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鱼翅(1/3)

微-鱼翅之所以令人遐思,根源还是在于它的名贵。鱼翅通常分为白翅和黑翅两种,白翅乃以尖头鲨、白眼鲨为原料,黑翅则是以青鲨、鼠鲨为原料,两者相较,白翅要更为昂贵。清代,鱼翅与熊掌、海参、猴头并列为四大名菜。《清稗类钞》中记载,清代的广东,筵席上的珍肴,最名贵的一道菜是清炖荷包鱼翅,每碗要售至十多两银子。因为鱼翅从干品泡发,到漂水、去除杂物、蒸煨去腥,要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工序。在前期工作准备好之后,还要加入上好的火腿、鸡汤以及鲜笋等物炖煮两日,口感方才融洽完美。所以在清代年间,有鱼翅的宴席就是属于非常上档次的。

满族妇女的鞋

微-满族妇女喜欢穿长袍,行走不便,便在鞋底上加上高底。

鞋底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而得名。这种花盆底鞋为木头底,上面裹一层布,鞋底制成马蹄状,所以又叫马蹄底鞋,走路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鞋底以木制成,外裹白布,一般为7厘米,高最高的可达13厘米,鞋帮饰花草虫鸟等刺绣。有的鞋底上也有绣花图案,脚尖处有针线编成的穗子及地,清代特别盛行,连慈禧太后也常着此鞋。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第一,认为满族妇女爱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

不暴露双脚;第二,认为满族妇女,为了增其身高,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第三,满族妇女上山劳动

为防蚊叮,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为花盆底鞋。

何为请安

微-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但在衙门或公共场所,则不论旗人汉人都行打恭礼,不能请安。

男子请安的姿势: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

女子请安姿势与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满族的夜婚制

微-夜婚制是满族别于汉族婚俗又有自身婚姻特色的一套独特的婚姻制度。满族认为,假如在天大亮前娶不回媳妇,是不吉利的,所以娶期都在午夜。午夜新娘上轿,动身前新郎要给女家留下有四根肋条的脊肉一块,自己还带回一半。轿至新郎家

,自是钟鼓乐之,热闹非凡。新娘下轿前,要由两个全福老太太拿燃着的香火在轿前后来回熏几次,以去邪煞。新郎要手搭弓弦对着新娘虚射三次。此后,新娘才准许下轿。下轿后脚下不沾地,踩黄布直至洞房门口。有一预置的马鞍在门边,新郎、新娘相继跨过马鞍才能进家。门早已插好,进门前需敲三下,屋内才给开门。媳妇上炕前,婆婆要用马鞭子抽三下炕,让媳妇怕,这叫打煞气。媳妇是蒙着红盖头的,新郎要用马鞭(后用秤杆)把盖头揭开,新郎、新娘这才第一次得见庐山真面目。

夜婚制度中,黑夜娶亲、跨马鞍、跨火盆等一系列细节,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满族抢婚的烙印。随着历史的变革,抢婚遗习渐渐淡化,原来真刀实枪的抢媳妇的行为,变成了虚假的仪式化的形式。夜婚制度伴随着那些古老的婚姻程序,一直沿袭到清末。

清代人的身份证

微-身份证在中国并非是现代人发明的。据考,最早的身份证是在隋代开始出现的,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发给官员们的“鱼符”。在清代,各阶层的身份证则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顶子的材料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并以此区别使用者身份的高低与官衔的大小。如果是一品大员,可佩大红宝石顶子;如果是一个秀才,则可佩铜顶。当然,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