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陵园

概况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1997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岗,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

从陵园北大门步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群像。群像由179块花岗石拼装而成,高10.3米,宽14.3米,重达1300多吨。这组群像共塑造了9位烈士的光辉形象。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沿雕塑群像环陵园大道而上,即可到达矗立于雨花台顶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42.3米,寓意为1949年4月23日南京城获得解放。整个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碑额形如红旗和火炬,碑身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背面为当代书法名家武中奇书写的碑文。纪念碑前方为纪念广场,建有倒影池、纪念桥等。倒影池两端用花岗岩砌造了两面形似红旗的壁面,壁面上分别以汉、蒙、回、藏、维吾尔5种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纪念碑的南面是烈士纪念馆。这是一组构造呈“U”型两层的白色古典型建筑,长94米,宽49米,主堡高26米,建筑面积达5900平方米。层面为乳白色琉璃瓦,外墙是花岗岩贴面,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横额的上方用花岗岩雕凿出日月同辉的图案,象征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馆内陈列有620件烈士遗物、450幅珍贵图片和恽代英、邓中夏等128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献资料。

陵园内还建有“四一烈士墓”、“望江矶烈士墓”以及安葬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三烈士墓”等。

风华千秋雨花韵

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由此得名雨花台。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

雨花台还是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吟咏之地,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鲁迅、田汉、郭沫若、刘海粟,都在此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

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豫章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此后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也因此逐渐荒芜。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此地成为南京政府屠杀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刑场,至1949年,在此牺牲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各界爱国人士近10万之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

留得豪情作楚囚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就义前留下的豪迈诗篇。

恽代英,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官僚家庭,1915年进入中华大学学习。后来受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成为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恽代英与林育南等人创办利群书社,成为武汉地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同年,恽代英到北京,与李大钊、邓中夏等取得了联系,开始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1年底,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他出席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团中央执委会委员、宣传部部长,与邓中夏等一起创办和主编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半月刊。他亲自撰写并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篇通讯,使《中国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主张、揭露和批判国民党右派的重要阵地。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合作后,恽代英与毛泽东、邓中夏、向警予等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领导工作,担任宣传部秘书。1925年,恽代英参与领导“五卅”爱国运动。

1926年1月,恽代英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后,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在黄埔军校的工作,派他担任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兼任军校中共党团干事,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他和黄埔军校著名共产党员熊雄等领导军校内的党团员,团结国民党左派,与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展开了坚决斗争,被国民党蒋介石认为是“黄埔四凶”之一。

1927年1月,恽代英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

党人。恽代英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5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共产党“五大”,与瞿秋白、毛泽东等人一起,抵制和批判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同年7月,恽代英奉命赴九江,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12月,他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张太雷在起义中不幸牺牲,恽代英临危不惧、沉着镇静地指挥战斗。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撤退到香港,组织寻找和转移起义失败后流落香港的同志。

1929年,恽代英调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协助组织部长周恩来工作。期间,他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到福建省委指导工作,后又视察闽西苏区,亲身体会到朱毛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坚持游击战争的重要性。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必将取得最后胜利。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时年36岁。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馆)

概况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包括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纪念馆、总前委群雕、国防园和淮海战役碑林五大主体建筑,还有青年湖、青年广场、中心花坛、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和胡耀邦同志植树处等景点。1997年6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高38.15米,面朝东,巍然耸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塔前有宽敞的平台和长250米、宽31米的129级台阶,步下台阶是直径150的园林中心广场。

总前委群雕坐落在纪念塔前,淮海战役的5位总委分别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

淮海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陈展面积为1.2万平方米。陈列厅分为四个体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上下两层。通过两台全透明电梯和两台客梯及弧形楼梯上下相连。展厅内共展出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3000件,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

室内陈列根据淮海战役战例设15个战争场景,结合板面、文物说明,以现代化手段再现当年的战争场景。全景画馆特色鲜明,直径50米,位于场馆中央,形成纪念馆的中心。其中,展出的《淮海战役全景画》以淮海战役三大战场为背景,配以音响、灯光等特技,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画卷。

国防园位于园林南部,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军体活动场组成。国防教育馆内设有国防教育厅和电教厅等五个展厅,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和高科技设施,使观众既可学习国防知识,又可亲自参加各种军体模拟活动。

