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专家授学

郝吉明:穿越风雨 任重道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3年初,细颗粒物污染大半个中国,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由于我国大气污染的复杂性、严重性,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空气质量管理是持续发展和改善的过程,任重道远。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烟型污染控制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煤炭消费增加9亿吨的情况下,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4.3%,全国城市二氧化硫浓度显著下降。但目前,环境空气质量仍与人民的期待有很大差距。虽然各种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排放总量居高难下;包括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内,对总量减排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足够深入的认识;同时,新标准带来新挑战,我国PM2.5和O3浓度是全球最高的区域之一。未来需要不断强化措施,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其一,要基本形成气候友好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策略。实施多种污染源综合控制,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新机制;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控制区域煤炭消费;强化机动车排放控制;依靠科技支撑,支撑国家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强化法制建设,为新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提供支持。

其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综合协调与增长的关系。目前,仍未破解有效协调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增长的难题,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消费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机动车保有量超常规增长,城市化、特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迅速,对空气质量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需要综合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机动车实施“路、车、油”一体化的控制政策体系,控制机动车保有量超速增长,严格新车排放标准,建立加快“黄标车”退出的机制;尽可能推进道路以及非道路移动源汽柴油低硫化,并尽早实施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从燃料全生命周期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确保油品质量与排放标准相适应。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要严格限制其规模,以环境优化产业转型,调整空间布局,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的格局。破解大型城市群带来的困扰。

其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社会、经济和环境多角度协调推进,综合考虑局地、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多尺度,实现科学、技术与管理多学科、多专业的协作,控制从各类污染源排放的多种污染物,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各尽其责。

(摘自《环境保护》2013年第14期)

孟伟:改善水环境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

按照地理分区,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西北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大概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的分水岭。这对考虑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是很重要的基础。

我国湖泊分为五大湖区,这五大湖区的污染特征和机制都不同,处理对策也应有不同。在科技重大专项的水专项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其划分为八大湖区,并从环境基准的角度提出营养物控制的范围。

污染范围大、污染集中、流域性污染,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特征。我国湖泊的使用功能不健康,并且没有根据它的区域性生态特征来进行保护或是布局产业。

改善我国水环

境,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优化发展模式。第二,着力提高管理水平,按照流域功能,制定出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的环境保护策略。把目标从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把被动式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的管理。第三,全面提升流域污染控制水平。强调循环经济,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清洁生产;由单向技术研发转向集成技术与综合应用研发;由控制COD总量转向控制氨氮总量以及重金属、EDS等。

对此,全国环境保护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目标,我们希望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转型中,获得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现科技与环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希望2020年主要污染物可以得到控制,有毒有害物得到初步控制;2030年能够以水生态健康来评估河流和湖泊。

我国环保工作的新思路是总量控制、风险控制和质量控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要构建一个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从技术上实现这一思路。该体系包括五个要素。

第一,对全国重点流域进行分区。在太湖和辽河做了三级功能分区,“十二五”要做到四级功能分区。其他流域在“十二五”期间要做到三级分区,落实到具体的河段上。

第二,成立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推进相关工作。

第三,要严格实行质量管理控制,按照控制单元和控制目标来排放限制。

第四,构建国家重点流域的风险控制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突发性事件和累计性的污染造成的环境破坏。

水管理基准,落实在控制单元上和质量保护上,已经取得了进展。在对污染源的治理上,要把线性经济变成循环经济,从单项治理到综合调控,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控制,再到循环利用。

(《科技日报》2012年11月7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