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No?49(1/3)

加尔文宗教改革: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并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以及政教合一的政权,使教会组织和国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争夺殖民霸权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桩历史大事件,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

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开辟了新航路。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积极向外扩张,最早走上了殖民侵略之路。

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非洲和亚洲诸国,同时也入侵了美洲新大陆。1500年,葡萄牙一支远征队准备去印度,但在途中因赤道海流的冲击而偏离了轨道,漂流到了南美洲的巴西。这样,巴西就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要比葡萄牙的殖民地大得多,其主体部分在美洲新大陆。新大陆盛产金、银,与东方香料有同等甚至更大的价值。因此,西班牙便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这里。

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征服了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区。

葡萄牙、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造成了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而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却获得了巨大财富。

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荷兰、法国及英国从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也分别走上了殖民扩张的舞台。这三国不但取代了西、葡两国,而且互相争夺海上霸权。

先说西、葡两国。二者在激烈的争霸斗争后,西班牙最终获胜。可惜西班牙也好景不长,从16世纪末逐渐走下坡路。

1588年,英国海军在争霸中,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

1655年,英军又攻占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中的重要海岛牙买加。在1658年的对英战争中,西班牙又失去了欧洲西海岸的重要商港——敦刻尔克。

西班牙就这样一步步地衰落下去了。到了17世纪初期,西班牙失去霸权后,代之而起的荷兰成了头等贸易及殖民强国。荷兰由于地理位置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很早就向海上发展。早在16世纪荷兰就大力发展航运业。到17世纪,荷兰商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他们拥有庞大的商船队,仅从事捕鱼及运鱼的船只就有6400艘。波罗的海的全部贸易,美洲殖民地的贸易,都掌握在荷兰人手中。他们甚至侵占了英国对其殖民地的贸易地盘。

然而,正当荷兰人执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际,英、法两国向荷兰发起了挑战。17世纪,法国在

美洲建立了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两个殖民地,并且开始征服印度,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本地治里等贸易站,又在西印度夺取了马提尼克及瓜德罗普两个岛屿。

这时候,英国也开始了殖民活动,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到1733年时,英国已经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在这场激烈的抢夺地盘战中,与荷兰首先发生冲突的是英国。为了迫使荷兰人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1652~1674年间发动了数次对荷兰的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荷兰不仅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且也丢失了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英国在取得了新尼德兰之后,把它改名为纽约。

荷兰失利之后,在海上能与英国抗衡的只剩下法国这个劲敌了。英法之间一共进行了四次争霸战争,战争波及世界各地。

经过四次战争,法国损失巨大,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法国虽然被允许保留其沿海的几个贸易站,但是不能在印度维持军队,这样就失去了征服印度的可能。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以及西印度的几个岛屿;在南美,法国只保留圭亚那一个据点。

英国通过海外贸易与海盗式的抢劫,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自由发展资本主义成了他们的迫切要求。然而,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斯图亚特王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16世纪以来,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主要包括金融家、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在农村的牧场主和农场主,有的还兼营工业或商业。这些人被称为新贵族,同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随着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壮大,他们要求政治上掌握政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15世纪到17世纪初,英国处于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这个王朝一方面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会”;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加强了英国的实力。16世纪末,英国打败了殖民帝国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以及他的继任者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实行宗教专制,严厉对待“非国教徒”,迫害其中的“清教徒”。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面,激化了社会矛盾。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此深为不满,人民群众也怨声载道。首先起来反抗查理一世统治的,是苏格兰人民。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筹集军费对付苏格兰人民起义,被

迫恢复了长期关闭的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

内战开始后,英国分为两个敌对阵营。站在国王一边的,是封建贵族、国教会上层僧侣,还有一部分同国王有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国教教徒和天主教徒。拥护议会的,主要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是清教徒。

从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看,优势在议会一方。议会所控制的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财源充足。全国的税收总额至少有4/5来自这里。而国王盘踞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财源很不可靠。在军队数量上,王党军也远远不如议会军。

然而,内战初期,议会军却连连失利。这是因为掌握议会领导权的长老会派动摇妥协,不愿与国王彻底决裂。加上议会军缺乏统一指挥,贻误战机,造成了军事不利的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议会军中涌现出一个杰出的将领克伦威尔。他率领议会军,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战胜了王党军。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的罪名被送上了断头台。当行刑完毕后,群众振臂欢呼,互相拥抱,纷纷把帽子抛向天空,以示庆贺。

同年5月,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自任“护国公”,把立法、行政、军事和外交大权都控制在手中,成为军事独裁者。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以及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策,在宗教方面,恢复了英国国教和迫害非国教徒的法令。这当然严重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于是,新的资产革命再度爆发。

1688年,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人共同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废除了詹姆士二世,再次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之后,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的执政者威廉三世及其妻子继承英国王位。由此,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禁止天主教徒担任英国国王;国王无权中止法律,也无权征收赋税;和平时期不得维持常备军;议会有选举的自由,议员的活动不受国王的干涉;王位继承问题由议会讨论决定。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逐渐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的这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各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宣告欧洲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史发展的进程。这之后,北美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相继发生。接下来,就说说美国的独立战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