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1978-199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左”的错误,特别是“**”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基础上,果断地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围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主题,以中国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胆略,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角度,逐步形成了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主线、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

(一)整体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时期(1978—1982)

“**”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酝酿新的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转变。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过去政治运动干扰经济建设的教训,一再强调要集中精力、始终如一地发展经济,并要求把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没有停留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上,而是及时地提出了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表明从改革之初,邓小平就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既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强调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既强调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也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初,他更明确地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他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标志着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初步形成。

2.基本形成时期(1982—1987)

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那个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6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地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这表明我们党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水平。在此基础上,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制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基本路线,把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由四个现代化发展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现代化。富强,主要是指以经济发达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这是以富强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现的是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民主,就是使国家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建立起比资本主义更高程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的是政治现代化的要求;文明,则体现的是文化现代化的要求,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至此,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正式形成。

3.进一步发展时期(1987—1992)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改革开放与反对腐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整体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其一,发展是硬道理,要加快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其二,要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发展。“革命是

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其三,两个文明要协调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整体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步骤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针对中国现代化实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多维、立体构架和设计,并科学规划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

第一,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和新发展观,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总体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现代化目标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四个现代化”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它既包含了物质文明方面的现代化,又包含了精神文明方面的现代化。因此,党的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一个全面、富有激励和感染力的战略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也标志着党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成熟。

第二,针对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提出“共同富裕”的最终发展目标。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共同富裕作为最终发展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将共同富裕作为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第三,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基础,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总目标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战略步骤则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所做的阶段性的规划和安排。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基础,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既反映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一贯作风,也使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备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这一战略步骤中,邓小平特别强调了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人均国民收入指标,以及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现了增长和发展的统一。与实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相适应,邓小平规定了这一战略的重点,即“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2.中国社会发展的制度依托

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努力表明,“走什么道路”的选择是决定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问题。建国以后,我们党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成了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制度依托。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我们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难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反复论证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问题。邓小平始终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这一定位是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道路过去在中国走不通,现在仍然走不通。假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国际垄断资本的弱肉强食之下,“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可见,邓小平在着力构建一种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统一的理想模式。对中国来说,社会主义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从工具理性看,社会主义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从价值理性的视角而言,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又决不止于使中国获得独立自主的政治地位和可以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手段,更在于为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设定提供一种反映人民发展要求的价值范导。

3.中国社会发展的保障机制

社会发展需要诸多条件,邓小平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探求实现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他多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就不可能安心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所以,邓小平把争取和平作为中国外交的重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精辟论断,并对我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作重大调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邓小平提出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他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现实性设想,为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们不但同所有周边的国家实现了全面的睦邻友好,而且也同世界上所有愿意同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创造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在邓小平发展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邓小平深刻总结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系统阐述了国家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稳定的道理。他强调,稳定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前提,稳定也是改革开放的关键。邓小平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否则,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绩也会失掉。中国的不稳定仅关系到国内发展,而且还是一个国际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稳定呢?在邓小平看来,最重要的是政局稳定、经济稳定、政策稳定。他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政局稳定。要使政局稳定,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政局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经济稳定,就是要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不要大起大落;经济稳定又有赖于政策稳定,即现行政策不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动摇。

(三)整体发展观的评析

1.整体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扬弃

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相比,整体发展观具有十个基本特点:在发展目标上,开始超越单纯的工业化,而强调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现代化;在发展标准上,开始超越单纯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强调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内涵更为深刻全面的发展指标;在发展途径上,超越增长优先的理念,开始强调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统一起来;在发展重点上,超越单纯的重工业,将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发展方式上,超越片面的外延式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和集约式的转变;从发展型式上,超越积累优先的发展战略,推进积累与消费并举的发展型式;在区域发展上,超越单纯的均衡发展,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发展动力上,超越单纯的生产关系革命的误区,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在发展态势上,继续保持赶超的姿态;在发展层面上,超越经济发展的层面,开始强调兼顾社会的发展。第二代发展观试图扬弃第一代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也做到了这一点。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是我党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整体发展观在一些重要层面上未完成观念的转变

1979年以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与整体发展观交织在一起;整体发展观是在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尚未完成根本转型的条件下形成和实施的,转轨中的摩擦制约了中国发展观的转型。因此,整体发展观客观上继承了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中的一些层面,未能完成一些重要层面上观念的转变。例如,虽然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但实际上依然强调产值的增长与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虽然抛弃了“跃进式”发展的主观愿望,但实际上依然希望经济“波浪式”发展;虽然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但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由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到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诸多在原有发展观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原有发展观进行进一步的扬弃和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