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百官员集体挨打(1/3)

微-从朱元璋开始,廷杖就开始常态化,以后的大明皇帝只要不顺心,就可以拿大臣撒气。明朝出现了两次影响较大的打屁股事件。

其一,明武宗是出名的荒唐皇帝,他曾数次南北

“巡幸”,正德十四年时,由于兵部侍郎黄巩等大臣竭力阻止武宗去南方游玩,但武宗不听,搞得群臣集体伏阕以示劝阻,结果武宗大怒,下令让翰林撰修舒芬等107人在午门外罚跪5天,且各“领刑”30~50杖,一时间午门口血肉横飞,哭声震天。

其二,这次的场面更大。嘉靖时期,因大臣杨廷和等人反对嘉靖不合祖制的“礼仪”,嘉靖一怒之下罢了杨廷和等人的官职,引发了230多个大臣的抗议,他们跪在皇宫的左顺门请愿,要求皇帝改正。嘉靖很偏执,坚持不认错,反将200来号大臣处以集体杖刑,这下可是创造大明廷杖之最了。200多个大臣被打得魂飞魄散,血流满地。

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官员不得赦免

微-明宣宗时,有个叫宋准的浙江道监察御史奉命外出,上浙江去清点地方税粮。到了金华时他看到了一个长得水灵的女孩,顿时**心大作,强娶为妾。后来他又发现,金华城里一个少妇更有味道,于是三天两头往人家里去,没多久就勾搭成奸。大明巡按御史七品官,就那么一点俸禄,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这么多女人啊,他便直接向官府索要财物。

这事过去没多久,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而后宋御史的丑事也被人告发。按照大明律,在大赦之前的罪行,原则上可以赦免不追究,宋御史原本就是外出巡查司法案情,他熟知此中门道,听到有人告发自己,他赶紧上书给刑部,强调自己所犯之事在大赦之前,应该予以赦

免。这下可难倒了刑部官员,思前想后觉得只有上请皇帝。明宣宗听了后说:“这个宋准,我听说过,是个极为贪**无耻之徒,还犯有赃罪,如何能赦免?先施以杖刑,然后发配东北充军。”

四铁御史

微-明朝御史冯恩上书弹劾奸吏汪,结果被诬陷入狱,反被汪审问。汪坐在大堂上看到被押的冯恩,好不得意,当即耍起官威,命令冯恩下跪,冯恩坚决不屈膝。汪对冯恩说:“没想到吧,你上书弹劾我,结果反被我来审。”冯恩面不改色:“你杀了我吧,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汪大怒:“你辱骂朝廷大臣!”冯恩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岂止是辱骂呢?”旁观的

人看到这一幕都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御史呀!”开始不肯下跪,那是铁膝;大骂奸臣,那是铁口;看这样的不屈,一定有一副铁胆和铁骨。后来,冯恩便被称为“四铁御史”。

贪官为清官跑官

微-明代朝堂上出现过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贪官为清官跑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海瑞为县令时,他的下属为他跑官。故事是这样的:海瑞任淳安县令时,不仅自己为官十分廉洁,而且对下属的廉政要求也很高,甚至对他的直属上司也很不给情面。海瑞就曾给顶头上司鄢懋卿写信,对他的贪财奢靡提出了尖锐的指责,一时浙江的大小官员个个对海瑞心怀怨恨,认为他自己不愿发财,还挡别人的财路,很有意见。可是,海瑞为官严谨,实在没有什么理由罢他的官。后来大小官员们就想到新的办法,既然无法罢官,那就帮助他升官。于是浙江的大小官员一直对外称赞海瑞能力超群,清廉无比,政绩突出,这样的人不重用,那可真是帝国之失。如此运作一番之后,海瑞的政声上达朝廷,朝廷觉得人才难得。很快,海瑞就被调出浙江,“另有重用”,海瑞从浙江官员名单中清除之后,大小官员这才舒了一口气。

杨溥公允

微-杨溥当宰相执掌朝政时,他的儿子从家乡到京城来。杨公问他,所经过的郡县中,哪些郡守县令比较贤明。他儿子回答说从江陵路过时,那里的县令特别不好。杨公问道:“为什么呢?”儿子说:“天台人范理。他接待孩儿相当简便。”杨公暗暗记住了这位官员,很快就推荐他为德安知府,后来又把他提升为贵州布政使。有人劝范理应当写信去感谢杨公。范理说:“宰相为朝廷选派人才,并不是对我个人有什么特别的私人感情。”到杨公去世时,范理才祭祀他并痛哭,表达对知己的感谢之情。

如此朝廷怎能不亡

微-南明弘光皇帝对朝政不闻不问,马士英和阮大铖作威作福,他们把朝廷中反对他们的官员都遣到外面,朝廷就是他们的天下。他们还把各个官职公开拿来售卖,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做官。当时的民谣就说:“都督多如狗,职方满街跑;相公只爱钱,皇上但吃酒。”有这样的当家人,南明能坚持下来也算奇迹了。

奕劻知官之肥缺

微-庆亲王奕劻当权时期,不问政事,只管收钱卖官。据《新语林》记载:有次奕劻在他的府第宴请一位官吏,喝了些酒之后,就放言

说:“我知道咱大清的天下,就只有四川、广东的布政最值钱。”这位官吏不是贪官,就严肃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奕劻只是微笑而不回答。这官吏替他接上说:“我当官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哪个地方的地方官是肥缺。而你经常受人贿赂,当然就知道这些内幕了。我劝你还是远离这些小人,不要再贪图贿赂。”此言一出,把奕劻说得不知所措,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

问铁罢官职

微-据《南亭笔记》记载: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熟知西学,尤其对制造业相当精通。有一天,洋务局有官员来求见他,这个洋务官员虽然身处这个位置,但是对制造一知半解。张之洞就试探着问:“铸造一门大炮需要多少铁呢?”此官员自信地回答:“禀告大人,大炮要用五六十磅铁,小炮二三十磅就差不多了。”张之洞摸着胡须大笑:“这么一点点铁,只够造一个锅子、一个汤罐而已,还想造炮吗?”说得这官员脸色通红。第二天,张之洞就上折把这个不学无术的官吏给撤职了。

请起用檀道济为将

微-清朝对待满族人比较优厚,一些水平很差的满族人还做到了“御史”,御史不用考试,偶尔写篇奏疏还是别人代笔。那个时候中日甲午战争正在打得不可开交,一次早朝,文武百官在午门外议论,其中有个官员说:形势危急啊,非起用檀道济做大将不可。檀道济本是南北朝的人物,这个官员用檀道济来比喻当时清朝的大将董福祥。这话被一个满族御史听了后,他想平时都难得给皇帝上个像样的折子,这次终于抓住机会可以好好表现一把了。于是他就殷勤地问这个官员“檀道济”这三个字怎么写,当天就给光绪皇帝写了个奏折上去,请皇帝尽快起用檀道济为将,搞得光绪哭笑不得。

反贪从管家下手

微-乾隆时期的大学士李侍尧担任云贵总督,有人弹劾他贪污,乾隆就派和珅到云南去查这个案子。李侍尧听说和珅要来查案子,事先就做了周密准备,也准备隆重地接待他。和珅到了云南之后,没有见李侍尧,先悄无声息地把李侍尧的管家抓了,抓完了以后就从这儿找口供,一下就把李侍尧贪污的底子罪状摸清了,李侍尧在铁证面前不得不认罪。这件事情从开始到最后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大学士云贵总督给扳倒,事情做得很干练也很漂亮。乾隆很是高兴,在案子完了之后将和珅马上升职做户部尚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