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几十年后,极克也衰老了,此时人们都已迁移到了毒山之上,在毒山平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上,原先的水晶荒原四镇被再次建立起来。此时,粮食早已不成问题,人口又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紫土每天被大量消耗着,毒山的高度也以令人难以察觉的速度慢慢降低下去。

极克没有沿用以前法师的那种分裂方式,而是选择了虫师一族的办法。......几十代之后,又一个族群壮大起来。他们自称为极克一族,世世代代都遵循着第一代先祖的教诲,互相分享着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培育之术和牛虫之术,并且禁止参与政事。

他们当中技艺最高超的那个人会继承下极克的名字,在继承荣誉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保管一个小瓶的责任来,那小瓶中还封存着大半瓶一代极克亲手采摘下来的彩虹种子。

......

“王总,这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您就行个方便呗。......”

“不行!项目组有规定,不符合条件的人一律不能进,不管是正式员工还是实习生。......他的学识不够,是要捅娄子的!你知道,我们的这个项目,一丁点差错都不能有!”

说话的人叫王正,他已近知天命之年,花白的头发一根根硬硬的立在头上,人如其名,一辈子自认刚正不阿,做事从来说一不二,现任星改计划土壤改良项目的总工程师。王正一边说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着前面的路,身体前倾,急速的向前走着。

而在他旁边侧着身、面带讨好的僵硬笑容,一路跟着他小跑的人叫做张继亮。从小家里人希望他长大后能和诸葛亮一样聪明,现在长大了,在社会上也混了这么多年,多谋善断不敢说,一点小聪明还是有的。

“王总,王总,” 张继亮一路小跑追着王正,“事情还是要分成两方面来看,以前毛船长也教导过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嘛。......小李的学历是不太够,可他年轻,脑子灵活啊!他也许可以给您的项目组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您说是不是?”

“什么活力!我看只有添乱。”王正一边走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

“王总!” 张继亮加重了语气,“您可别忘了他爸是谁,他爸可是星改计划的出资人之一!” 说完这一句,他的语气又缓和下来,脸上堆着的笑容一点也没有改变。只见张继亮又压低声音说道“您看,只要他能留在您的项目组里,就算项目出了什么岔子,有他爸在那顶着,什么责任都不会落您头上,这好歹也算是个挡箭牌不是?”

听到这里,王正一下站住了,一直斜着跑的张继亮收不住脚,一个趔趄,差点没摔倒下去。

王正死死的盯着张继亮,似乎想要用目光把他看穿一样。张继亮的眼神左右闪躲着,不过那久经训练的笑容还始终挂在脸上。

“你给我听好,” 盯着张继亮看了一会儿,王正一字一顿地说道,“首先,我不管他爸是出资人还是什么,就算是星际舰队的总司令,我也不买他这个账;其次,土壤改良计划是我的项目,容不得半点错误!而且我的项目从来就不会失败,一定会成功!”说完这些话,王正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又向前疾步走去。

张继亮站在原地愣了一秒钟,等他回过神来,王正已走出几步远了。他忙小跑着又追了上去,这一次,不管张继亮再怎么恳求,王正也不再搭理他。两人就这样,一个面无表情的向前疾走,一个侧着身子一路小跑着跟随,两人很快就来到了无菌实验室门口。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像个牛皮糖一样。说不行就不行!” 王正厌恶的回头看了张继亮一眼,说道“这里,你不能进去,就此止步吧!”王正用手象征性的在张继亮面前画了一条线,然后拉开无菌实验室的大门走了进去,只留下张继亮一个人呆呆的立在门口。

王正走进大门,他先在第一更衣室更换了工作服和工作鞋,并戴上口罩,然后在洗手台清洗了**的皮肤,又在初级缓冲室进行过紫外光照射和强风消毒喷淋后,这才走进了无菌实验室的办公区。

