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升赏风波

巡检张准叛乱一事成为定案,上报中枢。

天启也被朱延平的缴获吓着了,打掉一个新崛起的盐枭,就弄到了百万两之巨的物资金银,那打掉两淮盐商……

朝廷的事情麻烦着呢,搞两淮盐商只能押后处置。

詹事府少詹事钱龙锡因为被揭发为东林同党,逮入诏狱。结党就是这么一回事,大家都不说,那什么事情都没有。尤其是现在东林战败,那现在谁沾上东林党这三个字,基本上是朝野共伐,人人喊打。

现在政事表面上基本是老魏在执政,开始大范围搞水利、兴修三大殿,一笔笔钱粮砸下去回流民间,造就出无数工作岗位,经济、民生略微好转,魏忠贤的名望在京师百姓看来,也是极好的。

前不久六科官解学龙、陈熙昌、陈子壮父子就因为与东林有染,削籍归乡。

现在詹事府的人知道钱龙锡确实是根正苗红的东林二代中坚,也知道这家伙被逮到诏狱的原因,可同僚一场,还是不能坐视不管的。

刚到京师的两广总督,以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下派的胡应台就被人说动,为钱龙锡求情。

两广偏远,督抚按例都是兵部侍郎衔方便调军,右佥都御史便于监察地方,手握监察大权和兵权,才能镇得住场子。

两广这个地方比江南还要头疼,江南人最多就是与朝廷进行朝野口水仗,喜欢清谈、评议朝政,就是爱挑刺。毕竟朝中官员江南人近半,他们不会自己去拆台。

两广民风果烈,地方宗族械斗打起来往往能达到上万号人,甚至地方官员管的宽一点,就抱团冲击县城,在衙门里按倒知县、知州,就是知府都被人揍过。

去年七月初十日,就因为米稍稍贵了一点,广州满城哗乱,冲击衙门将知府程光阳一顿打,前去调兵弹压的巡按更倒霉,调去的是卫所军,站在城门没动静,看着广州城的老乡将这位巡按又是一顿打……

巡按可是正儿八经的钦差职务,代表的是皇帝、朝廷的威严。于是胡应台亲自调军镇压,斩杀为首者五人,才把乱民镇压下去。

胡应台这回入京,一是亲自押解广东铸造的红夷大炮入京接受勘验,第二就是因为广州民变这件事要正式给朝廷亲自述职,讲明白;第三就是有人弹劾他贪污,才导致广州米价不稳。

这第四,还是台湾那边的事情,天启对台湾的关心超过两广,胡应台在广商的请求下准备整饬水师,增强水师能力,要与颜思齐对抗。

这倒不要紧,关键是胡应台在广商居中调解下,要招安香港岛的海枭巨头刘香,刘香素来与颜思齐不对付,当初一起谋划攻占日本。在颜思齐招安,从联盟盟主这样的兄弟平级关系变成上级后,刘香担心自己的人马被吞并,离开台湾前往广州发展。

当初翻脸的理由就是指责颜思齐招安,现在刘香顶不住压力向广州方面招安,为的还是与颜思齐对抗。这件事情必须制止,刘香今年可不会给他这个当皇帝的二百万,颜思齐会,这就是区别。

于是,三月十五的朔日朝会上,为钱龙锡求情的两广总督胡应台因台湾的事情而下台,理由还是与东林有染。其后又为钱龙锡奔走活动求情的黄道周被斥责,保留原职,免去信王府教授这个兼职。

一份兼职一份俸禄,真正穷苦出身的黄道周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同时,张准叛乱,潍县失察险些铸成大错的两件事也做出处置,山东巡抚王惟俭离职回乡,由山东布政使徐从治接替。

天津这边,右佥都御史王化贞挂兵部右侍郎衔,驻节盐山,持尚方剑负责厘清张准余党,要将这地方上上下下洗一遍。想来,王化贞的师侄朱延平在南皮镇着,这边开刀杀人不会出什么乱子。

该处罚的处罚了,然后就该赏赐了。

车骑将军朱延平先是昼夜行军七百里,及时震慑潍县躁动的驻军,才使得事态得以和平解决;回军后又火速平张准之乱,弥平无数兵灾后患,都是大功。

具体怎么升赏,天启不在的情况下,进行的六部五寺廷议,也没讨论出来一个头,反对者的理由很强大,以朱延平的年龄说事。

随后此事押后,归内阁处理。

文渊阁,司礼监的人与内阁的人对坐,开始谈这件事情。

争论的焦点在于一个‘大’字,兵部要搞车骑合军,老魏的意思就是将新练的车骑合军收回来,将新的车骑合军的指挥隶属关系由兵部,改到车骑大将军府。挂到朱延平名下,宫里就能绕开兵部拿走王朴、戚振宗、卢象升这三部兵权。

“车骑将军最善车骑战法,将军号加大,统率、督管各地车骑新军也是名正言顺。”

魏忠贤摇头晃脑,还对成基命笑笑:“成阁老这个学生好,应该大用,汉有骠骑将军,我大明出个车骑大将军也不是问题。”

你们把我的学生逼到自己羽翼下,现在又借着他的手收兵权,糊弄谁呢?

