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实践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了这三者关系,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才能够保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富裕幸福。

(一)发展是目标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过程中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的一个重要经验。没有发展,中国存在的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没有发展,中国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问题;没有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明,也有过屈辱受难的历史。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经验。第一,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主线和中心环节,才能避免重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错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着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选择。“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第二,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增加可供分配的资源,各阶层才能从“蛋糕”中分得更大的部分,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利益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2.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即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注意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不行,经济发展中不注意实现社会公正也不行。社会公正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的杠杆。从古今中外的经验和教训看,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公正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社会危机并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

实现社会公正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公正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体现在公民基本权利、司法、政治等各个领域和方面。实现社会公正,从分配的角度看,就是要使各个阶层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即任何一个阶层收入和生活状况的改善,都不能以损害其他阶层的利益为代价;从政府过程的角度看,就是使各个阶层都能平等地进行利益表达,政府决策不能只受一个或某几个阶层的主导和影响;从处理阶级阶层关系的角度看,党和政府不仅是各个阶层利益的代表者,还应该是协调者。党和政府不能卷入到冲突中去,过度偏袒某一阶层,而应该以调停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出现。

(二)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要保持强大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在中国,要使改革取得成功,必须注意战略策略的选择。

1.“摸着石头过河”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

改革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一项措施出台很难使所有人同等受益,总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一个人在改革中不可能始终受益,难免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因此,任何改革方案都可能带来不确定的后果,都需要谨慎从事。在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经过探索形成了立足中国现实,“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模式。

“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策略上具有重大意义。“过河”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被其表面现象所掩盖,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石头”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摸着石头”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即根据客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本身蕴含着一个渐进的政策选择过程。在不确定的、具有冒险性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避免盲目行事和落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改革成本和风险。“改革不仅是这一代的事情,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要搞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机械照搬国外的做法和盲目排斥国外的经验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必须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经过艰苦探索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在规律性和多样性上寻求结合点,并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过河”是目标,如果岸上有船,河上有桥,我们当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再去河中摸石头。向西方借鉴和学习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路径之一。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地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主要依靠过去三十年建立起来的基础和积累起来的建设经验,同时也特别注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要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可能的。

2.经济上进行改革与政治上发展民主相结合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经济领域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政治方面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启动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就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80年代开始的市场取向改革到90年代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也决不仅仅是经济变化。政治家的智慧就是要审时度势,及时把握历史的必然要求和时代的发展脉搏,并转化为政治实践。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9月3日在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时,他再次强调:“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3.改革要统筹兼顾

改革不可能每一步都使每一个人得到利益,但无论如何不能损害多数人利益。改革与发展必须首先反映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但许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时满足其利益要求。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认真考虑每项改革措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努力实现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改革措施出台前,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工作成效,把握群众意愿,对群众赞成和拥护的就坚持实施,对群众不满和反对的就要及时纠正。

(三)稳定是前提

没有稳定的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改革的过程也是社会利益出现分化的过程,始终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动态的稳定。

1.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严格区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可以避免在社会矛盾问题上犯错误。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己经不复存在。作为阶级形态的对抗性矛盾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存的阶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部分阶层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造成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谁统治谁”的问题。这样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本质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另一方面,阶级斗争和对抗性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对一些非对抗性的矛盾处理不当,也会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另外,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仇视中国的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为了阻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总是想方设法与国内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相勾结,夸大和利用社会矛盾,故意把非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解决对抗性的社会矛盾,需要用专政的方法;解决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只能用民主的办法、调解的方法和疏导的方法。如果采取处理对抗性矛盾那样的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就要在根本方针上犯错误。在现实中,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在处理社会矛盾时,一定要慎重,实事求是地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理性和“柔性”地解决矛盾。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不能随意上纲上线,把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定性为对抗性的敌我矛盾。第二,处理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时,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方式。矛盾在哪个范围出现,就在哪个范围内解决,不能搞扩大化。更不能“动不动就想‘武力解决’,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坚决纠正的。”“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发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基本上都是利益格局变化中出现的利益问题,所以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渠道、通过利益格局的

逐步调整来加以解决,而不能用压制甚至粗暴的办法解决,更不能用对待敌人的办法来解决。”

2.高扬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旗帜

当年,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够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夺取了政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下,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同样,在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必须形成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客观地存在着某些分歧,但在中国需要改革,一定要实现现代化等根本点上是一致的,分歧只在于具体利益的分配。现代化建设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在这个根本利益下,人们应该能够团结起来的。道理很简单,只有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各阶级阶层才能普遍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高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旗帜,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在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建立面向21世纪和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巩固的统一战线,应当成为建构和调整新时期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总思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思路下,政法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在涉及收入分配、利益格局关系和社会结构性矛盾问题时,必须坚决地和更加自觉地摆脱传统的“对抗型思维”的制约,转向主动引导社会各阶层朝着相互协调、相互接纳的方向调整关系。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四)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取得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推进改革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基础在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中,要坚持以群众利益作为决策的依据,在决策的制定和落实的各个环节中,要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承受能力,努力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然而,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必须始终立足于国情、国力,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代表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主题,也符合目前中国的社会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深切要求。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处理好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党和政府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方面,社会主义要体现自己的优越性,就要通过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社会繁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真正体现出来了。”另一方面,发展是落实代表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要条件。人民的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归根到底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就需要首先要通过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更为重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做大“蛋糕”是一回事,如何分配“蛋糕”又是另外一回事。“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分配则是关系到社会公平和人民利益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1993年9月,邓小平在同弟弟邓垦的谈话中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个谈话,是邓小平生前对党和人民最重要的交待之一,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改革中可能和已经出现的某些偏差的忧虑和反思。

贫富差距的扩大或许是很难控制和避免的,但是,政府不能因为艰难而坐视贫富差距的扩大。政府这个“有形的手”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系统的政策输出控制贫富差距的程度、限制贫富差距在社会生活中的副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