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冷战后世界政党政治新变化的原因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力量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迁,世界政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信息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公众舆论和现代媒体、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政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苏联解体与政党困境是政党数量增加和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虽已解体,但苏联解体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世界政党格局也就在这种剧烈变动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党制的浪潮在原苏东地区、非洲以及拉美和亚洲等地区此起彼伏,西方民主政治思潮在全球泛滥,一党执政遭到广泛诟病,而西方多党竞争制一时成为“潮流”,被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原社会主义国家所效仿。使得一时间遍地都是政党,现在有35%的政党都是冷战后新建的,在“仅有40万人口的苏里南就有30多个政党”。但有些国家直接僵硬地套用西方政党制度而导致水土不服,同时在冷战的特殊背景下,传统政党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被掩盖了,如腐败问题。“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大的变化,这些党不仅失去了借以吸引中间阶层和广大群众的反共旗帜,而且政党本身的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有的学者把这些问题的总和称之为‘政党的困境’。政党的困境不仅表现为政党

的腐败问题严重,更表现为传统政党在组织运行体制上、工作手段上、政策上和意识形态上对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的不适应。”当很多国家发现西方多党制解决不了政党困境而感到失望之时,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新价值取向的边缘政党、新社会运动等。

第二,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指的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使得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在就业结构中,脑力劳动者数量迅猛增加,受过良好教育的就业者队伍构成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对政党的活动也产生了新的影响。求稳、怕变是中产阶级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厌恶无聊的党派和意识形态之争,自由、稳定是他们的生活追求。很多政党为了取得政治活动中的有利地位都想争取这一阶层,他们把争取这个阶层的支持和认同作为活动的基点。近年来英、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新中间道路”的纲领,瑞典社会民主党人为社民党的第三条道路注入了新的内容,实行把市场与社会公正结合起来的政策,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立起令世人瞩目的福利国家,成为社民党走“第三条道路”的一个突出的样板。与此相适应的是意识形态的中间化,抛弃过时的意识形态的束缚,采用实用主义立场而非意识形态来制定务实政策。这些都是适应上述变化而做出的调整。社会信息化同时也改变了政党活动和组

织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也进一步地应用在政党政治中,如现在的政治微博、网络反腐等。

第三,经济全球化。随着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相互影响日渐增大使得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逐步形成。全球化一方面对于提高全球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它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如全球经济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主权让渡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传统政党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涌现出一些新思潮的政党,最具典型的是绿党的发展。“绿党的理论核心是生态保护。它高举生态环保的旗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反对政府和资本不顾环境破坏生态,单纯追求利润和经济成长,主张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环境,追求生态效益,实现人和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使了绿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促进了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在若干国家出现,并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其他国家产生带动效用。政党只有契合政治发展民主化才能彰显政党本质,只有引领政治发展民主化才能实现政党价值。经济发展全球化促进政党民主化,成为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一条规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