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70.美国往事(9)

湾区以北,有一片被大自然滋养的土地,连绵起伏的丘陵里生长着最让人垂涎的作物—葡萄。

这是自然给予这片土地最好回报,也是历史进程里保存下来的财富。

临近七月,丘陵里的葡萄已经开始陆续成熟,庄园里的雇主们开始为新的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准备了起来,也许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时节,为丰收也为得到新的工作机会。

庄园主人们大多数是本地的白人,在先人们开垦出来的土地里收获到了财富,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富”身份,他们会雇佣大量的劳动力来收获这种作物。

而这些被大量雇佣的劳动力里,华人劳工们“表现”地尤为突出,他们廉价、勤劳,有着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能力,所以,许多人并不喜欢他们,因为过于廉价几乎削弱了市场的保有率,为了得到工作机会他们不惜减少自己的工资,当然也有例外的人,那便是这些庄园雇主们。

试问,谁不喜欢既便宜有好用的人?

管他什么排华运动,那都是平民与平民之间的你争我夺,资本家们只站在高高的塔顶看着你们打的死去活来,然后再拍拍屁股走人,兴许还会带着那么几个蔑视的笑离开。

就是在这样夹缝中生长着适应着,竟然也让华人们在旧金山这片“温暖”的土壤里存活了下来,并且迅速扎根…

…….

都板街(BrantAvenue)里1,一家中餐厅里飘出了香味,顺着巷子往四处飘散。—解释1

这是一家以广东菜为主的餐厅,老板与伙计已经站在店外招揽起生意来,有路过的食客纷纷停留,被一阵阵的香味招进了店里。

这间餐厅在大门口开了一个玻璃橱窗,两只大红色的灯笼挂在大门两侧,香味就是从这间玻璃橱窗飘出来的,只见厨窗里有一人正在忙活着,手里翻飞着大锅,简直像一台独人秀的戏码,食客们很多是被这人的“戏码”给吸引进了店。

还记得在太平洋号上对伍子洵多有照拂的陆瑶北吗?陆瑶北是广州城里有名的厨子,一手粤菜做得让广州城里的食客们纷纷趋之若鹜,这是对一个厨子最好的嘉奖,也是他个人最大的荣幸。

此刻,那个手里大锅翻飞的人就是陆瑶北无疑了。

陆瑶北是被太平洋号的船长给带上船的,原本像他这样有一门手艺,在广州城又混得不错的人,是没有必要再去海外寻找工作机会的,可为了找到失散多年的哥哥,他还是上了船。他走得那天,年迈的母亲来码头送了他,让他一定要找到哥哥,可茫茫人海里,想要找到一个人是有多难?这是他也不敢向母亲保证的事。

初到旧金山,太平洋号的船长根本就无暇管顾他这样的中国人,所以他跟着大家去了华人商会寻找机会,可整个加州地区受到排华事件的影响,连有一技傍身的陆瑶北也失了方向,只得窝在商会里等待机会。

看着身边的同乡一个个被雇主领走,他甚至萌生了去当苦力的心思,可好在老天爷并没有让他丢掉饭碗,他被一个同乡人开的餐馆录用了。这一待就是半年时间,对于找寻哥哥依旧没有任何方向,却让都板街一带的食客纷纷知道了这位广州城来的大厨。

都板街是旧金山华人的集中地,已经逐渐形成了华人社区,排华运动让华人们只能抱团取暖蜷缩在一处自主自立,勤劳的华人们也证明了顽强的求生欲,哪怕被排挤到了“角落”里,他们依旧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

街道里并不宽敞,两边皆是华人开设的商铺,有卖杂货的、瓷器的、布匹茶叶的、洗衣的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餐厅了,从街头到街尾大大小小的餐馆不计其数,但都以广东菜为多。每到午市,光顾餐厅的人们便会蜂拥而至。

街口的分叉路边,有一些穿着短布褂和长裤的男人们聚在一起闲聊,均是梳着长辫戴着瓜帽的华人,他们看起来都很矮小,一旦有白人上前询问时,他们便会操着一口不太娴熟的英文揽客,这是一群闲散的劳工,每日等待着白人雇主的上门“挑选”。

两个华人孩童正在广东餐厅门口嬉戏打闹,只见立在门前的老板吼喝道:“一边玩去。”

孩童也不胆怯,对着老板做鬼脸。餐馆老板见孩童对着自己做鬼脸,佯装气愤地做起了一个扬巴掌的动作,孩童们见状,乌泱泱地跑开了…

市井街道里呈现出来的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面,刚才跑开的孩童笑声回**在街道里,给平淡无奇的市井增添了一丝活力。

餐厅老板望着孩童们离开的背影,径自地笑了,只得做无奈状摇摇头转身继续招揽生意。

此时的餐馆已经座无虚席,几个白人也被吸引在内,看着周边的食客大快朵颐,自己却被恼人的竹筷阻挠不已,愤愤然地丢了筷子用手抓起来,有人发现了他们的举动,悄悄地笑了起来。

几个白人似乎听到了哄笑声,也不气恼,有人挥起手里的食物朝周围炫耀,大概意思是;“我用手一样可以吃到了,为什么你们要发明这种奇怪的餐具?”

