气盛,与另一名将蒙恬一起,率领二十万秦军,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没想到这是楚军故意示弱,名将项燕(就是楚霸王项羽的爷爷)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尾随秦军。趁着李信松懈,楚军发动突袭,攻破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李信率残部狼狈奔回秦国。这是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败仗。秦王没办法,只得亲自赶到王翦的老家频阳,再请王翦出马。打仗--姜是老的辣啊。王翦先是推辞,秦王一再固请。最后王翦答应复出,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非六十万军队不行。秦王左掂量右掂量,一咬牙一跺脚,好,六十万就六十万。

王翦领着六十万大军浩浩****地出发了。秦王心里呢,七上八下的,老王老王,背后一枪,得防一手啊。这时,王翦的使者来求见,不为别的,专求封赏。这仗还没开打呢,王翦就来向秦王要钱要物了。秦王一听,原来这老王将军是个财迷啊,这下就放心了。能用钱来解决的事,就不是大事。好,内环的别墅、近郊的良田,金银珠宝、钻石玛瑙,赏了。然而没几天,王翦的使者又来了,又是来讨赏。秦王哈哈大笑,我给老王的钱财,几辈子也花不光,这老王是看了《人民的名义》,要堆一堵“钱墙”吗?使者早就知道秦王会有此一问,把王翦交代他的话搬了出来:王将军说了,他不是皇室宗亲,封不了王,最多是封侯。现在侯也封了,官也做到头了,就只想发财,为子孙后代谋点福利了。秦王开心大笑,一脸的看不起,这老王,什么都好,就是财迷啊。

就这样,几次讨赏讨下来,秦王对王翦的误会,就在哈哈大笑中烟消云散。两人好像都没有过这回事似的,真可谓是春梦了无痕。而楚国呢,也在一年后被王翦灭掉了。

面对秦王的误会,王翦的做法很有意思,说起来就是三个“不”字。一是不说。秦王怀疑你有谋反之心,你向秦王说,我王翦忠心耿耿、忠君报国、忠贯日月、忠贞不二、忠孝两全,是个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秦王会信吗?不但不会信,反而会想,你这么急着撇清自己,是不是心虚了?所以王翦一句辩白的话也没有,以示问心无愧。二是不做,他退休回家了。我都交出兵权,回家做土财主了,还能谋反吗?三是不贪。不贪?王翦他还叫不贪吗?对,确是不贪。他只贪财,不贪权。秦王不就怕他大权独揽犯上作乱吗?他就以贪财来向秦王表了一个“忠诚态”。我这人哪,就喜欢房子、股票、黄金、珠宝,别的,不感兴趣。“起翦颇牧”四大名将中,白起、廉颇、李牧都没法消除君王的怀疑,结局都不好,只有王翦荣华富贵,安度晚年。靠的是

什么,靠的就是这“三不政策”。

回过头来,我们开头讲到这个打伞的“凤凰男”,不知道是不是从王翦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他做了几件事,最后也与领导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一,叫作“不急着去说”。这小伙子没有急急忙忙去找张局,解释、检讨一番,而是像不知道这事一样。这无疑是正确的。受了委屈,条件反射似的加以辩解甚至反驳,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一般说来,只会是“然并卵”。你心急火燎地找到领导:“那个,老大,我不是你想的那样,你真的误会我了。其实我是……”领导亲切地看你一眼,好,好,知道,知道,没事了,去吧。心里会真的信你--才怪。一个误会的形成,是有一整套的内在逻辑在里面的,要是凭这么几句话就能化解,这误会也就不是误会了。领导不相信倒也罢了,还要更加看你不起:这点小委屈也受不了,能成什么大器?领导心目中最理想的下属,除了“忠诚、有能力、脑子活、手脚快、话不多”,还有一条:“受得了委屈”。这么点小误会也受不了,还指望你关键时刻替领导“堵枪眼”“背黑锅”啊?

第二,让事实来说话。见了张局,这小伙子还是像以前一样的鞍前马后,即使对方是个冷屁股,他这热面孔照样毫不犹豫地贴上去。见了李局,也还是殷勤备至,见了其他领导,也是恭恭敬敬。他这其实是给张局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对每个领导都是很尊敬的(但对你是既尊重又亲切的),那天给李局打伞,不过是赶上了。这小伙子做的是“水磨功夫”,就是用一次次的热情,慢慢地化解张局心头的不快。一次两次他可能以为你是做作,时间一长,就会渐渐认可。所谓“日久见人心”,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对一个人的评价,说到底还是靠长期的事实积累。

第三,请别人来说。这小伙子经常向人说起张局对他的知遇之恩,说一些诸如没有张局就没有我之类的话,当然必须是在张局不在的时候。倘有人背地里偶尔说几句张局的不是,他也会站出来尽力为张局辩护。时间一长,张局自然会听到:唔,这小子,其实也不是完全没良心。所以要记得,背后说的话,往往比当面说更有效果--无论是好话还是坏话。

第四,有机会再说。大半年之后,这小伙子逮着一个机会,跟随张局一起到西北出差,一路上殷勤服务自是不必说了。一日张局兴致高,叫上他在一家风味小酒馆里喝起了小酒,酒酣耳热,又在异乡为异客,两人顿觉亲切起来,话也多了起来。这种气氛下,最适合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他就诚挚地、诚恳地、诚心诚意地说了打伞的事。张局手一挥,一股酒气喷涌出来,嗐,你想多了,我根本就没看到你们。这么着,这个疙瘩算是彻底解开了,两人比以前反觉更贴心了。

不要急着说,让事实来说,请别人来说,有机会再说,听着像首五言绝句是不是?好,一旦领导有了误会,那就先把这首五言绝句在心里背一遍吧。

职场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领导从来就不是你平等的朋友,交往也只存在两种方式:要么打败,要么服从!如果你不能打败领导,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领导。

小事情往往是最难分出对错的,只是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把大量的精力纠结于此,往往得不偿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