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陈飞他们的任务,就是首先把这个大白鲨干掉。

之前已经有好几个中队上去和大白鲨交过手了,但要么打了平手要么就是吃了亏,有一次,一个老飞还被迫跳伞了,战机也摔了粉碎。

这个外星战机编队似乎已经明白了平川基地的可怕,所以时不时就过来骚扰,阻挠基地的建设,基地起飞的很多战机,执行任务时也时常被攻击,害得大家都有点儿人心惶惶的,因为基地里的大多数战机都是歼十C,无论是能量还是航电系统,都占不到什么便宜,再加上那六个外星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战术战法又无比精湛,所以基地里的飞行员们吃尽了苦头,陈飞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这个大白鲨给宰了!

大家先一一阅读平板里的资料。

看完了资料,大家开始分析了起来。

“我觉得,这种双发重型战斗机应该是最先进的型号,比我们上一次干掉的那三架都还要先进一些,主要是航电系统方面!”杨冬首先分析。

“没错,这里面记录的几次战斗,我们的歼十C都被干扰了,无法发现对方的踪迹,很显然,他们的电子战能力应该是升级过的!”

“能量优势变化倒是不大!”黄海军说。

大家都点了点头。

“如果遇到他们,还是要充分发挥编队作战的力量。”李成说。

“要充分利用头盔瞄准具,抢先下手!”

“哦,还有一点,我们歼十D的光电瞄准系统。”李东海说。

现代战机的主要探测系统是机载火控雷达,这是一种主动探测设备,但其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暴露自己的行踪,甚至因此成为敌人的目标,危及战机本身。特别是随着具备高雷达隐身性的五代机的出现,机载火控雷达的探测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呢?人们想到了早已存在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全球第一种安装现代化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斗机一般公认是苏联的米格29战机。现在,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俄罗斯。美军“超级大黄蜂”战机安装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可以在各飞行阶段以被动方式探测多种目标,无需担心电子探测及无线电频率的反制。

F35隐身战机上也安装了被称为光电指示系统EOTS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同时还安装了开创性的被动式探测系统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在机身6处不同的位置上各安置一个红外传感器,可对全机360度范围内来袭的导弹或逼近的飞机进行红外探测及跟踪,并与雷达、电子战设备、数据链传来的信息融合,整体输出在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使得飞行员能具备全空域态势感知能力,从而最快最好地做出判断和决定。

曾有媒体指出,只要俄中能用高速数据传输频道联系两架或多架装备了长波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机,他们就会用以建造对付隐身技术的系统。既然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可以发现隐身战机,为什么还需要两架或多架装备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机联?

比起火控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有着突出的优点,但是对目标实施导弹攻击和计算射击参数则需要连续的测速、测距。激光测距仪当然能够进行测距,但是激光在大气中衰减很厉害,其工作距离往往小于红外跟踪系统,有时候就很难实现远距离测距。例如,阵风战斗机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其红外探测能力达到130公里,但是激光测距仪大概只有3040公里的探测距离”。

这样,如果目标位于激光测距仪工作范围外,就必须通过多架战斗机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对目标进行测角,然后再通过数据链系统共享数据,根据战斗机之间的位置和速度关系,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这样才可以为导弹攻击提供充足、精确的数据。

歼十D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可以简单理解为IRST和FLIR的结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功能也更加强大,全世界只有之前的F35和歼20装备,这一次,歼十D也安装了这个系统,所以,在之后的战斗中,大家要充分发挥这一系统的功能!

第157章 第一次巡航

157第一次巡航

很快,陈飞来到平川基地的第一次任务,来了!

