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锤砸下,四块外围的木板碎开,露出里面的水泥墩子。

经过一整天的凝固,水泥已经彻底硬化,呈现出宣瑾瑜熟悉的青灰色,她上前仔细查看,没有裂纹,轻敲表面也足够坚固,再倒上水也没有渗漏。

很好,看来这土水泥是做出来了。宣瑾瑜满意地点头。

早在木板揭开的时候,徐福和耿磊就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郡王爷早就说过,这叫水泥的东西可以在一天内从柔软的灰泥变为坚硬的石块,两人听得是半信半疑,如今却亲眼所见,哪能不被震在当场?

各种工程最难的就是开采、打磨和运输石料,尤其是石料的形状大小还要基本一致,民夫们最多的劳力就用在这儿。现在有了水泥,不需要任何开采,也少了恼人的二次打磨,连运输也轻松许多,还能轻松拥有这种上佳的材料,恐怕以后做任何工程的时间都会大为缩短!

徐福先回过神来:“敢问郡王爷,这水泥是要用在何处?”

“修一条直通郡城的水泥道。这件事便交由你来总领。”宣瑾瑜却说。这件事她考虑了许久,眼下宋冬政务农务一把抓,手下几个书吏也都忙得团团转,林齐主管刑狱,对工程是一窍不通,唯一沾点边的耿磊又要操持铁匠铺,是时候给县廷府引进人才了。

徐福搞科研严谨热忱,过去的半骗半传教的经历让他极擅沟通,手底下五六个道童管得服服帖帖,倒不如试试他能否担起这修水泥路的活计,若能行,就留用;若不行,那就换了再找合适人选。

徐福闻言是眼冒精光,他祖上也出过小官,当然知道营造一事向来所为重大,这水泥道要想修下来,耗费不下数百金,若这事儿能担下来,恐怕他也有机会跻身县廷府的实权人物,而不仅仅是挂个名头的客卿。

徐福当即深深一揖:“徐福愿为郡王效犬马之劳,但凭郡王差遣!”

好家伙,到底是江湖里摸爬滚打过的老油条,一看到领导派大活就立马知道表忠心啊!宣瑾瑜心里古怪,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出言勉励了几句。

她先是写了一道手令,让徐福去找宋冬给他安排招揽一队民夫,并在打虎山脚下划出一片地来,修建一个土窑,好大批量烧建木炭,开采和碾碎石灰石也直接安排在土窑旁边,再堆砌一个高炉用来烧生石灰,务必要尽快将水泥量产。

刚交代完,宣瑾瑜一转头,就看见耿磊巴巴的眼神,这汉子憋了半天,脸涨的通红,说:“我也愿为郡王分忧解难!”

耿磊的文化水平颇有长进啊,宣瑾瑜不禁刮目相看,她也明白过来,耿磊也希望在她面前露脸,她也不愿意寒了老人的心,当即笑眯眯说:“正好,我有个事儿要交待给你,你且做个木头冰鉴来。”

木头冰鉴?耿磊疑惑大起,不过他早已习惯从郡王口中蹦出他闻所未闻的词儿,反正打跟着郡王爷干活起,他就没做过自己熟悉的东西,除了菜刀。

宣瑾瑜便给他描述起来。她其实想做的是个木头冰箱,一个大木箱里嵌套有小木箱,大木箱和小木箱的空隙中放冰,小木箱里可放一些酒水,借外侧冰来制成冷饮,木箱上面的盖子做成两半,一半固定尽可能保温,另一半活动,可打开放冰拿酒,另在两侧做两个把手,方便搬动这木头冰箱。

前世里就出土过这样式的国宝,是当时贵族用的冰箱,不过乃是青铜制成,宣瑾瑜到底还是舍不得用青铜做,她得留银子修路,郡王家也没有余粮啊,便索性用木头来做,物美价廉,咱就图个实用。

听完宣瑾瑜描述,耿磊是喜极而泣,终于,郡王有个简单东西给他做了!老耿打保票,这是郡王让他做的东西里,最容易的一件!耿磊立马说:“放心吧王爷,明天,不,今晚就给您送到王府里去!”

宣瑾瑜大喜,也勉励了耿磊几句。

-------

宋冬带着古淼去往边家村,两人都穿着麻衣布鞋,行走在田垄上。

“老边,我们先去看看栗米和麦子。”宋冬说,栗米和麦子都是主粮,不能出错。

“好勒,宋大人,古公子,这边走。”边杰穿着草鞋,健步如飞,脸上全是乐呵呵的笑意。

到了地头了。阳光下,金灿灿的栗米舒展着,栗米穗已经下垂,挨着栗米是矮一点的菽豆,也尽都挂上了豆荚。每一株栗米上,穗子足有七八个,豆荚也都饱满硕大。

宋冬直接钻进了地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颤抖着手一个一个数着,没得错,确实大都是七个,少的也至少六个,偶尔能有八个穗!又掂量了一下栗米穗的分量,拿手比划一下长度,宋冬很快判断出来,每个栗米穗都十分饱满,比以前重出不少。数数豆荚,也是一般情况。

就连对农事只粗浅了解的古淼也瞠目结舌。老天,他去自家庄子里看过,爹也请人教过他农术,但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富饶又古怪的田地!说富饶,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是丰收;说古怪,从未听说过这栗米能和菽豆种在一块田里!

