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诈城

天黑的时候,张曳和埋伏在山脚下的吕国伏兵接上了头,再次短暂歇息、整理之后,吕青野带着被荆棘划破了衣衫、勾乱了头发、浑身破破烂烂的一群人狼狈地小跑着到了望烽城门前。

城头守卫见到他们,大声喝问:“站住!再近前便放箭!你们是什么人?”

吕青野装作气喘吁吁的模样,捂着胸口走出人群两步,仰面对着城头,用乾邑口音答道:“我们乃是……屠将军麾下……屠将军已经……进了洛津城……但是被沈驰调集了几千人的军队围住了城池,正在僵持中。我们是突围出来求援的小队,沈驰目前忌惮吕青野的安危,不敢贸然攻城,还望杨太守能尽快出兵支援,城里城外联合,击溃沈驰的军队。”

前面的话说得断断续续,后面气才顺了——梅兮颜暗笑,装得跟真的似的。

“屠将军?屠大将军进了洛津?”城头守卫显然并不知道偷袭洛津的计划,一脸吃惊和疑惑。

“是屠小将军,今早的事。我们是直接穿过猿哀山赶过来的,事态紧急,麻烦兄弟快去通知杨太守。”吕青野焦急地喊道。看来屠寂也很谨慎,怕偷袭计划泄露出去,竟然瞒得这么严实。

守卫将信将疑,歪头思考片刻,说道:“你们先等等,我去回报太守。”

望烽城太守杨声听到守卫来报,即刻与都尉和长史赶到城头,朝着城下看去,但雾气太大,根本看不清楚。

杨声倒也细心,问道:“可有屠小将军手令?”

“屠将军急命我们突围出城,没有手令,但有令牌。”吕青野走到护城河前,掏出怀里的令牌,向着城头扬了扬。

长史立即派一个士兵出城,关了城门才放下吊桥,那士兵从吕青野手中取了令牌,又仔细看了看众人狼狈的模样,才转身回去。

吊桥和城门再一次恢复原样。

杨声拿着令牌认真查看一遍,低声问长史道:“你看是否可信?”

长史略沉思后,小声说道:“人可能造假,但令牌和口音却造不得假。此人说话带着乾邑口音,该是和屠寂一起过来的士兵,可信。如果屠寂不是支撑不住,也不会派人来向我们求援。趁着沈驰不备,吕国援军尚未到达之时,我们背后偷袭,只要屠寂不傻,一定会配合我们,到时夺取洛津的功劳,必然得有我们一份。”

杨声内心也是作此想,却按捺住急切,镇定地吩咐左右道:“放吊桥,开城门。”又对着吕青野等人喊道:“一路奔波辛苦,你们先进城来休息一下。”

“军情紧急,趁沈驰大军尚未全部到齐,请杨太守速速发兵。”吕青野仍佯装尽忠职守地催促道。

“勿慌,兵马早已备好,即刻出兵。”杨声答道。

吊桥被放下,城门也打开了,吕青野一行人进了城门,见到杨声仍旧表现得极为急切,坚持要跟随杨声杀回洛津。

杨声却是不慌不忙,与吕青野近距离站定后,看了一眼他们的狼狈相,首先问道:“屠小将军可还安好?”

吕青野眼角一跳,这是什么意思?

听之前城头守卫的语气,并不知道屠寂已经开始了计划。杨声一脸皮笑肉不笑,这问题是普通的寒暄,还是在打听战事?

这不紧不慢的言行,莫不是杨声想要坐山观虎斗?但此时容不得吕青野犹豫,只好低下头,恭谨地回答:“我们回来之前,屠将军正在分配兵力守城,当时一切都在掌握中。”

随即转了转眼珠,故作忧虑地说道:“但这大半天过去了,不知道沈驰的攻城力度……据城以守对屠将军来说轻而易举,按屠将军的部署,只要援军赶得及,城里城外一鼓作气,一定能灭掉沈驰的军队。”

杨声听出了吕青野故意放出的弦外之音,果然脸色一变,转头看向长史。

长史也极力控制着一脸的欣喜,朝杨声使了个颜色。

这话已相当明白,屠寂控制了洛津,但被沈驰围了,并不乐观。

之前借望烽一千兵力只是调用,与他望烽太守没什么干系,当时杨声便心有不满,但是屠寂有国主尹沐江的旨意在手,他又不能违抗。

自己想建功立业却逮不着机会,屠寂一个尚未及冠就当了金吾卫将军的毛孩子,却能率兵出乾邑城,远隔千里来偷袭洛津,心里也就只能埋怨自己没有屠一骨这样一个厉害的爹了。

但是现在,如果他们能再派兵与屠寂联合打败沈驰,这功劳也就有他们的一份。

能抢到洛津这块肥肉,那是六国大战时都没人能建立的功勋,此刻机会就在眼前,杨声怎舍得错过。

“好好好!”杨声一迭声对吕青野说道,“事不宜迟,我亲自领兵增援。”

吕青野还挺着胸脯要求继续跟着杨声返回洛津,却被杨声阻止——少一个乾邑的兵,就多给他望烽一分机会。

杨声备的是二千五百骑兵和一千五百步兵,再次好言安慰吕青野他们一番,终于打消了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洛津的打算。

送走杨声后一个时辰,瘫倒在营房里的吕青野等人迅速恢复了精神,与梅兮颜兵分两路,梅兮颜带着张曳等五十人负责解决城头上的守卫,吕青野则带着鲁柏柯等一百五十人去行署抓都尉和长史。

