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旦反黑为白(1/3)

微-唐朝的李师旦,是新丰人,任会稽县尉。在国忌日的时候,是要停止一切公务和活动的,可他竟饮酒唱歌,还用木棍打人,因而被小官吏们告发。御史苏味道来审理此案时,他一概不承认。苏味道严厉地对他说:“你身为官员,怎么能不守法规,而要这样去违犯呢?”快要定罪的时候,李师旦请求重新审理,他颇有感叹地说道:“法律并没有规定禁止饮酒,何况我饮的是药酒。我唱挽歌那恰是表达我的哀思。打人是因为作为官员办事要加快速度。请问侍御史我有什么罪过呢?”苏味道说道:“这真是个反黑为白的人,看来是不能定罪了。”

皇帝的警告

微-唐高宗时期,右相李义府主管选拔官吏,依仗皇后武则天的权势,专以卖官为能事,选授没有次第,弄得怨声载道。唐高宗也时有所闻,曾在闲暇时对李义府说:“你的儿子和女婿很不谨慎,做了不少违法的事,我还为你遮掩,你应当警告他们。”李义府脸色骤变,涨红着脸说:“是谁告诉陛下的?”唐高宗说:“只是我这样说,何必向我追索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呢?”李义府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过失,缓步离去。唐高宗因此很不高兴。

效率最高的告密者

微-武则天废唐中宗,朝中多有不平者。一次,有十多人在一起饮酒,其中有一人说,我们不如支持庐陵王(中宗被废为庐陵王)。在座者中有一人到北门去告了密。结果这些人饮酒未散就都被逮捕了,那个说话的人被斩首,其他人以知反不报罪被绞死,而那个告密者则被授予五品官。告密之风,实始于此。

事已至此,我也没办法

微-武则天当政时期,姓武的亲贵们怨恨大臣吉顼依附太子,共同揭发他弟弟假冒官吏的事,因此吉顼被降职出朝。辞行的那天,他获得太后召见,流着泪对太后说:“我现在远离朝廷,永远没有再见到陛下的机会,请准许进一言。”太后让他坐下,问他想说什么,他说:“水和土和成泥,有争斗吗?”太后说:“没有。”又说:“分一半给佛家,一半给道教,有争斗吗?”太后说:“这就有争斗了。”吉顼叩头说:“皇族、外戚各守本分,则天下安定。现在已经立太子而外戚还当王,这是陛下驱使他们争斗,以后双方都不得安生。”太后说:“朕也知道,但事情已经这样,无可奈何。”

中国第一个检举箱

微-史载,中国第一个检举箱—铜匦(guǐ,匣子)的制作者为侍御史之子鱼保家,此人应该是个投机分子。因为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举兵反武则天时,鱼保家还曾为徐敬业效力,制作武器。两年以

后,他又迎合这位女皇帝“欲大诛杀以威之,盛开告密之门”的心理,设计了铜匦这个新产品。

铜匦由铜浇铸而成,里面分四个隔断,每个隔断都有相应的投递口,信函只能进不能出。这种类似邮局信筒分本市、外埠两口投信,以利分拣的办法,能够较快地区分效忠信和举报信,不能不说是一种创见。对那些一心拍马溜须想讨官做的人,等于特快专递一样,简直太方便了。当时还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这是十分优厚的待遇,为了提倡告密,武则天可以说是不惜工本了。

每日上朝,必与家人诀别

微-武则天时期,酷吏来俊臣与御史侯思止、王弘义、郭霸、李仁敬,司刑评事卫遂忠等互相勾结,招集流氓无赖数百人,让他们告密。他们想陷害某个人,就几个人同时从几个地方告状,事状大同小异,并且都要求让来俊臣推勘此案。武则天认为来俊臣办案子有办法,对他屡加重赏。因此,其他酷吏也都争着采用残酷手段诬陷和迫害被告者。告密的人也越来越多,弄得朝臣们人人自危。不少朝臣上朝,因在半路上遭人暗中袭击,以至遭到灭族之祸,而家人毫不知其消息。因此,朝臣每次上朝,必与家人诀别说:“不知还能不能相见了?”来俊臣不但用酷刑迫害朝臣,他还迫使囚犯们互相揭发,达不到目的就动酷刑。就是在这样的无端诬陷和极端残酷的刑罚残害中,许多无辜者和忠臣义士受害至死,其中杀戮最甚者为唐之宗室亲戚,其次是大臣及一时英雄豪杰。

