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信

理论的自觉,是要建立理论的自信,用理论支撑我们的理想、信念。我把我们的理论自信概括为四句话: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信念。理论自信绝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和一句空洞的套话,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从“信仰”、“信服”、“信心”和“信念”四个方面和大家谈理论的自信。

第一句话,信仰。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信仰。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状态,是人们关于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人们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依据、标准和尺度。毛泽东有一句名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边有这样一句话,“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社会主义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历史形态时,深刻地揭示了人从“人对人的依附性”的存在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再到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为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所以非常明确,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就是为人们谋幸福的理论。我们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我把毛主席著作做一个最简洁的概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实事求是,一是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他一直强调要把什么作为我们整个实践活动的根本的判断标准呢?他说,这就是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讲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强调的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一条红线。所以我们的理论自信首先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信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它体现的最根本的就是这样一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句话,信服。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们的理论自信是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就是我们打心眼里信服它。没有这样一种“信服”,就没有真实的理论自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道理呢?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墓前讲话中说,马克思的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人的理想信念的根基,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只有奠基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想信念,才是值得人们追求、得到人们信服的理想和信念。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恩格斯曾经说过,他和马克思所创建的这个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所以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这种理论,首先是我们能够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够帮助我们确立一种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建立在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基础上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说是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什么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人只有作为历史的经常的结果才能够成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那么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什么呢?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是人们自己的这种创造活动的过程就构成了历史自身发展的规律。

今天,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当中,在我们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生活境遇当中,非常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对于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全面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由资本的逻辑所构成的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异化问题;从人与自我的关系说,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问题是虚无主义的文化危机问题。对于这三个方面问题马克思都作出了深刻的阐释。在论述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时,马克思提出,这种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以劳动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的历史性变革为测量器和指

示器,我们通常把人类文明形态区别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文明形态的转换,必然构成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工业文明以来的全球化过程,某种意义上是全球市场化的过程,并构成了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的人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是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由于人的独立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其结果是造成了当代人类的二大生存困境:一是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问题,二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带来的人的物化问题。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在体制的意义上全球市场化的过程,而在文化的意义上,则是空前的价值观激烈震**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思潮中,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义权威的弱化,构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且需要理论创新,从而实现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这些原理,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去学习,一定会增强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打心眼儿里信服马克思主义,从而自觉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句话,信心。我们的理论自信是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信心。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满足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回顾改革开放35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树立起更加坚定的信心,会对源于这个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起更加坚定的信心。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成功地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是100多年来“振兴中华”的实质性的基本诉求,是在我们所创建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马克思说,“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回顾35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发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又快又好”,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又好又快”,再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五位一体”的战略思想,这种根本理念的深化发展是奠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生成过程中”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的35年来,我国经济以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三倍多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解决现代化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必然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有令人振奋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因而,应有清醒的认识,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不能因为成绩伟大而忽视问题,也不能因为问题凸显而否定成绩,更不能不分本质与现象、全局与局部、主流与支流。从本质上、全局上、主流上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就会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四句话,信念。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信念。大家关注人的精神家园,共同思考理想信念问题,这表达了大家要思考人生,要思考社会,要思考历史,因而要学习理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赋予人的生活以理想和信念,对于我们的生活给予一种理论的支撑。我们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重要问题是要发挥社会的价值导向作用,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导向的基础在于,人的价值期待、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是同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密不可分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具有社会形式和社会内容。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评价,更是与社会性的导向密切相关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就构成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与个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之间的矛盾。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都存在着的相互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社会的价值导向与

个人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在其最本质的意义上,就是“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矛盾。所谓的“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所提出的价值要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

在社会的价值导向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关系中,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从总体上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从社会现象上看,每个个人的价值目标及其价值取向总是千差万别的,千变万化的,似乎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只是取决于个人的利益、欲望、兴趣、情绪甚至是嗜好等纯粹与个人相关的因素。因此,人们往往把个人价值取向的基本特性视为主观性、任意性和随机性。所谓主观性,就是认为个人的价值取向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愿,个人愿意选择哪种价值目标,就选择哪种价值目标。所谓任意性,就是认为个人的价值取向可以随意改变,今天选择这个价值目标,明天就可以选择那个价值目标。所谓随机性,就是认为个人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与改变,完全可以脱离社会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只是个人的随机的选择与变更。透过每个个人的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价值选择,我们就会发现:个人的价值目标总是“取决”于社会的某种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向”社会的某种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社会的价值规范;个人的价值选择总是“依据”某种社会的价值标准。这表明,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个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总是具有社会性内涵。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内涵,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价值取向中的社会内容、社会性质和社会形式这样三个方面: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内容上看,总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正义、政治制度、法律规范、道德伦理、人生意义等问题,而决不是没有社会内容的所谓纯粹的个人问题;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性质上看,总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等问题,而决不是与社会无关的所谓纯粹的个人问题;从个人价值取向的形式上看,总是要表现为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和哲学,而决不是与社会意识形式无关的所谓纯粹的个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及其自我意识正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形成相互冲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从而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个人价值取向。然而,透过这些五花八门的个人价值取向,我们却可以发现蕴含在这些价值取向中的社会性内涵。正是由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具有不可逃避的社会性内涵,因此,社会的价值导向才能够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导向”的作用。社会生活表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总体趋向,总是取决于社会的基本的价值导向;而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困惑,则总是根源于社会的价值坐标的震**;因此,解决个人价值取向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社会的价值导向问题。通俗地说,要解决“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关键要解决“我们到底要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到底要什么”扑朔迷离,“我到底要什么”必然模糊不清。“我们到底要什么?”这是当代中国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毛泽东在《矛盾论》里讲,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个人的价值期待与社会的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认同与社会的价值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的矛盾中,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范和制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基本性质。这是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的深层根据。

作一个简单的概括,我们的理论自信表现在四个方面: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对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对它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的信念。然而,直面现实,我们却会看到许多奇怪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嘲讽的对象。由此我想到,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支撑我们的理想信念,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就必须作到三点:一是理直气壮,二是有理有据,三是言行一致。首先是理直气壮,而不是遮遮掩掩。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理论,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为什么要遮遮掩掩?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其次是有理有据,而不是含糊其词。还是马克思的那句话:“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以理服人,就要真讲道理;真讲道理,就要真把道理搞明白。“有理”才能“讲理”,“讲理”才能“服人”。要理直气壮,要以理服人,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而不是表里不一。如果一个人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会上讲为人民谋利益,会下干的是捞取私利,人们怎么会相信你讲的道理?理直气壮,有理有据,根子在言行一致。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首先需要端正我们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