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既是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的现实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演进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根据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刚刚开始不久的社会背景,基于当时知识分子的现状和他对知识分子的估计,毛泽东提出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把知识分子作为团结对象,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改造。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关于建立工人阶级科技队伍的方针政策同知识分子政策是相一致的。就其主要内容而言:一是强调把政治与技术统一起来,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二是提倡结合科学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研究;三是鼓励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用科技成果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尽管我国取得了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爆发后,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科学技术事业遭到了严重冲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着手恢复和发展科技事业。

邓小平始终关注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未来趋势,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出发,反复教导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了理论化、系统化的科教兴国战略。他的这些重要思想是我们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曾经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从理论上回答了科技为什么是生产力的问题。他说:“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因素,它主要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在1988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对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都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育和科学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是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认识。早在1982年,邓小平就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除农业、能源和交通之外的第三大战略重点。他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当代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邓小平多次强调:“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只要重视教育,特别是教育的基础地位,把发展科技与教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位,那么,“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江泽民认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是全面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事关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国情是,底子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因而,“只有扬长避短,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体制长处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优势,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竞争。我们要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取得主动,要维护我们的国家主权和安全,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大力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从而不断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

,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第一,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第二,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三,明确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要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要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的高度。

(二)全方位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一,科技教育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确定科学发展规划。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都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要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出贡献,同时科学技术又要超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未来发展的进程中,要坚持把科技发展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合理部署科技发展工作。

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既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动力、最好的机遇,也为教育发展提出了特定的时代要求。当今,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和前进,必须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战略。为此,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客观上需要大量人才。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高、新、尖知识。中国大学的发展要和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坚持产学研结合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做出重大的知识贡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去,在服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实践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教育关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教育公平,可以满足人的多样化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教育有失公平,这主要表现在:(1)城乡之间教育有失公平。国家教育投资和政策导向,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导向”。有调查显示,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获得了77%的教育投资,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中国教育资源本来就投入太少,却又严重地分配不公,资源大大流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重点名校等。广大农村地区得到的资源很少。(2)地区之间教育有失公平。影响地区之间教育公平的因素,除了教育投资和政策导向外,还有高考招生的公平性问题。部属重点大学招生向所在地倾斜,使所在地考生的录取分数大大低于非所在地考生。比如,2003年北京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为49%,云南省仅8.64%。这就加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原已存在的教育不公平。(3)阶层之间教育有失公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阶层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在加大。阶层差距正在影响着教育公平。国家教育规划“十五”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通过交赞助费和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约占1/5,城市重点中学

中的择校生占25.2%。这些通过交赞助费和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主要有:34.7%是私企业主家庭;23.5%是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家庭;25.7%是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家庭。阶层差距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拥有更多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者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他们在国家重点高校占有较大的份额,他们的录取分数却低于低阶层家庭的学生。

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2)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3)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4)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拓展教育渠道和方式,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创造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第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被马克思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人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开放调动。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感觉能力和思想能力以及人的交往能力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人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各个方面的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人的特殊才能的发展,不否认人的个性发展,而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的,它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量的积累与质的升华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从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二者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第四,尊重知识分子,调动其积极性。“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知识分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作为一个独立阶层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反而有时候被视为“异己力量”。“知识越多越反动”、“臭老九”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即是当时对知识分子态度的反映。在政治生活中忽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是错误的。从历史上看,大凡知识分子问题解决的比较好的时期,往往也是党的整体工作比较顺利的时期。这不是偶然的,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的最灵敏的试金石。今后,能否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与日益增长的知识分子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能否从根本上巩固自己领导地位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之一。

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是通过具有涵盖力的意识形态,在知识分子中达成共识,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除了拓展他们政治参与的途径之外,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还要提供更多的条件与机会,大力扶持知识分子的创新创业,保护知识产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主流知识分子的温和化和务实化,引导他们把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