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撸不出 九阴真经 ?

黄裳,也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他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性:五十岁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文人,苦读四十多年书,才一举高中成为进士。这个时候的他是不会武功的,也不会想到后来能够成为一位武林高手。

直到后来,皇帝让他编写《万寿道藏》,他竟然在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练就了一身高深武功。

此时,波斯明教传入中土,徽宗皇帝因只信奉道教,便下旨要76岁高龄的黄裳派兵去剿灭明教。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更是人人拼命,不似朝廷官兵那般贪生怕死,打了几仗,一众官兵接连吃了败仗。

黄裳心下不忿,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法王、使者。

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古脑儿的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黄裳说道:“我是做官儿的,又不是武林中人,你们武林规矩甚么的,我怎么知道?”

对方那些姨妈干爹七张八嘴的吵了起来,说道:“你若非武林中人,怎么会武?难道你师父只教你武功,不教练武的规矩么?”

却不知,黄裳根本没有师父。

“我没有师父。”他实话实说,但那些人死也不信。

吵到后来,一动上手,黄裳的武功古里古怪,对方谁都没见过,当场又给他打死了几人,但他寡不敌众,也受了伤,拚命逃走了。

那些人气不过,将他家里的妻子儿孙杀了个干干净净。

后黄裳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躲了起来。将那数十名敌手的武功招数,一招一式全都记在心里,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去杀了他们报仇。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每一个敌人所使过的古怪阴毒招数,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他十分高兴,料想这些敌人就算再一拥而上,他独个儿也对付得了。

于是出得山来,去报仇雪恨。

不料那些敌人一个个都不见了。

他的仇人有些在山东,有些在湖广,有些在河北、两浙,黄裳找遍四方,终于给他找到了一个仇人:这人是个女子,当年跟他动手之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但黄裳找到她时,见她已变成了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

原来他独自躲在深山之中钻研武功,日思夜想的就只是武功,别的甚么也不想,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四十多年。

但见那老婆婆病骨支离,躺在**只是喘气,也不用他动手,过不了几天她自己就会死了——他数十年积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还给那老婆婆喂粥服药。那黄裳心想:“原来我也老了,也没几年好活啦。”

这个时候,他已经一百多岁了!

他想这番心血绝不可就此湮没,于是将毕生所学著成《九阴真经》传之后世,并将经书藏于一处极秘密的所在,又过数十年后才重见天日。

而几十年后《九阴真经》出世,便是被王重阳得到,以此开启了射雕时期,五绝第一次华山论剑!

杨浩本来都快把他给忘了,毕竟这是天龙时期,不一定有这个人。

但是巧遇之后,他突然想起来,黄裳踏入江湖的时间虽然是萧峰死后很多年,可那个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实际上天龙末期,萧峰死的时候,他都将近六十。而现在,天龙初期,他刚好五十岁整,苦读四十多年刚刚高中。

论年龄,他比天龙三大主角里年龄最长的萧峰,都还要大很多。

所以,《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天龙时期人物,只是没有踏入江湖而已。

“这天龙时期还真不愧是金书武力的巅峰,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可能还有独孤九剑和九阳神功,都是这个时期前后被开创出来的!”杨浩感慨道。

其它时期,神雕只有一个郭靖,射雕只有一个杨过,倚天也只有一个张无忌,算是武学奇才。

然而同等级人物,天龙时期至少有萧峰、段誉、虚竹、黄裳四个,还不包括武功同样高深的扫地僧、萧远山等人,简直堪称牛人辈出。特别是萧峰和黄裳,这两位可是开创出《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的金书最顶级高手。

纵观整个金系武侠,也只有《九阳真经》的作者、张三丰、达摩、逍遥子等有数几人,能与之比肩。

或许有人会说,其中萧峰不是无敌的。

但是,少室山一战几年后的他,如果功力再增长一些,真的不如扫地僧吗?

可未必!

另外,《九阳真经》的作者斗酒僧,很多人都怀疑是虚竹,杨浩就准备找个机会撸一撸看。

如果真是虚竹,哪怕是晚年虚竹,以书馆的规则,也能从少年虚竹身上撸出秘籍。

不过,当前最重要的,还是从黄裳身上,把《九阴真经》撸出来。

“他是读书人,并非武林人士,让他写武功秘籍应该很简单。”杨浩心里想着,伸手将黄裳拉上了自己座驾。

下一刻,车上的八卦阵启动,幻化出了一片青山绿水。

“这?”黄裳一瞬间呆了,满脸不可思议地说:“古有庄子梦蝶,今日我黄裳,竟然也进入了这玄奇境界?”

不得不说,读书人的联想能力,还真是不错。

接着看到杨浩,他不等其说话,就主动开口问:“仙人,今日招来黄裳,不知有何吩咐?”

“没什么,就是想要请你帮忙写一本书出来,做我的收藏。”杨浩直接说:“作为回报,我会将自己收藏的《孔子》拿给你一观。那是原本真迹,有部分孔子亲笔书写的字句,一般人可没有机会看到。”

听到这番话,黄裳那是异常的惊喜,立刻要来笔墨,就要开写。

能为“仙人”著书,这已经让他激动,还能因此而一观《孔子》真迹,作为读书人哪能拒绝?

“仙人要黄裳写何书?”黄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