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性的成就与现实的危情

建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解决发展问题殚精竭虑。期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也存在一些现实的危情。回顾成就,有助于我们坚定继续发展的信心;正视危情,有助于我们增强继续发展的动力。

(一)历史性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就发展速度来看,1953—199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6%,其中1953—1978年年均增长率为6.1%,远低于同期亚洲“四小龙”的增长速度,而1979—1997年年均增长率高达9.8%,是新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高4.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就经济总量来看,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有679亿元人民币,1997年升至8250亿美元,位于美国(77458亿美元)、日本(42016亿美元)、德国(21001亿美元)、法国(13965亿美元)、英国(12717亿美元)、意大利(11454亿美元)之后的世界第七位,而2005年已达到183085亿元(折合22289亿美元),占世界总份额的5%,居世界的位次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为第四位。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国家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62.2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26396.5亿元。

目前,我国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就主要工业品来看:解放初期,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26位,原油居第27位,发电量居第25位。到2004年底,煤炭、原油、钢材产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19.6亿吨、17500万吨、29723万吨和21870亿千瓦,纱产量、布产量分别达到1120万吨和420亿米。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一大批现代电子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4年,移动电话产量达到23344.6万部,是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国。就主要农产品来看:粮食生产能力常年稳定在45000万吨以上,2004年粮食产量达到46947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3.1倍;棉花产量达到632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066万吨,糖料产量达到9571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3.2倍、11倍和32.8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油菜籽等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2.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总体而言,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工业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截止1998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52年的107亿元增加到3万多亿元,众多工业行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扭转产业结构严重重型化的倾向,注重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1979年—1998年,在第二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11.7%的年增长速度的同时,农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5%和10.5%。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也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98年的18:49.2:32.8。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逐渐协调稳定起来。在农业内部结构方面,从“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到1998年,在农业总产值中,纯农业比重由1978年的80%下降为56.2%,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则分别由1978年的15%、1 .6%上升为30.8%和9 .6%o。截止2004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由1952年的342.9亿元、141.8亿元和194.3亿元提高到20768亿元、72387亿元和43721亿元。

3.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就城市数量来看:1949年我国共有城市132个,到1978年增加到193个,1997年增加到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由12个增加到81个。改革开放以后的前10年,城市数就达到了434个,10年增加数量相当于前30年增加量的4倍。其中,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增加最快,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次之。这是我国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的结果,也体现了我国农村经济向城市化过渡的趋势。就城市人口来看:从1949年到1997年,我国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从27406万人增加到2 .14亿人,增长了6.8倍;全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2.5%上升到30%,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1%提高到18%。在城市人口的增长中,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长最快,增长10倍;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增长5.5倍;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增长4.8倍。

4.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第一,科技方面: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到“文革”前,全国科研机构已增加到1600多个。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体系逐步健全,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从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研制成功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70年代的人造卫星成功发射,80年代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籼型杂交水稻和 “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90年代的低温核反应堆、纳米技

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到21世纪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等等,标志着我国在许多“高、精、尖”领域的研究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教育方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5年中国成人识字率为81.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7.6%)。2004年,全国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8.9%,文盲率下降到6.72`%。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比1978年增加1133所。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447万人,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了1835.6万人(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成人本科生)。第三,文化卫生体育方面:我国的文化事业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取得了巨大成果。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50个,文化馆2841个,公共图书馆2720个,博物馆1548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4.1%和95.3%。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人们的健康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5.对外经济与合作成绩喜人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使国内与国际经济互补互利,在对外经济与合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6 .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扩大到14219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的位次上升到第3位,占全球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7%,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65%。1979年到2004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53亿美元,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0.9万个。2005年,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63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位,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8189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已跨过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为抵御金融风险、维护国际信誉以及保持经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旧中国社会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许多人终年劳累而不得温饱。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整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就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4年的2936.4元,剔除价格因索,实际增长4.9倍,年均增长7.1%;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9421.6元,实际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6.8%。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二)现实的危情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时,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将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国内需求不足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需不足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我国,从生产资料到消费资料,从城镇市场到农村市场,很多商品都处于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状态,由此导致大批生产能力闲置和浪费。就连过去长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交通、通信行业,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危险是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因此,抑制需求过快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近十年来需求不足上升为主要矛盾,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增加出口、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成为现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能不能有效地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缓解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把发展的潜力释放出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按现价计算,200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4.6%、52.3%和33.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3%。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32%:64%,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分别为2%:30%:64%和10%:36%:54%。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第二,结构低度化。在一般工农业产品大量剩余的同时,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仍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大型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精密仪器仪表、飞机、汽车、精细化工产品等,国内制造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有些产品国内尚不能制造。由于设备、工艺技术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产品加工深度低,我们用同样的物质消耗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6至1/4。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

3.就业压力居高不下

产业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失衡。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已由1978年的70%下降到了2003年的49.1%。与此同时,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则分别由17.3%和12.2%上升到了21.6%和29.3%。但是,目前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太高,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明显

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中国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又明显偏低,既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产业结构失衡等原因,导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4.3%,而实际失业数字可能要比这个数字高得多。另外,中国农村还有富余劳动力1.5亿人,表明农村就业压力比城镇还要大。

4.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基本单位计算,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森林为14%,耕地面积为32%,草地面积为32%;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及科技水平低,浪费情况也很严重,我国矿产资源回采率约为30%,低于国外10-20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中,耕地、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与资源问题紧密相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北方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城市污染严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威胁着人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存。我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万吨,而目前工业污水处理率仅为6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全国被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5亿亩,农田污染每年损失粮食120亿斤。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占陆地的40%,沙漠化土地占耕地面积的18%,全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30亿美元。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者,随之而来的酸雨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已严重困扰着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5.收入差距问题严重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第一,总体差距。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若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1998年上升到0.456,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中等合理差距水平。按我国官方统计,2005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7,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第二,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985年的1.86:1上升到1990年的2.20:1、1995年的2.71:1、2000年的2.79:1。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此外,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所享有的各种福利,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等,农村居民并不享受这些福利。有专家估计,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福利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1998—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年均增长6.7%,农村居民仅增长了4.2%。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8265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仅为2399元,前者是后者的3.45倍。第三,地区收入差距。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中西地区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比达到1.4:1,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5:1。现在还在继续扩大。

6.公共资源分配不公

目前,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3%,教育经费不仅投入少,而且分配不公,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的状况十几年来还有扩大的趋势。据2001年的统计,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生均经费,城市分别为1894元和1838元,农村为494元和464元,城市比农村分别高2.8倍和3倍。此外,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扭转。1991—2001年,我国卫生弹性系数只有0.96%,表明卫生费用增长慢于GDP增长。在医疗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据卫生部统计,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居民的28%。

7.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在我国经济改革顺利推进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未能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在城市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严重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近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6年的51%,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6年的37%。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如果能建立可靠的、综合性的、长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那么就必然能降低预防性储蓄水平,并能保障较强消费需求,推动内需经济的发展。

8.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现已高达60%。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也迅速扩大。据官方统计,中国2006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76万亿美元,增幅达24%,其中出口为9691亿美元,增幅达27%,进口为7916亿美元,增幅为20%,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2775亿美元。这不仅进一步导致中国经济的不平衡,而且也影响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不平衡,影响到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关系,势将再度引发美国、欧盟等对中国的不满和施压,从而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