请客莫请告密者

微-由于武则天的提倡,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于是她便下了一道谕旨:不准杀生。所以,大臣们宴请宾客,也只能是素席。有一次,一个颇受武则天重用的大臣过生日,便偷偷地杀了一头猪,做了一些荤菜,还做了一些大肉包子。可是,第二天的早朝完毕,这位大臣被武则天叫到面前说:“你昨天过生日杀猪了吧?”这位大臣一听,当时就吓得直打哆嗦,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道:“为臣不敢!为臣不敢!”武则天微微一笑,拿出两个肉包子给他看:“这是什么?”这位大臣一看,正是昨天用来待客的肉包子,忙说:“为臣知罪!请皇上开恩!”那位告密的大臣,见此情景十分得意。正在这时,武则天开口了:“你是忠臣,又是初犯,朕不追究,恕你无罪,起来吧。不过你要接受教训,下次再请客,像他这样的人不要请。”武则天用手指着那个告密的奸臣说。

被气死的酷吏

微-唐玄宗当政时,朝中有个酷吏,名叫王旭。宋王李宪的府中有位叫纪希

虬的幕僚,兄长任四川剑南县令,因犯有贪污罪,交王旭审问。审案时,王旭发现剑南县令的妻子十分美丽,就把她强奸了,又杀害了她的丈夫,吞没了她家的全部财产,共得十几万赃银。

纪希虬为了替兄长报仇,派了一名忠实的心腹仆人,到王旭府上当佣人。这位聪明的仆人很快便得到王旭的信任,大小事情都交他办理,于是,仆人便把王旭平时的所作所为,以及受贿之事,一一记录下来,不下数十条,送交给纪希虬。纪希虬得了证据,哭诉于宋王李宪,李宪又上奏给唐玄宗,玄宗命人查抄了王旭的家,收缴赃款赃物不计其数,最后把王旭贬为龙川尉。王旭经历了这场折腾,觉得十分窝囊,又气又恨,竟然一命呜呼了。

君瘦民肥

微-唐朝时的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位利禄。等到做了宰相,他很合乎人们的期望。当初,萧嵩认为韩休恬静和气,容易控制,所以才推荐他的。等到一起共事,韩休坚守正道不肯阿谀逢迎,萧嵩才慢慢地讨厌他。宋璟感叹说:“没有料到韩休竟能这样!”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会上作乐,以及在后苑游猎,稍有过失差错,就对身边的人说:“韩休知道否?”话刚说完,韩休劝谏的奏疏已经到了。玄宗曾对着镜子闷闷不乐,身边的人说:“韩休做了宰相,陛下比过去瘦多了,为什么不赶走他呢?”皇上感叹说:“我的形貌虽然瘦了,但天下一定富有了。萧嵩奏事经常顺着我的意思,退朝后,我睡觉不安稳。韩休常常据理力争,退朝后,我睡得很安稳。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为了自己。”

这等小事就不用我表态了

微-有一次,姚崇在唐玄宗面前评议侍郎等一些中层官吏的优劣,准备择优任用。但玄宗总是四下环顾,不置可否,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姚崇心里七上八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觉得玄宗极可能是不满意评议标准,于是就再三向玄宗陈述自己的理由,征求皇帝的意见。而唐玄宗始终不发表意见,也不做最后裁决。姚崇感到不妙,不敢再继续评议下去,就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

姚崇走后,高力士在旁边提醒玄宗说:“陛下您刚登帝位,应该和大臣们一起评议裁决,汰劣择优。刚才姚崇多次向您申明理由,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可是您态度冷淡一直不表态,这是虚心地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吗?”

玄宗回答说:“我把管理国家的重任交给姚崇,大政方针我应该参与制定、裁决,至于任免中层官吏,那是宰相的职责,姚崇认为可以就大胆任用,认为不称职就果断免官,为什么这等小事也要我表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