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

概况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受降镇受降村宋殿自然村西南部,紧邻320国道,由受降厅、千人坑和纪念馆三部分组成。它们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浙江,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见证,旧址于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占地4.3亩,建筑面积总计44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泥石木结构,重檐亭式房屋。1995年9月经修复作为浙江人民抗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公展。展厅分“侵华暴行,铁证如山”、“抗日烽火,烧遍全国”、“换庆胜利,严惩战犯”三个部分,陈列展出了近200幅历史照片、图片和当年受降仪式现场的部分实物,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浙江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受降厅原是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一个厅堂。宅院共有两进,为砖木结构,占地4.3亩。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随即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第3大队移驻宋殿村,其中一个中队的队部

就设在宋作梅家里,之后宋殿又相继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

千人坑在距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东南500米的山坳里,是当年日寇杀害中国人民的刑场和抛尸地点。日军在宋殿村大肆修筑防御工事,在沦陷区实行法西斯统治,烧杀**掠,无恶不作。先后掳杀同胞千余人,或囚木笼水牢,或烫煮活埋,或枪杀刀劈,而后抛尸于宋殿村东南0.5公里的殿背山山沟里。因所埋尸体无法计算,后来人们称此地为“千人坑”。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千人坑遗址处立碑。“千人坑遗址”5字由原浙江省省长李丰平题写,反面为“千人坑遗址碑文”,碑长3.43米,宽1.23米,厚1.15米。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保证接收工作的有序和稳妥,国民政府对受降做出具体部署,将全国划分为15个受降区,并明确各受降区的受降主官、投降代表及投降地点。浙江及福建的厦门被划至第六受降区,由第三战区接管,杭州市富阳宋殿村被指定为第六受降区的接洽投降地点。

1945年9月4日下午,投降仪式在宋殿村

宋作梅的宅院内举行。当天,“受降厅”内四周挂满了白布,上首圆桌为受降方席,下首方桌为投降方席。第三战区参谋长张世希受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的委托主持仪式。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罗霞天、“浙江省政府主席行辕”主任贺扬灵等出席。日军投降代表为133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大佐及大尉达国雄、少尉大谷义一、道佛正红、大下良久、江藤茂榆等。仪式由张世希主持。仪式开始后,张世希令日军投降代表呈交证明文件和日军在杭州、厦门等地的兵力、驻地、指挥系统及长官姓名等图表。日军投降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并装投降书的木盒子双手捧着呈送受降代表韩德勤。樋泽一治转交了野地嘉平对顾祝同第2号备忘录所作的答词,并向张世希提出了联系及集中等问题,请求解答。因需要向战区司令长官请示,张世希宣布次日答复。当天投降仪式进行了约1小时10分钟。

9月5日上午,韩德勤率张世希、罗霞天、贺扬灵等在投降厅召集日军投降代表,将顾祝同致野地嘉平的有关日军集结地点、时间的第4号、第5号备忘录交给他,令他转交执行,樋泽一治领受后返回杭州。

因为此地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950年长新乡改名为受降乡,以作纪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