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七宝端砚

蒋虎仍旧双腿打颤道:“为何不到官府报官,而采取借尸还魂的方法扰的县城夜夜不安呢?”

吴芯兰叹气道:“无凭无据,哪里报官,连一点线索都没有,再说,知县大人无能鼠辈,能查出什么呢!唯有将事情闹大,上头派下能力极强的人下来勘察,才有机会破解。”

“你怎么就认定吴芯竹死了呢?”

“实不相瞒,本来我也没有这么认为,可埋在我家后院的一块宝物不翼而飞,这才引起我的怀疑。我想,定是宝物被人盯上,问哥哥索取,哥哥又不给,便招来杀人之祸。”

蒋虎道:“既然你不是僵尸,我们到衙门里面去谈吧,大半夜的在街上谈话,会给人带来困惑的!”

“好,不过,不要让其它人看见我,我现在还不能现身啊,说不定那杀人凶手正盯着呢!”

“好!”

“是什么宝物能让你哥哥用性命相拼?”

“七宝端砚。”

“七宝端砚?”

“对,正是七宝端砚。别看它不过是一具砚台,却是南宋时期一位大文学家的,流传几百年,被我祖上得到,留下家中使用。据说,那砚台磨出的墨颜色非常好,写出来的字都带着清香,字的颜色始终如刚写上去般湿润,让人看了爱不释手,是做文学的梦寐以求的宝物。更让人称奇的,是七宝端砚能够让人静心明志,用心读书,在思维进入死胡同时,给人灵光一闪,从而打开思维,才思泉涌,当真是研究学问的无上法宝。我哥哥自幼喜爱读书写字,双亲自然把他作为读书的种子,而我则外出习武。七宝端砚是法宝,却也是不能多用的武器,它能够让人不知疲倦地学习,日夜读书,使用之人早晚会因为耗尽精力而死。我家祖上便将它埋入后院,只允许在做学问或者科考时才能使用,当做无价之宝。听闻哥哥失踪的讯息后,我在后院埋藏的地方翻看几次,都没有找到,看来,哥哥的失踪死亡定然与七宝端砚有关系。”

赫连青山由衷赞叹:“真是一个宝物,师傅,你说,要是当年你给我那么个东西让我好好读书,我不早就成为奇才了?”

玉忍道:“你或许早就夭折了!没听他说,会让人日夜不知疲倦地读书,如同中了邪一样!我想定是有人听闻此事,又见你哥哥少年得志,起了贪念,想办法将你哥哥拿着七宝端砚骗到某处,然后杀害。他不过想得到七宝端砚,杀你哥哥,是节外生枝。”

沈军道:“既然因七宝端砚而起,我们能不能查找呢?要是找到七宝端砚,看谁在使用它,不就找到凶手了吗?”

蒋虎道:“好主意,吴秀才是读书人,与他交往的,都是些读书人,很容易查找。”

玉忍道:“有些操之过急。你们前去搜查,不过是一只砚台,很容易藏起来的,难不成挖地三尺找出来。不仅找不到,还会打草惊蛇。再者说,即便找到了,谁能确定那就是七宝端砚呢?唯有找到吴芯竹的尸体,才能确定杀人凶手,才能找到七宝端砚,我们现在只能寻找线索,确定嫌犯是谁,不然,无从下手。”

“事情过去几个月,只怕尸骨无存啊!”

“吴秀才失踪的具体日期能确认吗?”

“可以,是四个月前的八月十一,虽然钱大人不让我们查,私底下我们也试着查了一下,吴秀才那天告诉家人要出去喝酒,再也没有回来。他之前没有说在哪里,询问他的生前同窗好友,都说那几日没有见到他人。本县读书人不多,我们挨着盘问一遍,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所有读书人都问了吗?”玉忍怀疑道。

“哦,大大小小的读书人都问了,不过,只有一个老学究没有问,他是知县的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学问,那人是个老秀才,早年考上秀才后,再也没有前进一步,听说,早就断了科举的念头,平日里与大人一起吟诗作赋,日子倒也逍遥自在。他一般很少与读书人来往,说不想看到读书人,他与吴秀才没有什么交情,我们也就没有盘问。”

玉忍道:“全县的读书人都问了,怎么会没有线索呢?他那帮同窗会不会因为嫉妒而将他杀掉,夺走七宝端砚呢?”

吴芯兰道:“我回来之后,对他们进行明察暗访,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每天读书写字,对于哥哥的死,也表现的非常的惋惜,他们说,哥哥是少见的读书的苗子,可惜英年早逝。我想,他们胆子再大,不至于要害他的性命,他们经常一起喝酒作诗,也没有单独下手的机会啊!”

蒋虎道:“因为没有线索,我们只好终止查案,后来听说,有人在老学究家的附近见到过吴秀才,打了声招呼,便再也没有了踪迹。想那老学究与吴秀才没有任何交情,断然不会孤身前往。”

吴芯兰道:“会不会有人中间搭桥,让他们两人相识呢?然后拿出祖传的砚台共同欣赏,被人伺机下手杀害。”

“很有可能,可他的同窗好友那天都没有看到他,他们都有人证,证明他们那天不在场。”

赫连青山道:“读书人的可能性很大,会不会是哪个读书人脑子太笨,做不出学问,就把七宝端砚抢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