王正的办公室在西侧办公区的最里面,不过他并没有拐进办公区,而是沿着通道继续往无菌实验室的深处走去。他要去他最喜欢呆的地方——土壤改良实验室。

王正所在的这个无菌实验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特级无菌实验室,并不只是他王正一个项目组在用,同时有七八个项目在这个实验室中进行着,既有星改计划的,也有不是星改计划的。

王正在通道尽头的第二更衣室内穿上了无菌服,这无菌服是从头到脚一体的,脸上有一块透明的面罩,面罩旁边装着一个小小的空气过滤器,可以让无菌服内外空气做到无菌的流通。等王正穿好无菌服,又在二级缓冲室内接受了更长时间的紫外光照射和杀菌强风喷淋后,这才进入了真正的无菌实验室。

......

星改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星球改造计划。近些年来,随着对暗物质观察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科学界出现了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太阳系正带领着地球在穿越银河系的暗物质聚集平面。

——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与其说是暗物质,可能说成透明物质则更为贴切。它们是一大堆没有来得及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虽然一般不会与我们所说的普通物质发生碰撞和反应,但它们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由于其数量的众多,有着极大的引力效应——

银河系的暗物质分布和银河系一样广阔,而且主要都聚集在银河系横向的一个薄薄平面上。在星球穿越银河系这一暗物质聚集平面的过程中,由于引力对暗物质的影响,会有大量的暗物质粒子被吸引到星体的中心来。

在那里,高浓度的暗物质粒子将会和物质发生碰撞,产生出光和热。而这一现象,在太阳的中心将更为明显,这会使得太阳辐射量大大增强,而地球的内部地质活动也会随着地核深处能量的堆积变得逐渐频繁起来。

之前地球上冰期的结束,冰川的消融,大洪水,直至近些年来气温的不断上升,都是这一效应的产物。地球的温度将会随着这此的穿越过程不断升高,再加上人类对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再用不了两千年,中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就会升高到大部分生物都无法忍受的程度!

而且这一升温过程将会持续下去,只有等太阳系横穿过了这一暗物质浓稠的平面,地球的气温才会逐渐降低下来,到时候迎接地球的将是下一个冰期!

科学界的这套理论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各国政要和商界领袖们的嘲笑。他们反问道“两千年!你们作为科学家,这两千年里都想不到其它的解决办法吗?”

而普通民众则早已习惯了高能量消耗所带来的享受,他们也同样不理解的问道“既然温度已经注定会升高,如果再不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电力,我们该怎么撑过去呢?”

但地球上还是有着睿智的人类的,他们是一批成功人士,早已经脱离了金钱崇拜和物质享受的阶段,并开始追求更崇高的人生目标。这批人联合起来,共同出资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而星舰计划和星改计划就是他们赞助的。

......

王正已走到了第三更衣室,在这个更衣室他无需再更换无菌服,而是要在透明面罩旁的空气过滤器上,套上一个类似氧气面罩、可以用来供氧的东西。然后他只要走进三级缓冲室内的一台一人多高的机器里,那台机器会在无菌服的外面整体喷涂上一种透明的高分子物质,这种物质一接触空气就会迅速固化,能在无菌服外面形成一层没有缝隙的透明的保护膜。

就在王正在墙边的架子旁刚刚带上那个氧气面罩,正准备走向三级缓冲室的时候,三级缓冲室的玻璃门打开了,一个身穿无菌服的人走了出来。他一边走一边用手去撕那层透明的保护膜,王正一眼就看到这人手里拿着一个扁扁的透明圆盒子。

那人并没有注意到站在墙边的王正,他撕完身上那些透明膜后,就将撕下的膜在手中卷了卷,背对着王正塞进了缓冲室门前放置的一个收集桶中。他一边塞,一边悄悄的将胸口无菌服的拉链拉开了,似乎想将那个圆盒子偷偷的给塞进去。

“你干什么?!”王正厉声喝道。

那人听到这个声音,吓得浑身一颤。他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缓缓地转过头来,一下子认出了墙边正戴着透明面罩的王正,赶忙就将手里的东西往身后藏。

“手里拿的什么?拿出来!” 王正大踏步的走了过去。他仔细辨认了一下无菌服透明面罩里的那张脸,原来是他新招的实验室助手,刚从地质大学土壤研究专业毕业的博士孙小梅!