成基命很为难,他怕自己阻拦这件事情,将朱延平彻底激怒。

大将军,将军号加大,每一朝也不见得能有一个将军会有如此殊荣。

大明的将军号分六级,最顶级就是各种封号大将军,第二、第三级将军号则挂在封号大将军指挥体系,比如车骑副将军、车骑右副将军,车骑左副副将军等等;第四级就是车骑前将军,车骑右将军等等四方偏师将军号。

前三级不常设,只要有直接越过二三两级,直接就是顶级大将军。

第五级就是征虏、镇槊、平蛮、征辽等将军号,第六级则是骁骑、平贼等列将军号。

平时顶级就是四方将军号,整个大明平时常设只有两个,一个在大同,一个在辽东。

毫无疑问,挂着这些将军印,顶着这些将军号,所部必然是野战军。

一旦朱延平的将军号加大字,那他就是此时国朝第一将,在军界所有人见了他,不管有没有统属,都要行礼。

这还是其次,关键是对名望的增长。可能有些自负的贤才,看好朱延平却一直没动静继续观望,就可能因为这个大将军的名号急急忙忙跑过去当幕僚。

成基命实在是为难,魏忠贤要从他这里攻破,有一个大将军学生,他成基命的底气增长、乃至是将来的历史名声,都会把他标注起来。哪怕他不懂兵事,也会戴上一顶通军事的光彩帽子。

内阁这边老魏占了三票,可大将军号非比寻常,内阁无法全票通过,会有人说闲话。说闲话怎么了?可阉党也是要顾忌名声的呀……

成基命左右为难不开口,首辅顾秉谦劝道:“靖之,有我们这些老骨头把持着,不会让宗柔走入歧路。再说,如此军功,弥平之后患难以估量,最少也节省了当年山东战事所耗钱粮,更保的山东千万百姓太平,不厚赏,不足以平人心。”

“宗柔为国事奔波,昼夜行军七百里,数遍青史,又有何人能媲美并肩?”

成基命继续沉默,崔景荣开口:“宗柔是成阁老学生,依惯例靖之公应当避嫌。且不说此事,我们兵部不会同意。朱延平身为国朝大将,身先士卒、马革裹尸也是本分所在,赏赐何须此般厚重?”

魏忠贤眉头轻皱,问:“崔阁老的意思是?”

“本官没什么意思,只是关照后辈,不喜揠苗助长。”

崔景荣饮一口茶,张嘴胡须抖动:“诸公都想想,宗柔年二十,却以大将军督军,各地宿将、重将辛劳一生,见了宗柔如何做想?他日联军作战,谁又能心服?这是将宗柔放在火上烤,本官也不认为宗柔有资历担任大将军如此显赫重职!”

顶着大将军的帽子,以后作战朱延平不当总帅都不可能,一旦各军故意溃败,战败的罪责必然是朱延平这个总帅的!

国朝至今才有几个大将军?一旦朱延平当上车骑大将军,赴辽参战,就连孙承宗这个帝师、挂着内阁首辅、兵部尚书的蓟辽督师,都压不住朱延平。

大明以军功为大,这是立国根基,朱延平去了辽镇,明面上自然是辽军总指挥,辽军会听他的调遣?

更关键的是,这小子成了大将军,以后来兵部述职,就他娘的和老子这个兵部尚书平起平坐了!

你们不怕丢人,我们兵部怕丢人!

当然,朱延平成为车骑大将军,收走各地车骑合军指挥权,兵部也不能答应。

“呵呵,崔阁老的顾虑是有必要的,可车骑将军如此大功,又该怎么赏?不赏,诸军寒心,还如何为国朝舍生忘死?咱的本意是厚赏车骑将军,行的是千金买马骨,激励各地将领的意思。”

崔景荣歪着脑袋想了想,道:“魏公的考虑是好的,若真要行千金马骨之策,不妨厚赏秦良玉。至于宗柔,晋升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上护军,龙虎将军。另赏赐金银,稍稍打发了便可,量他也不敢叽歪什么。”

正式军职从一品、武散阶、武勋统统达到正二品,比以前多了半级。

老魏暗恼,秦良玉军功很大,也很能打,关键是这是一个女人,升为总兵在西南战场已经遭到了文武各方面的打压、抵制,现在再厚赏秦良玉,简直会活活把秦良玉逼死。

更让他恼怒的崔景荣这个人不好动,皇帝那里不让动,朱延平又是人家的后辈,两者的关系可比成基命那里挂名的师徒要亲密的多。

真把崔景荣惹得甩袖子不干了,皇帝要收拾他,朱延平那里也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以前崔景荣的背景底气是宣大军,现在把宣大军拆散交给朝廷,他的底气就是朱延平。有朱延平镇着,他这个兵部尚书自然能坐的稳稳当当。

甚至两广总督胡应台这次进京,就有进入兵部取代崔景荣的想法。结果经不住人情攻势,向钱龙锡求情,直接滚蛋回家养老去了。

晋升朱延平为大将军不利于朱延平成长,也会让朱延平受到魏党更深的好处,以至于陷得更深。同时也会造成朱延平与兵部的矛盾,那就争车骑新军的指挥权。

魏忠贤这是要借朱延平的手抢兵部的兵权!

崔景荣怎么可能答应?魏忠贤又怎么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