淮海战役碑林位于园林西北部,占地2万平米,由碑亭、碑墙、碑廊、碑室等组成。主碑重150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的“人民的胜利”和“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手稿,500多幅碑刻中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咏和海内外书法名家的不凡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淮海战役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1月6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在徐州以东碾庄圩地区全歼黄百韬兵团,击毙兵团司令黄百韬。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属第59、第77军大部在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的率领下举行战场起义。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11月16日,刘伯承攻克宿县,包围了徐州,成为淮海战役最关键的一步棋。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第二阶段从11月23日至12月15日。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12个师,黄维兵团突围时由于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临阵倒戈导致突围失败,被迫困守,兵团副司令胡琏坐飞机飞入包围圈协助指挥。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撤退。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撤至蚌埠,副总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挥。12月1日,敌军放弃徐州,向西南撤退,企图迂回到华中野战军

侧后,但由于隐蔽在国民党国防部内的我军情报人员郭汝瑰对蒋介石施加影响,蒋介石随后空投手令要求杜聿明集团与解放军决战。4日,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在陈官庄。6日,敌军孙元良兵团先行突围,除孙元良本人和1万人突围之外,其他部队全被歼灭。此时南线国民党李延年、刘汝明兵团迟迟无法北进增援。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解放军至15日全歼敌12万人,生俘黄维,仅副司令胡琏率8000人突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

第三阶段从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在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获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是国共双方以徐州为核心,在淮海地区举行的一场规模最大的军事较量。国民党军在这个地区集结有50万人,战役开始后又陆续增援30万人,蒋介石的嫡系占据很大部分。解放军投入兵力包括地方部队约60万人。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主力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力丧失殆尽,国民党的南京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概况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狮子山西麓的古静海寺遗址上,该馆通过4个展厅共130余幅(件)图片、史料和实物,展示了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割地赔款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幕。馆内新增的条约陈列室,陈列着中国近代(至1949年)与外国政府签订的1100多个条约,其中大部分是不平等条约。1997年6月,《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览以“百年沧桑,国耻毋忘”为主题,分四个展室进行展示,让参观者穿越百年时空,看到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强盛的历程。

第一部分“英军入侵”,主要介绍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简要过程。通过英国东扩示意图,揭露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野心。通过烟民吸食鸦片的图片和烟枪灯具等实物,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沉重灾难。通过巨幅油画“虎门销烟”,表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通过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第二部分“城下之盟”,主要介绍《南京条约》产生的过程。这一部分通过展品:静海寺原貌沙盘、油画“签约场景”、“康华丽”号模型、《南京条约》木刻文本照片及奏折和图片资料,比较详细地介绍《南京条约》谈判、签订的时间、地点和过程以及条约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丧权辱国”,主要介绍《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部分的主展品是由1182个中外旧约以展开的巨大线装书的形式组成的“条约墙”,辅以其他的图片资料,形象地表述了《南京条约》给中国历史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四部分“香港回归”,主要以图片资料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进程,以表明中国人民和新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收回香港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以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风景制作的巨型灯箱——“香港的明天更美好”,表达了全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古今静海寺

静海寺位于南京城西北部狮子山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同时为供奉郑和从异域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等物品和奇花异木的活株而建。赐额“静海寺”,寓意为四海平静、天下太平。

静海寺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占地约两万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正佛、观音、伽蓝、轮藏、弥勒、祖师等殿宇,还有潮音阁、钟楼、井亭、华严楼、玩咸亭等建筑。规模宏大,可谓金陵名刹。据说郑和晚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1840年6月,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军侵犯南京,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和谈,双方共在寺内和谈四次。8月29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人深深体会到了“弱国无外交”、“落后会挨打”的滋味,静海寺也从此与香港有了特殊的历史联系,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五百多年间,静海寺历经灾难与战火,解放后仅剩数间偏殿。1987年在旧址复建628平方米的仿明建筑,由于不是原貌的修复,故称为“古静海寺旧址”,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为了迎接香港回归,1996年底进行了扩建,陈列馆的占地总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整体建筑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古朴典雅。举世闻名的明城墙依伴着狮子山蜿蜒而过,像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静海寺恰似画面上独特的一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