看着面罩后面孙小梅那张惊慌失措的清秀脸庞,王正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点,“是你啊!到底怎么回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孙小梅见已藏不住,只得乖乖的将背在身后的那只手伸了出来,只见她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扁圆形盒子,王正一眼就认出来,这正是他实验项目中用到的特制培养皿。

王正一把抢过培养皿,仔细辨认了一下,没有错,这就是星改项目土壤微生物专用培养皿,底部还打着星改项目的logo。“怎么回事?” 王正指着那个培养皿问道。

此刻的孙小梅早已吓得花容失色,她嘴唇在轻微的颤抖着,支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可泪水已经开始在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打转,感觉随时都会滴落下来。

看着面罩后孙小梅那楚楚可怜的表情,王正的心瞬间就软化了。他努力用一种不那么咄咄逼人的、亲切的语调又问了一遍,“你先不要慌!我又不会吃了你。你拿的这是我们土改项目的培养皿是吧?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把他从实验室里拿出来呢?”

好不容易孙小梅才平静下来,她低着头,眼睛看着地面,轻声细气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今天早上,我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所有培养皿中的土壤样本已经全部生成好了。但是我在检查土壤样本的时候,发现在最后一个培养皿中,可能是喷嘴有残液的问题,在二级浓度基质区域上滴了一小块一级浓度的基质。

“......因为我来的比较早,其他人那个时候都还没有来,我就想 操作机械臂干脆把那一小块一级浓度的基质给挑出来,正好也可以让我练习一下机械臂的使用。......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我第一下就没弄好,机械臂的刀头一下子就插进了那个培养皿的基质里,卡住不动了。”

“我慌了神,就想移动机械臂赶紧把刀头给拔出来。可是,没想到那个刀头那么脆,也可能我角度没有调整好,刚动了一下,那个刀头就断在里面了。......当时我见四下没人,就偷偷的把这个培养皿从土壤模拟生长机里取了出来,放在了实验室的一个角落里。......我本来想趁着中间休息的时候,把它带出去偷偷扔掉的,可没想到我刚出来就遇到了您。......”

孙小梅越说声音越小,王正很努力的把耳朵凑近,才能听清楚她到底在说什么。等孙小梅说完,她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双眼始终盯着脚下的地面。

王正在面罩里轻轻摇了摇头,他拿起手中的培养皿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果然,透过培养皿的玻璃盖子,王正看到在褐色二级基质区域的一角,粘上了一小块黄色的一级基质。而且正如孙小梅所说,在褐色基质的一边,有一块金属残片的断面露了出来,在灯光照耀下微微闪动着黑色的光芒。

“你先跟我进来,” 王正说着,将手中那个培养皿放入缓冲室旁的物品传送箱。他关上传送箱的门,按下了旁边的传送按钮,只听得传送箱中传来一阵强风喷淋的声音,那个培养皿在接受了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和杀菌气雾喷淋后被传送了进去。

王正拉开三级缓冲室的门,走进了缓冲室内的那台喷膜机,几个喷头旋转喷淋着,只一会儿,整个无菌服外面从头到脚就被喷上了一层透明的高分子薄膜。

王正走出喷膜机,在三级缓冲室内再次接受了杀菌消毒后,推开另一边的玻璃门,走进了土改项目的所在——特级无菌实验室。

......

