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权威 在当代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权威地位的,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八个民主党派,这八个民主党派各自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他们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地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他们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及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推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这些成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受到了一系列挑战,但我们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

一、中国共产党权威地位的形成及演变

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只有五十几个人,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他的权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致经历了形成与确立,曲折发展,全面提升三个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权威的形成与确立阶段

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正在这时,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树立自身权威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动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

二大以后,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先后发动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在这次罢工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密切了同工人阶级的联系,党的自身建设也得到加强。在这次工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共同斗争,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要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要采取革命的武装斗争手段。正是带着这样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与国民党的合作。1923年中国共产党“三大”通过决议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为民主革命的联盟,共产党保持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正式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空前大发展,建立了革命武装,并开始了北伐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作用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北伐战争中发挥先锋作用,广大国民革命军将士也英勇战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北伐军作战。因此在国共两党共同合作下,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北伐战争后期,中国国民党的蒋介石、汪精卫叛变了革命,分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直接导致了国共合作破裂, 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了井冈山等一系列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也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打响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除配合正面战场抗击日寇外,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一系列抗日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国民党丢弃的大片领土,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全国人民心目中逐渐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也日益成熟,已比较完整地掌握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纲领是废除封建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使全党对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有了一个明确而完整的认识。这一理论成为引导中国人民自觉地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前进的旗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重大指导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发动内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结束。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在二十八年的新民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树立自己的权威地位,成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也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近八十年的时间,由于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那些斗争都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了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权威地位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七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逐渐恢复了国民经济。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随着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党逐步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权威地位得了确立和初步巩固。

(二)中国共产党权威的曲折发展

1956年“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犯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给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许多不该有的损失,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受到了损害。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为了加强党的建设,以适应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整风,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风运动展开后,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但是也出现了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利用所谓“大鸣大放”,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于是中共中央又决定开展反右派斗争。对各种反对党的领导的言论给予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成“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造成了国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同时,党中央错误的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个判断使党和国家长期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误区,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错过了不少宝贵的发展时机,影响了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挫折。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规律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又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这场运动的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在工农业上片面追求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农业提出以粮为纲,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七年、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目标,实际上“大跃进”运动不但没有加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相反却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在“大跃进”运动的同时,农村则兴起人民公社化的运动。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但实际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由于它本质上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本来毛泽东和党中央已经察觉到并开始纠正这场错误,但是在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而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右倾”错误的进程,掀起了继续“跃进”的**,这场斗争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严重损害了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使党内的“左”倾错误进一步扩大了。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毛泽东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发动了一场政治运动——**。这场运动由文化领域批判开始进而席卷各个领域。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打着最“革命”的旗号,煽动对毛泽东的崇拜的狂热,把“左”倾错误推到极端。他们指使和放纵一批投机分子、冒险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煽动群众进“踢开党委闹革命”,造成一股“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狂潮,形成了全国范围内长达十年的大动乱,这场长期动乱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

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损坏。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在相当程度上被毁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场内乱使党在人民心目的地位受到极大挑战,党的权威一度失落。粉碎“四人帮”,结束“**”后,虽然各项工作有所前进,但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华国锋始终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指导思想,从而在党内外群众中引起了新的混乱,党和国家的工作在总体上受到严重阻挠,正如同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一样,党的权威也在徘徊中前进着。

(三)中国共产党权威的全面提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党的权威获得了全面提升,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与拥护。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决定在全国实行改革开放。会议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纪,严肃党纪。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解决了近20年从来没有解决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从而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同时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进一步调整了社会政治关系。1979年召开了十二届六中全会,对建国32年来的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作了正确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写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定的一条适合新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次会议对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维护全党的全国人民的团结,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拨乱反正和调整国家经济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在各条战线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二大,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系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为了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三大,做出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从政治上澄清了、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此又前进了一个新阶段。

1997年,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五大,这次会议全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做出全面部署,确定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的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在经受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召开了党的十八大,这次大会提出了“中国梦”。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党的权威的有利保证,而“中国梦”的实现也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

在经受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召开了党的十八大,这次大会提出了“中国梦”。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党的权威的有利保证,而“中国梦”的实现也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

从1921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九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的权威经历了形成与确立、曲折发展、全面提升等阶级。九十多年的历史表明要想赢得和巩固权威地位,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