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努力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

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复杂而严峻。

目前来说,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的干部队伍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能力出现许多新情况,不少年轻干部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更重要的是,目前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党的队伍的主流,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更加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1.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日益成为党与时俱进、努力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学习,有力推动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发展。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和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切实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坚持不懈地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善于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素养,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实践证明,理论越是丰富和发展,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要求越迫切,理论武装越重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跟进一步。我们必须把科学理论武装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第二,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是树牢服务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而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当好人民的公仆,就要恪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是强化服务功能。服务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完成使命的基本途径。应积极转变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健全服务机制,推动形成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党的工作第一线,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服务体系。

三是提高服务本领。服务群众仅有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过硬本领。应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整合各种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工作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零距离”倾听民声、“零障碍”了解民情,练就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的功夫,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寓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于服务群众之中,通过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疏导群众情绪,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执政党。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型执政党,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的党,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都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要求。能否继续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关键看党能否按照创新型执政党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是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大力推

进理论创新,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二是推进实践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面临的艰巨任务、复杂矛盾、风险挑战世所罕见。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缺乏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是不行的。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推进治党管党和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和国家发展动力。

三是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制度创新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又包括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大胆而又稳妥有序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积极探索,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形成了党领导和执政的总的方式和总的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一是要正确处理党同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等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框架内,党委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性质和职能是不同的。它们不是组织上的隶属关系,而是横向的政治领导关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对党政关系和党的工作机制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机构设置重叠,领导分工交叉,权力职责不清,责权不相统一等问题仍未能得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必须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理顺党委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关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彼此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党领导和执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方面,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另一方面,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民主讨论和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促进常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党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是要以明确权责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权责不够清晰,是影响党的领导的主要原因之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需要进一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保证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为此,除了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外,还要大力健全部门党组(党委)工作机制,健全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三是必须解决好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我们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逐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特别是对那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充分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使党的执政充分地体现人民的授权,党行使权力更加充分地体现民情民意。

四是必须解决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依法治国是党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而最终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基本治国方略。它要求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而对执政党的要求就是依法领导和执政。为此,执政党必须带头守法、保证公正、严格执法,党的执政方式要符合法治原则,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要加强党对立法和政法工作的领导,善于通过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来维护党的权威,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

3.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他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如何;他们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安危。因此,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执政后必须要始终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加强能力建设,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教育培训,进行比较系统而具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同时,要加强实践锻炼,结合中心任务实践、本职岗位实践、经常性工作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要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东中西部地区干部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

二是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和标准。坚持注重实绩,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真正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

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三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紧密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不断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关键。要健全和完善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选拔任用考察制度,选拔任用决策制度,选拔任用监督制度。为此,要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鼓励多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增强考察准确性;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通过上述努力,不断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

四是健全干部管理机制,把从严管理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特别是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消极腐败、违法乱纪等问题,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干部疏于教育和管理造成的。要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和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防止和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管理的各项机制制度,不断推动干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各级党组织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干部管理理念,进一步理顺干部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从抵御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要把反腐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一是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针对当前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任职行为。当前,特别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廉政建设落到实处。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改进党政机关作风。

二是着力推进改革和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客观上存在腐败滋生的空间和漏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但完善的法治环境和对权力有效监管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的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治化水平。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内控机制建设,完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制衡机制、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通过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的目的。

三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反腐败的斗争实践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如何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保证各级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当前,在对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实施有效制约监督上,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必须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今后,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地方党委常委会要把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作为向全委会报告的重要内容。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巡视工作领导机制,选好配强巡视干部,完善巡视程序和方式,提高巡视成效。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要在建立健全渠道畅通的有效监督机制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发挥好网络监督作用,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逐步形成上下结合、多途并举的监督网络,最大限度地促进权力的公开透明、正确使用、规范运行。

四是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坚持从严治党,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是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的集中体现,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突破口,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和取得重大成果的标志。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既要不断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又要继续保持查处案件工作的强劲势头,做到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为此,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健全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查办大案要案组织协调。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依法追究诬告陷害行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回顾党执政以来的发展历程,60多年的执政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风险、提升执政能力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说明,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当前,党所面临的历史条件、所处的执政环境和所要经受的考验都是异常复杂而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居安思危,勇于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