星舰计划是这一基金组织最早资助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从听它的名字就能大概猜到一二。这个组织计划打造出一支太空舰队,实现载人太空旅行、最终移民其它星球的目的。而星改计划则是直到两年前才刚刚启动的。

在星舰计划开始之初,启动的第一个项目、代号叫做“弹弓”,而它的全称则应该叫做“深空探测器高速弹射装置建造工程”。

这个项目设想在地球的超高卫星轨道上,围绕着地球建造起一圈高能电磁加速装置,类似于地面上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利用电磁力将通过它中心的深空探测器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在这套装置的每一个节点上,有着一个被称为C环的东西。它长的就如同英文字母C一样,是一个有着缺口的圆环,缺口背对着地球、朝向太空方向。

C环上能产生出强烈的电磁场,对靠近它的磁性物质提供强大的吸引力。而在每一个C环上缺口的对立面、也就是靠近地球的部分,有着一个长长的柄状突起。在那凸起里包含有一整套小型核反应装置,用来给每个C环提供能量来源。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柄状突起,每一截C环都长得有点像弹弓,这也是这一套弹射装置代号的由来。

科学家们最初设计弹弓的时候,希望能做到将一个五十公斤物体加速到光速十分之一的程度。当然这只是理论值,“弹弓”实际建成后,扣除掉各种影响,所能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比这略微低了一些,大约为光速的十一分之一。

中国科学家们据此速度,比较喜欢将它称为“筋斗云”,因为如果孙悟空重五十公斤,而且假设他平均两秒钟就能翻一个筋斗的话,那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换算下来的速度和“弹弓”几乎是一样的。

在“弹弓”开始建造的同时,星舰计划的另一支团队调用了所有能够调用到的望远镜,对所能观测到的宇宙星体进行了一遍整体筛查。最终他们结合以前积累下来的数据,做出了一份当时已知的、最有可能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列表。而距离的远近则是这份列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参数。

科学家们对这份列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弹弓”接近建造完成时,初期深空探测器的三个目标行星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很快,在计算并调整好弹弓的角度,对准第一颗目标星体之后,一颗集合了当时最先进科技的深空探测器被发射上了弹弓。随着C环上电磁弧光的闪烁,这颗深空探测器开始被加速。最初速度上升的很快,但当速度接近光速的1%时,加速就渐渐变得慢了下来,以后每提高一丁点速度都要消耗掉巨大的能量。

加速整整持续了一年,在这一年里,每当C环正下方地球上的人们在深夜里仰望星空,都能看到头顶的极远方有微微的弧光在不停的闪烁着。终于,这颗深空探测器被加速到了接近光速的十一分之一,也就是达到了筋斗云的速度。

在它进入合适角度的一瞬,“弹弓”上的C环同时停止了电磁吸引,将这颗深空探测器沿着切线快速的抛射了出去。它瞬间就掠过了C环上的缺口,离开地球,向着遥远太空中那颗未知的星球飞去。

在对弹弓进行了大规模检修之后,第二颗、第三颗深空探测器也陆续被弹射向了目标星体。接下来地球上的人们就只有漫长的等待了,尽管那三颗探测器已被加速到光速的十一分之一,但相比起宇宙的尺度来说,人类的时间还是过于短暂了。

经过了四十多年的等待后,第一颗深空探测器终于靠近了目标行星。这颗行星确实处在恒星系统的宜居带中,但人们很快就从发回的信息中发现,它的自转过于慢了!这导致了在这颗类地行星上,转到太阳的一面温度会变的极高,一切都会被烤焦;而当它转到背对太阳时,就立刻变成了一个寒冷的冰封世界。

在确认已没有继续探索的价值之后,这颗深空探测器停止了向目标行星的减速,利用自身的动力系统做了一个小小的转向,调整航向朝着临近方向上的另一颗备选目标行星飞去。

两年后,第二颗深空探测器在航行过程中突然与地球失去联系,消失在了茫茫的宇宙之中。

尽管后续又陆续用“弹弓”发射过许多颗深空探测器,但它们的目标行星都相距地球较远,地球人类的寿命虽说已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有了一定程度的延长,但最初参与星舰计划的那批科学家

