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强调金融的服务定位

张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十三五规划出来,其中涉及“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内容被各方誉为“亮点”。解读规划,除了重视其本身直述的相关重点领域,还需要读懂规划所表达的“潜台词”。

规划在金融领域的要求可以总结为以下六方面:一是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三是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四是建立双向开放体制;五是发展普惠金融;六是提升金融治理能力。在笔者看来,这六大要求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提升能力,做好服务。

习总书记2015年11月18日在菲律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再次阐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央行周小川行长在解读规划时,认为“创新调控思路和工具”需要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当下我国经济下行的问题,虽然也有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不在需求侧,病根在于供给体系和结构问题。”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周小川行长、杨伟民副主任的连番表态和解读,笔者在规划发布后重点思考金融的“服务”能力。规划对于今后5年金融业的“服务”能力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总体要求,强调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金融发展新体制;发挥金融创新功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三个具体要求。

从这三个具体要求看,前两个要求是强化金融体系自身的能力,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后一个要求强调货币政策思路要由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总量刺激向“精准发力”式局部调控转变,为转方式、调结构、守底线提供有利的金融环境。

国家领导人和中央财经工作决策机构负责人的连续表态,说明决策层已经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和症结。而解决问题单纯依靠金融是很难奏效的,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金融应该成为服务经济的“镇痛剂”和“缓冲器”,不能越俎代庖地充当拯救经济的“救世主”。

现在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供给端,而供给端的主要矛盾又在于供给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供给过剩,满足需求的产品又供给不足。需求端与供给端发展严重失衡,导致供需两端缺口越来越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销路,而消费者在境内又不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所需商品,造成我国实际购买力的大量外流,进而导致实际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去我国对供给端的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对需求的刺激,并对居民收入结构发展缺少正确的把握,没有意识到中产层的快速崛起。经济在供给端一味发展排浪式产品,对于个性

化产品供给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认识有限。同时,长期的政策刺激造成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国经济因为“刺激”而付出了较大的发展成本,但至少目前我们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供给端管理”这样正确的思路指导下,我国经济恢复内生性发展动力充满希望。

在目前宏观经济大环境下,规划突出金融的“服务”性质,规避我国金融行业陷入“大金融”思潮的风险。“大金融”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以“里根经济学”“撒切尔革命”和“华盛顿共识”等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为依托,催生出的依靠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等虚拟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的“脱实入虚”发展方式,而2008年金融危机是“大金融”的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单纯的货币政策宽松无法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的问题。资金供需链因去杠杆、去产能、环境硬约束等因素制约运转效率降低,货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边际递减,传统政策传导机制受损。一个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经济体不是通过金融业的大发展就能脱胎换骨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强调金融业的“服务”性质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并给市场提供了理性的预期。因此,在解读“规划”直述的内容的同时,强调对规划“潜台词”的解读不但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划对我国经济中期发展的指导意义,更能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诠释中央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之路的谋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