“今年的栗米穗都结得特别大,足有七八个!旁边留了一块地,还按老法子种,也就五个穗,六个就算多。”边杰说着,又引领他们去看专门留出的一块田。

那块田地没有间种菽豆,只见地里的栗米无精打采,栗米穗出得少不说,每个穗也不饱满,路过的人一瞅,立马就能看出两块田的差距。

宋冬飞速心算,颤着声音说:“那这么说,咱们今年的栗米能比往年多上一成的收入了?”

“不止哩,每亩地里,栗米能多上一成,还得白饶一两百斤大豆。”边杰提醒说。唉,现在日子是好了,可也不能不把菽豆当粮食呀。

冷不禁地,宋冬畅怀大笑起来,眉间严肃的皱纹也都舒展开,便如同每一个老农一样爱惜地抚摸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粮食。旁边古淼先是吓了一跳,呀,真没想到,宋冬先生这样严肃的大人也会有如此放松的时候!

看着这栗米结出来的果实,宋冬畅想起了丰收的景象:“我看,怕是七月下旬就能秋收了。”

旁边边杰赞同地点点头:“宋大人说得差不离,眼下已经中旬了,再过个七八天,就可以开始秋收咯。”

“再去看看那垦荒地里的菽豆吧。”宋冬又说。他最惦记的,还是今年新开垦出来的这两千亩地能否有个收成。

等到了荒地一看,又是惊喜。许是按照郡王交代的草木灰施肥的缘故,人为补充了地力,这地看着只像是个薄田,若是来的外人,任谁也不会说这是刚开垦出一个多月的荒地。田地里,绿色的菽豆苗已经长到人的小腿高,根茎粗壮,叶片肥大,看着便是茁壮的好苗子。

也许郡王爷真的是后土娘娘座前的仙童转世,不然怎么会知道,田里种菽豆可以改良地力,和栗米混种能增产的妙法?也许真的是南沧县过得太贫苦,上苍不忍,才派这仙童来指点苍生?宋冬素来不信神佛,灾荒年间可从未见过天地显灵呀,但现在,他却第一次相信了。

几个人在田地里察看完,宋冬又拿出了随身的帛书,挥笔记录着今日田间见闻,这也是郡王爷要求,需对田地施种每隔时间定期记录,用作对比提升。

他们在地里忙活完,又去了边杰家,边杰媳妇李春花赶紧烧火开灶,今天吃麦面条子和夹肉麦面饼子。古淼也终于见到了那粗糙的麦饭是如何做成美食。

石碾子上,李春花拉着轻巧地转动,麦粒外壳乖乖脱去,只剩下麦粉来,因为今天有贵客,李春花心疼地把麦粉筛了几次,平常要是自己吃可还是舍不得。然后加水,在她灵巧的手下,麦粉乖乖的形成面团。面团擀平,切成长条后冷水下锅煮熟,加猪油、盐、葱、姜、菽豆酱,就是一碗香喷喷的麦面条子。旁边陶釜里麦面饼子也烙好了,当中用菜刀剖开,夹进去调好味的碎羊肉,满满当当摞一盘子。

又是古淼从来没见过的吃食!阿爹啊,南沧县不仅郡王府吃的比咱家香,连普通村民家的饭食也比咱家香呀!古淼吃得停不下嘴,这麦面条子,这夹肉麦面饼子,不比自己府里的栗米粥香?

因他长相俊秀可爱,狂吃海塞也不觉难看,李春华看他吃饭呼噜呼噜的样子只觉得心里欢喜:“慢慢吃哩,不够大娘再给你做!”

于是古淼又吃了一大碗。他暗自羞愧,真的,他也不想这样,他自小在都城长大,因为阿爹从都城调任长都郡才搬来,可来到这南沧县,他觉得自己才是土包子,因为这里有太多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了!

前两日古淼鼓起勇气,硬着头皮提出想要跟着学习农术、增广见闻时,是做好了被拒绝的打算。这种不传之秘,他还大着胆子提旁观,他都为自己的厚颜羞愧,就算郡王答应,肯定也要付出昂贵的学费。

没想到郡王大手一挥,轻松应允,还戏称这叫什么先丰收带动后丰收,共同丰收才是不懈的奋斗目标。古淼听不懂,但他只觉得郡王爷和他见过的所有王公贵族、世家弟子都不一样。

他也希望能够像郡王爷一样泽被一方!不是坐在书庐里念经,也不是天天在朝堂上党争算计,而是真正地去做改变一方的事情。古淼觉得,自己心里仿佛种下了新的信念,他也希望能够成为像郡王一样了不起的人!

宣瑾瑜还不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个粉丝,她正美滋滋地用硝石倒腾出来许多冰块,全装进耿磊紧急送来的木头冰箱里,里面果子酒和桃李冰镇上,一边吃冷饮,一边翻看裴佑送的闲书,随着冰块缓缓化开,房间里的热气也消散不少。

挥别苦夏,如今她宣瑾瑜过的也是有人造冰箱兼空调的日子了!

作者有话说:

瑾宝喜提夏日降温大礼包~路过的小可爱点个收藏呀~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