已无法等到那一刻了。

他们将心中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那第三颗深空探测器上,它要去的是六光年外的另一个恒星系,当时的人们经过探测后发现,这颗恒星系统至少包含有四颗类地行星,而且其中可能有两颗就处于恒星周围的金发宜居带内,分别位于宜居带的近端和中间位置上。

又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等待之后,第三颗深空探测器终于靠近了这颗恒星,并开始全力减速。这颗恒星比我们的太阳要小许多,它散发着暗红色的光芒,正如之前科学家们观测到的那样,它是一颗红矮星。但此刻通过探测器上的望远镜发现,这颗恒星的辐射量还是要比预测值稍稍低了一些。

当深空探测器临近这一恒星系统时,人们观测到确实有两颗行星位于恒星的宜居带内,中间的那颗体型巨大,上面覆盖着浓稠的大气层。通过对这颗巨行星反射出的光线进行分析,它的大气层中含有高浓度的甲烷和氮气,温度也相对偏低,并不适宜居住。

通过探测器的观察发现,另一颗靠里的那颗行星体积大约有地球的两倍,而且已经被红矮星潮汐锁定了。它有一面始终正对着恒星,处于永远的炙烤之中;而它的背面则始终面对着浩瀚星空,那里永远是寒冷的冰封黑夜。

但让人们感到惊喜的是,就在这炼狱与冰原交界的地方,有着一圈宽阔的宜居地带。通过对这一地带上空大气光谱的分析发现,这颗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二氧化碳,而最让人们感到高兴的是,居然其中还有15%的氧气和5%的水蒸气!

当这些数据通过深空探测器上的量子通信设备实时传输到地球、呈现在地球星舰计划总部的大屏幕上时,等待了六十年的、依然还健在的科学家们个个老泪纵横,他们当即就给六光年外的那颗深空探测器发去了指令“马上发射登陆球!”

登陆球是一种只比篮球略大一圈的小球,除去整流罩外壳和螺旋式滑翔登陆系统,留给探测仪器的空间实在是小得可怜。但就是这些十分小巧的探测仪器,已足够将星球上大致的环境给测量出来,回传给绕恒星做轨道运动的深空探测器,再通过深空探测器上的量子通信设备实时传送到地球。

两个多月后,深空探测器终于减速完成,开始围绕着那颗红矮星做轨道运动。当它掠过那颗行星上空时,向行星表面发射了一枚登陆球。几天后,发射出的那枚登陆球到达了目标行星,并成功登录。经过一番探查,向深空探测器发回了所探测到的环境结果。

地球上的人们惊奇的发现,这颗行星几乎就是为人类量身打造的!在它的那一圈宜居带上,不仅有山川丘陵、平原小溪,还有着一大片延伸到炎热面和冰冻面、在一边蒸腾而在另一边冻结的原始海洋。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发现都在朝有利于人类居住的方向发展。随着登陆球上仪器探测的逐步深入,人们从深空探测器发回的水样分析报告中发现,这个星球的水体中含有一种从未见过的化学成分。而计算机在对这种成分进行生化模拟后得出一个结论——它对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无比致命的毒性!很快,土壤的检测报告也出来了,土壤样本中这种毒性物质的浓度更高!

刚开始,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还以为是检测地点选择的不好,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微型机器人和微型飞行器几乎转遍了整个星球上所有适于居住的地方,取回来无数份水和土壤的样本。经过检测,无一例外,所有的表层土壤和水体样本中都含有大量这种毒性物质,甚至包括在几份海水的水样中。

上天似乎给地球上的人类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宇宙探索中,只尝试到第三次就摸到了大奖,但奖品却是一颗有毒的浆果!人们终于不得不相信了这个现实——这颗行星对人类来说是一颗毒星!