神龙中队的六个队员一起在陈飞的宿舍里研究,他们先了解了这一次任务的相关背景,然后又集体学习了平川基地附近的地理地形和气象知识,待得这些东西全部都烂熟于心了,然后开始进行地面模拟。

因为是第一次任务,所以神龙中队的第一次飞行,六个全上,一起执行首飞任务。

第一次巡航任务的航线是上级部门早就给他们制定好了的,大家只需要熟记每一个航点的坐标,以及两个航点之间的地理地形以及气象情况,当然,哪一条航线要怎么飞,飞机之间要怎么编队,哪一架战机在哪一个位置,这些都是要一遍又一遍演练的,以求烂熟于心,形成本能。

当然,这其中,大家还要设置一些空情,比如突然遭遇恶劣气象,或者是突然遭遇外星战机,这个时候要怎么应对,等等等等,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一个预案。

到达基地的第二天早上,神龙中队就开始加入了战备值班的队伍,这一天的早上十点,全新的神龙中队第一次升空执行任务。

六架歼十d集体升空,在090方位、1000米高空完成了编队。

神龙中队的编队和之前的歼十c编队形式大为不一样,六架战机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在高空,一个在中空,还有一个在低空,而且每一个小组的两架战机之间也错落有致,相距很远的距离。

之所以这样编队,是因为歼十d已经具备了先进的数据链技术,完全能够做到数据共享,所以,编队的目的是编织一张大网,一网朝着一个方向打过去,以求一网打尽。

普通的机载雷达,目前比较优秀的是aesa雷达,扫描范围不过左右各60度,上45度左右、下15度左右,这还是极限,实际上每次扫描只能左右各六十度,上下大概10度左右,探测距离也就一百公里,视场非常狭窄,探测和引导都需要先将机头对准目标。

比这个先进的是三面阵广角雷达,探测能力比之前的提升2倍左右,视场范围有120度左右,并且具有一定的向后看的本领。比如lkf601e雷达,他着重强化了多功能火控能力,对战斗机探测距离大于170公里,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同时交战4个目标,对海最大探测距离220公里,对地最大探测距离300公里。

但尽管如此,一架战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空间是很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空间和作战的广袤空域比起来,真的是太渺小了。

所以,以前的战斗机,哪怕是歼十c,除非有预警机罩着,否则作战效能真的是大受限制的。

但歼十d不一样了,歼十d拥有了完整的数据链技术,所以,大家可以让每一架歼十d战斗机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架歼十d就是一个探照灯,神龙中队的六架战斗机就是六个探照灯,不同的探照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通过严格编组,完全可以让六个探照灯形成一个探照灯网,一下照过去,就能照射六倍于单机的空间,而数据链,就是把这六个探照灯所看到的内容联网组合起来,然后再分别传送给每一架战斗机,这样,一架歼十d的视场就是原来的六倍。

如果头顶上再有预警机,那——

预警机的视场也会适时传送到战斗机上,如此一来,歼十d就拥有了真正的千里耳和千里眼,就可做到先敌发现和先敌打击。

不过,数据链的最可怕之处还不仅仅只是这一点,数据链的最可怕之处,是能够让战友隐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神龙中队六架战机一起编队飞行,位于编队最左侧的杨冬,他的火控雷达发现了一个目标,当然,此时,由于他打开了机载雷达,所以他的雷达波束也被对方接受探测,对方知道了他的存在,小心的提防着他。

而此时,与目标相隔甚远的陈飞,他通过数据链也看到了那一个目标,所以,他迅速拉升高度,一边从对方雷达的探测边缘包抄过去一边实行无线电静默,就像一头偷吃羊羔的大灰狼,等到他摸到对方身侧,打开火控雷达,对方发现他时,已经逃无可逃了,如果陈飞不用雷达,而是直接使用光电系统锁定,那——对方更是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所以神龙中队的六个队员中,李成是最喜欢数据链的,研究也最多,因为数据链和他的性格简直就是相得益彰。

编队完成,陈飞开始呼叫基地:“长江,我是神龙,编队完毕,是否按计划巡航,完毕!”

今天担任指挥员的是张云龙。

由于张云龙的强烈要求,基地的呼号被定为了长江,预警机的呼号被定为了黄河。

这家伙的心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是想让以后加入这个基地的那些本地飞行员,每一次出任务都要喊一声长江或者是黄河,他想把这两个对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名字,铭刻进那些飞行员的骨子里。

听到陈飞的声音,张云龙拿起送话器道:“神龙,方向090,按计划巡航,完毕!”

“明白!”陈飞答应了一声,随即推油门杆,把速度提升上来后,压操纵杆,下高度至五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