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No?75(1/3)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下游西岸的重要港口,也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而且还是重要的军事基地。

现在的伏尔加格勒是战后重建的,整洁而漂亮。英雄林荫道两旁有白杨、松柏、桦树和丁香,路边花坛上盛开着色彩艳丽的郁金香。

欧洲第二战场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参战后,苏、美、英三国政府多次商讨打败德国的首要战略问题,它们之间意见分歧,矛盾迭起,争论激烈。这些分歧是苏、美、英之间不同国家利益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然而,大敌当前,又促使它们在几经周折后求同存异,互相妥协。正是这种根本利益的一致和共同努力,使第二战场经过1942年、1943年和1944年5月几次延期后终于开辟。

为了准备这次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由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盟军在英国本土集中兵力近288万、飞机15700多架和舰艇6000多艘。此外,在美国还有约41个师整装待发。为了迷惑敌人,盟军在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部分制造主攻的假象。

1944年6月6日1时30分,盟军3个空降师先在诺曼底的德军防线后方空降。经海空炮火猛烈轰击后,清晨6时30分,先头部队5个师也分别向5个滩头登陆。参加这次突击的作战飞机达到1万多架,运

输机约2000架,各类舰艇4000多艘。德军统帅部队盟军的主攻方向判断失当,指挥错误,没有及时投入援军,使登陆的盟军站稳了阵脚。到6月12日,各滩头阵地连成一片,登陆的盟军已达到32万余人,超过了德军投入战斗的14个师。

诺曼底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6月6日到7月24日,双方争夺滩头阵地和集结必要的后备部队;第二阶段,是从7月25日到8月25日,盟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并解放巴黎。从整个战役,特别是从第一阶段的进程来看,战斗十分激烈,但盟军进展并不顺利,原计划在登陆后5天内要占领的地段,因德军顽强抵抗,直到第50天才基本完成。原定与诺曼底战役同时进行的法国南部登陆作战,因准备不及而推迟到8月15日。这支由50万兵力、1000辆坦克、1500架飞机和1300艘舰艇所组成的部队,在土伦和戛纳之间登陆后,与诺曼底滩头出击的盟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此时,战局已定。德军为了避免覆没,仓皇后撤,持续了近两个半月的诺曼底战役,终于以法国首都巴黎的光复而胜利结束。

在诺曼底战役中,德军损失兵员约40万,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000门、飞机3500架和各种车辆20000辆。这次战役计划周密,规模宏大,行动巧妙,是反法西斯中光辉的一页。

第二战场开辟后,欧洲反法西斯联盟就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收缩罗网,使战争进入了粉碎纳粹德国的最

后决战阶段。面对盟军的攻势,希特勒又进行总动员,增强了西线的防御力量。不仅如此,希特勒还把原来打算用来对付苏军冬季攻势的预备队,集结了一支约28个师的突击力量,在阿登山区进行孤注一掷的反扑,指望突破美军防线中薄弱的地段,强渡马斯河,夺取安特卫普,重演4年半前的历史,再次把盟军赶下海区。然后回过头来再对付东线苏军以扭转战局。

12月16日,德军兵分三路,突然出击,一举突入盟军防线纵深约90公里,给盟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混乱。但此时的德军已经无法克服根本的弱点——兵力和装备不足。

圣诞节前后,德军前锋在距离马斯河4000米处被迫停顿,战局开始稳定。为了免遭来自南北两路盟军的反攻夹击,1月10日希特勒无可奈何地下令,将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撤出战场。

两天后,苏军在东线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维斯瓦河战役,以支援盟军。16日,反攻的盟军会师,28日终于恢复了原来的战线。在西线这次最大的阵地战中,德军损失8万多人,希特勒耗尽了他仅存的战略预备队。盟军死伤也近8万人,原来的进军计划因此推迟6周。希特勒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在西线的冒险未能得逞,却加速了他在东线的失败,而东线的惨败又促使德军在西线迅速崩溃。可见,第二战场开辟后,反法西斯联盟东西配合,互相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屡战屡败,终至败亡。

这之后,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