科学家们分析后推测,这种毒性物质最初只存在于在这颗行星的土壤表面,但在经过千万年的水体循环和渗透后,逐渐向下渗入土壤表层并释放到了周围的水体之中。幸而这种物质性质比较稳定,并不容易挥发,所以在这颗行星的大气层中并未发现。

地球上的人们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颗几乎如撞大运一般得来的星球,几经论证后,星改计划应运而生了。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对那颗行星的土壤和水体进行彻底改造,消除那种毒性物质,最终达到适宜生物居住的目的。

在经过多轮激烈的竞争和可行性辩论之后,王正的微生物土改项目和另外两个土改项目一起被正式纳入到星改计划之中,王正也得以带领着他的团队入主这个特级无菌实验室。

......

“跟我来!”等孙小梅喷好膜、推开三级缓冲室的门走出来时,王正这样说道。此时他已从物品传送箱中取出了那个扁圆形的培养皿,拿在了手中。

王正带着孙小梅在一排排的实验设备之间穿行,王正依然是那样倾斜着身体、急速向前走着,孙小梅则一言不发、低着头紧紧跟在他身后。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基质生成区,一个身穿无菌服的人正坐在一台机器前、操纵机械臂忙碌着。

“看到郑东没有?” 王正走到那人身边问道。

那人扭转头看了一眼,见是王正,忙回答道“哦,王总!郑东应该在里面倒数第二台土壤生成机那里。”

王正“嗯”了一声,带着孙小梅继续往里走去。果然,在靠里边的一台机器前,一名身着无菌服的高个子坐在那里,他也正在操纵着机械臂。

“郑东!”王正叫道,“你先停一下,我有事找你。”

郑东转回头来看了一眼,然后将手中操纵的机械臂停下了。他站起来转回身,疑惑的看看着王正和他身边一脸惶恐的孙小梅。

“你看这是什么?”王正向郑东走了过去,他举起手中的培养皿问道。

郑东向王正手里看去,他马上就认了出来,不觉惊讶的问道“噫?怎么还有一盒在外面?今天早上刚刚全部生成好的,我还在机器里给它们一个个盖盖子呢!”

王正听了心中不禁一股无名火起,他轻轻推了一下身边的孙小梅,“你自己跟他说!”

孙小梅只得上前,吞吞吐吐的把刚才对王正说过的那番话,又对郑东说了一遍。郑东一听就急了,“你是第一天来吗?操作规定你学习过的吧?而且你知道这一盒值多少钱吗?拿出去扔掉?你倒挺大方啊!你这轻松一扔就是二十几万啊!大小姐!”

孙小梅默默听着郑东连珠炮般的质问,当听到最后一句时,她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孙小梅下意识的想用手去掩,却碰到了透明面罩上。

郑东还在不依不饶的说着“你刚进来的时候,我再三跟你强调过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这里是特级无菌室!稍不小心就会将外面的不明微生物带进来,对待这些土壤基质更是马虎不得。......我倒要问问你,你将这盒培养皿从土壤生成机里拿出来的时候,有没有做加盖密封?如果这盒基质不小心被污染了,你要负责赔偿!”

孙小梅听到这里一下子愣住了,泪水又开始在她的眼眶中打转,只见她麻木的、机械式的点了点头。

“好啦,好啦!” 眼看着孙小梅又要哭出来,王正冲郑东摆了摆手,说道“因为你是孙小梅的指导者,所以我才特地带她过来向你说清楚。既然拿出来之前已经做过加盖密封了,那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说着他转身对孙小梅说道“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每个人都要遵守,并不只是针对你一个人的,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最基本条件。这盒培养皿你就算要扔,也必须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来做,你明白吗?”

孙小梅眼里含着泪珠,在面罩后面重重地点了两下头。

王正这时心里才稍微松快了一些,他举起那个培养皿,仔细看了看,指着插在基质上的那半截断掉的刀片对孙小梅说道“你看,你这明显是机械臂上的刀头装的不对!你是要挖一块土壤基质下来,用的却是最薄的划片刀头。这个型号的划片刀头是专门用来做最精密的分割的,做过特殊处理,又薄又硬,现在你却用它来挖土!加上你操作也不恰当,当然一掰就断在里面了。......郑东啊,你还是要多教教她才行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