城头上的守卫突然遭到偷袭,没等发出讯号便被制服,随后梅兮颜命张曳点起火堆,熊熊火焰在微雨的夜里仍旧烧得旺盛,山脚下的伏兵见到信号,迅速行动。

长史得知城头起了烽火之后冲出行署,被吕青野逮个正着。

都尉到底反应更快,立刻组织兵士反击,但行署内兵士不多,很快被吕澈和鲁柏柯杀伤,其余的在吕青野威胁之后都乖乖投了降。

半个时辰后,沈驰安排的两千伏兵已经兵不血刃、有序地接管了望烽城。

正值戌时过半,百姓还没有入睡,有些看到城头燃起烽火,立刻关门闭户,特别熟稔的则聚在一处小声讨论是否是有人攻城。

当吕国士兵进入城中安抚百姓时,胆子大的透过门缝看到了久违的吕国士兵服饰,再听到是吕国士兵冲进了望烽城,又听说率兵的是吕国世子,竟争相涌出家门,站在街道上张望。

路上人满为患,许多老人喜极而泣,中年人也不胜感慨,几乎都在询问和议论:

“是真的么?吕国的军队?”

“世子从越国回来了?”

“世子是当年那位去越国做质子的世子么?”

“是国主派世子来的么?”

“我们又回归吕国了么?”

“我们能回家了!”

“只有我们望烽么?若是杨声带兵围城,我们岂不是孤立无援?”

“若是苇城也能夺回来就好了,可以互相支援。”

“听说越国偷袭洛津失败,全军覆灭,有沈驰大将军在,也可以支援望烽。”

……

听着劝抚士兵的吕国乡音,更多的百姓终于确定是吕国的军队攻下了望烽城,从乱糟糟的议论逐渐变成欢呼……

吕青野连夜审问长史和都尉,掌握了百姓民生、兵士管理及周遭屯兵、粮草等事宜,加紧安排人手书写安民告示,贴到各处显眼位置。

梅兮颜在行署里也能清晰地听到街上激动、哭嚷的百姓额手称庆、犒军的声音,渐渐也感受到了望烽城百姓对家国的怀念之情。

张曳来报,除行署里五百多名士兵投降外,留守兵营的一千士兵听说是吕世子攻下望烽,又听到城内百姓的欢呼声,知道无法抵抗,竟也都投降了。

吕青野下令不得虐待投降的越国士兵,好生看管。

鲁柏柯来报,城外马场里还有五百匹战马,已经着人替下原来的士兵,将马看管起来。

夜已深,街头上庆贺之声已慢慢淡了。不少百姓还是对未来忧心忡忡,毕竟几百里外的屏山关上驻扎着越国另一位有名的“屠城不见血”将军——彭坚。望烽城当年便是被他以卑鄙手段、兵不血刃地攻下来。

有过切肤之痛的望烽城百姓们矛盾不已。重归故国,不再受越国剥削,这是他们盼了十多年的大事;但回了吕国,便可能面对彭坚的再次围城。如果,这一次彭坚又故技重施,即便是吕国的世子守城,又能怎样……

在望烽城太守行署后院的一间房间里,吕青野还不知道望烽百姓的烦心事。

从昨日渡江到此时攻占望烽城,吕青野终于有机会彻底坐下来休息,连续两捷让他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连伤痛都自觉已好了大半,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此刻他心中还盘桓着另一个计划,但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一直犹豫无法做决定。

房门被推开,吕澈着人做了一些饭食,端给吕青野。

吕青野一面想着心事一面拿起筷子,忽而问道:“梅姑娘他们和其他兵士呢?”

望烽城轻而易举便夺了回来,吕澈也是开心异常,笑道:“前半夜全城的百姓几乎都出来犒劳兵士了,比我们吃的还早呢。梅姑娘在隔壁房间,张曳把饭送过去了。”

顿了顿,吕澈收了笑脸,正色道:“世子,据望烽都尉交代,离这里最近的越国驻军都在屏山关,守将是彭坚。接到消息后再赶到望烽和苇城,最快需要五天时间。苇城的守兵目前只有三千多人,大部分驻扎在城外,我们是否可以趁夜偷袭。”

吕青野点头,说了一句“我也在考虑”,便端起粥碗喝了一大口粥。虽说在乾邑也是每日吃粥,但喝着望烽城的粥,便觉得满口都是家乡的味道,香气四溢,原本因亢奋而感觉不到饥饿的肚子突然便饿了起来。

想一想,竟然已快一个月没有吃过一顿正经饭,更不要说喝一碗热乎乎的家乡的稀粥。

吕澈不知他在顾虑什么,便也不说话。

片刻后,吕青野就喝光了一碗粥,放下筷子,沉吟着慢慢说道:“现在兵士有限——我们只有两千两百人,留下一半在望烽,只剩一千人。苇城不比望烽,离洛津到底远一些,而且太守一直是咱们吕国人,听说为人胆小怕事却又贪恋官位,再以支援屠寂为借口诈城,只怕胜算不大。要夺城只能奇袭,但大家都已疲劳,再奔波到苇城,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不是有梅姑娘和鬼骑么?请他们帮忙潜进苇城,只要开了城门,有望烽之鉴,百姓也会自发配合我们的。”吕澈现在也沉浸在胜利的亢奋之中,并不觉得疲累,反倒觉得趁鬼骑还在、士气正盛,尽快抢夺苇城。

吕澈的话正中吕青野心事,一直平静的神色隐约现出些许的执拗和困扰。沉默片刻,才缓缓说道:“我不想把百姓牵扯进来,也不想让鬼骑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