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什么是经?邢昺的注解序文说:“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所以,孝就是奉事父母双亲;经就是要恒常力行的典籍,也就是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根据不同的环境产生变化,就不能称为经典。譬如现在的法律、规章、制度,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有法律,企业有规章制度,这些都是要根据时代进行调整修订的,就不能称为经。经是永恒不变、古今不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叫真理,所以不是所有的典籍都能称为经。儒家的十三经,是学者们必读的,但不是每一部都称为经。《易经》是经,《孝经》也是经,然如《周礼》、《仪礼》、《礼记》就不是经,因为这些礼根据时代的不同会有变化,而经所说的义理是不能改变的。

经就是“道”、“德”,古人讲“道德”。道,它是德的体,本体就是道。“道”,不是人为创造的,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宇宙自从生成开始,道就存在了。甚至说宇宙还没有生成以前,道就存在了,道不随宇宙生灭而生灭。

邢昺序文:“道常在心,尽其色养,中情悦好,承顺无怠之义也。”

这是解释“孝”字的含义。首先讲“道常在心”,说明道是本来就有的,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讲:“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人刚出生的时候,真正的意思,人之初是讲人的本来面目,在父母还没生我们之前的本来面目,即“性本善”。“性”就是讲我们的心性,本善即本来是善,纯善无恶,这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道。

所以道常在。常在是不生不灭,亘古至今都没有中断过,它不会被破坏,不会动摇。我们现在学习圣贤之道,心里要存着道,存着道就是跟本性本善相应,所以“道常在心”。心里常有道,表现出来的必定是孝顺,因为孝也是本性的本善。孝的体就是道,就是本善,是我们现代人讲的爱心。每个人本有的爱心对父母表现出来了,必定是后面所讲的“尽其色养”。

色是表情、脸色,我们对父母,外表一定是真诚,毕恭毕敬,对父母以纯净的孝心去供养、孝敬,“尽”是毫无保留,没有夹杂。内心里面没有丝毫的不善、不敬、不诚,这叫“尽其色养”。

“中情悦好”就是要让父母生欢喜心,让父母高兴。悦亲,是讲孝敬父母不是只拿点钱供养父母,不仅是买点吃的用的,那固然可以说是孝,但是孝的层次太浅了。真正的行孝,是色养,即对父母恭敬,这是孝父母之心;买点吃用之物,是孝父母之身。“承顺无怠”,承,承欢于膝下,顺从父母的意思,绝对不会跟父母起对立、起冲突,孝敬父母毫不懈怠,绝无倦色。这是本性使然,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造作出来的就会有懈怠的时候,如果是他本性的流露,本来就该如此,就不会有懈怠。因为已经习惯,不这样做反而会怪怪的,不舒服。“承”,还有承传之意,承传父母的志向,即养亲之志。父母的期望,我们要竭力做到。祖先的志愿,我们要帮助他们实现。孝包含了三层含义: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这样,孝才能够称为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