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No?20(1/3)

斯巴达国家机构由国王、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组成。国王有两个,平时主持祭祀,战时领兵出征;长老会议是最高权力机构,由两个国王和28个年逾六十的长老组成,讨论并决定一切有关城邦的重大事务,提交公民大会通过;公民大会由国王主持,年满三十岁的斯巴达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对于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而不进行讨论;公元前5世纪后,一年一选的五人监察委员会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构,可以监察国王和公民的言行,拥有巨大的势力和职权,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

民主成就雅典

说完尚武城邦斯巴达,再看雅典城邦。这个城邦不崇尚武力,他们推行民主政治、文采和辩论,与斯巴达形成鲜明对比。

雅典的地理位置远没有斯巴达优秀,它在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上,是一个三面临海的丘陵地带,山峦起伏,耕地稀少。因此,雅典农业并不发达,他们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崇尚平等、契约、民主。因此,民主思想从雅典发源。

在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民主之父”,他的名字叫梭伦。

公元前594年,梭伦出任雅典的首席执行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梭伦为什么实行改革?这要从梭伦上台之前说起。

梭伦上台前,雅典城邦分为三派。

一是平原派,这一派主要是贵族,他们在平原地区占有大片肥沃土地,身居要职,垄断司法,统理军务,执掌内政,有钱有势。

二是海岸派,这一派主要是住在沿海地区的工商业奴隶主,属于上层平民。有钱无势。

三是山地派,这一派主要是小农、手工业者以及遭受债务奴役的人,他们住在山地,属于下层平民,无钱也无势。

社会矛盾显而易见,上层平民,在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中富了起来,但没有势力,十分痛恨贵族的剥削,想通过改革获得政治权利。

下层平民没钱没势,就更激进,他们不仅要获得自由,更要紧的是生存、吃饱饭。

公元前594年,平民组织起来,准备用暴力实行社会改革。凡是组织,都要有一个领导者,平民们推选了梭伦。梭伦虽然出身贵族,但家族没落后,他经过商,服过兵役,过着和平民一样的生活,深知平民的痛苦。

梭伦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他上下通吃,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与他都有联系。同时,他还是个诗人,他常常写诗抨击贵族。在雅典防御外敌的战斗中,梭伦还立过战功。因此深受平民的爱戴。

尖锐的社会矛盾,梭伦看在眼里。他知道,如果不进行改革,雅典就会动**不安。内部不安,外敌一旦入侵,雅典就完蛋了。因此,改革是必须的。

梭伦大刀阔斧

,实行了五大改革。

第一,颁行“解负令”,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债奴和逃亡在外的农民,都以自由之身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第二,按财产收入的多少,把全体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以前享有的政治权利,按出身来。贵族是大爷,平民是孙子。现在不了,谁的财产多,谁的等级就高,谁就享有更高的政治权利。

第三,恢复公民大会,使其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城邦大事,选举行政官。

第四,法律改革。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这样一来,每个公民都可以被选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

第五,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奖励工商业以吸引外邦的能工巧匠。这一点,和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商鞅改革比较相像。

五大改革,五把利剑,削弱贵族势力,改善平民地位,缓和阶级矛盾。梭伦功不可没,雅典民主的政治基础由此奠定。梭伦被誉为雅典的“民主之父”,名副其实。

在梭伦之后,雅典还进行过一次大改革,史称“克里斯提尼改革”。这次改革,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高峰,雅典的商业工业迅速繁荣,成为居领导地位的城邦,古希腊从此进入以雅典为中心的古典时代。然而,推行民主的雅典,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将迎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史称马拉松大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