有其他食客一见,顺手扬起手中夹住的食物的动作,意思好像是在回敬;“看…我们就能用竹筷夹起食物。”

白人食客较上劲,又抓起一块食物送进了嘴里,甚至朝食客们咧了咧嘴,先不论他们对食物口味的喜好如何,就单单是这般笨手笨脚的举动,也是不适合来中餐厅的。

当然,做为餐厅的主人自是欢迎所有食客的光临。

这般平和的相处倒是罕见,白人一向自云高人一等,不屑于到华人社区来。

可这几个白人却也并无冒犯之意,反而跟着大家坐在店里用餐,虽说不甚好奇,却没人愿意上前招惹,餐馆老板更是悠闲地躲在了门外,恐他们惹是生非,直抓着一个伙计的袖子悄声吩咐道:“若是一会他们惹事,你就去警察局。”

伙计忙点头答应,可警察局会不会管顾他们还要另说。

在一众食客和餐厅众人的注目礼下,几个白人吃完礼貌地走了,并没有惹出任何是非来。

午市过去,陆瑶北终于有了些闲暇时间。

餐厅的几个人聚在门前聊天,看来往的行人匆匆而过。餐厅的老板是个四、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留着两撇八字胡,手里没事就捏着两个核桃,这是自在家乡就留下来的习惯,早年从广东佛山来时就带着些家产,为的就是在海外开拓些眼界,转眼间在旧金山已经生活了十年。

都板街里生活的华人,有九成是来自广东地区。

彼此说着相同的方言,有种共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不觉得生疏,陆瑶北刚来时,餐厅老板就对他照拂有加,甚至给他开出了比其他同行还要高的工资。

陆瑶北也许是个不特别缺钱的人,来美国之间他的名声也够他自己存些银两,甚至还给老母亲在西城租下了一个小院子,原本想着找个人伺候母亲,可老母亲为了让儿子赶紧娶媳妇,仍是每日去大户人家里给人当杂工,每每陆瑶北抱怨母亲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母亲总是讲:“现在还能动,花那些冤枉钱干什么?你赚得银两还要娶媳妇用,母亲的钱就存起来找你哥哥用。”

在母亲的心里,与哥哥的失散成了心病。

而已经年过了三十,陆瑶北仍旧没有找到媳妇,倒不是找不到,而是自己不愿这般过活,他给自己发了一个誓,如果在三十五岁之前还没有找到哥哥,那么他这一辈子就一个人过,若是在三十五岁之前找到了哥哥,他就随便找个媳妇凑合过。

多么随意的人生啊!

刚来餐馆那会,老板这个热心肠的人非要给他张罗娶媳妇的事,恰巧餐馆里有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小姑娘,人虽然小了点,但也到了可以婚嫁的岁数,人小姑娘见这么个“都可以当自己爹的人”的厨子,也没表示不愿意,就是有点扭捏作态。

陆瑶北开始还不知道这小姑娘是老板特意给他安排在灶房里头的,见小姑娘一副扭扭捏捏的模样也是难受,这个小姑娘虽然没有裹小脚,却是样样显得蹑手蹑脚的让人不痛快,后来一得知是安排给自己的小媳妇,陆瑶北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跟小姑娘说话。

事情到了最后便不了了之,老板也一阵可惜婉言。

餐馆不远处有一家裁缝铺子,是个丧夫的女人开的,他男人是去给白人雇主伐树被其他工人给活活打死的,这事还上了旧金山的一家华文报纸,可惜没人在乎一个华工的死活,哪怕女人闹到了工会讨要说法,可工会直接给出理由,你丈夫是在华人商会登记的,应该去找华人商会,可遍布在旧金山的华人商会有无数分支,要去找在哪个分支的麻烦?女人也不知道。

家里失了主心骨,女人还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不得已,凭着早年在家乡的手艺在都板街开起了给人缝补剪裁的铺子,生意倒也勉强可以度日。

这个女人长得有些仪态,虽然生过孩子,可胜在年轻恢复得不错,若是单看外表很难知道这是一个已经成家的女人,所以,开店之初总有人来骚扰。

这个好事的餐馆老板爱打抱不平,见女人带着孩子孤苦伶仃,便时常关照一二,大家慢慢地也算有了交集,于是餐馆老板又动起了帮人找丈夫的心思。

正巧陆瑶北拒绝了远房亲戚家的小姑娘,老板这一寻思,兴许与这裁缝铺子的女老板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