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刘琦回到晋阳的第三日,朝庭使者黄门侍郎钟繇携圣旨入晋。

刘琦非常高兴见到钟繇,钟繇的妻儿早已被史阿带人接到晋阳安置。刘琦知道接下来小皇帝将会东归,钟繇若返京将会随帝东归,到了曹操手中就麻烦了,以曹操的识人之明和手腕,再想挖走就难了。随即派使者进京以并州缺乏治政人才为由讨要钟繇为西河郡太守。李傕郭汜等人无奈准许。

荀彧回晋阳后连续几日与田丰、郭嘉讨论并州新治,呈于刘琦。荀彧经过河套地区的黑山百万民众安置,深深体会了刘琦当年在留城的苦心。土地分配给平民,没有士家大族圈并土地,没有高额的税收,民生恢复地很快,百姓安居乐业,对并州官府、官员及刘琦极为拥戴。荀彧非常想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州,刘琦当然是很支持的,这是他非常期望的事,只是一直顾忌并州士家大族,毕竟能在并州立足也离不开士家大族们的支持。但是现在不改的话,以后争霸天下,南下司州、冀州、豫州、荆等地拥有更多大家族,以后想改就难了。田丰亲身经历并主持了留城的建设,当然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有些顾虑,毕竟太原王家和郭家对刘琦帮助太大,拿他们开刀似乎有些让人心凉。所以刘琦决定招回上党太守郭缊再行商议。

政改先放下,那就先解决军事方面的布局,诸侯已经基本成型,即将面临的就是与诸侯争霸天下的战争,那大本营并州就必须保证稳定,只有稳定才能有足够的钱粮以供战争需求。现在并州倒是比较稳定,没有匈奴叛乱、没有黄巾余党作祟、没有外胡寇边塞,一切都很平稳。

当然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军士的福利和伤残阵亡处理。刘琦令郭嘉起草《并州兵役法典》,法典规定并州军征兵年齡必须达到16岁以上,新兵必须接受一年以上的训练方可上战场。兵士完全以军功积累提升官职,军饷按战功高低发放,多少不等,但只要上过战场的所领军饷肯定不会比普通种田的百姓少。战亡将士,由州府为其家眷发放安家费,并登记入册,享“烈士”称号,并免其家庭三年税收;烈士家庭若无兄弟姐妹,只余老人者,由州府出资赡养,若能自己耕种者,终身免其税收;烈士家庭只余孤儿寡母者,遗孀可享五年免税,孤子免费入学读书。受伤的士兵除了可以免费接受治疗外,还另享州府补贴。轻伤的治愈后返回原部队继续服役;重伤至残的,退役返乡,除了补助,其家庭终身免除税收;重伤治愈的安置于各郡县担任治安工作。

有了解决战后的兵役法典出现,日后的战争伤亡问题就好办多了。法典一颁布,军中上下一片欢腾,大家参军都不怕死,但都有后顾之忧,自己死了家中老父母、妻儿总是有牵挂的,这是人之常情,换谁都一样。有了法典的明文规定后,将士们都觉得为刘琦卖命是值得的,大家奋勇争先、杀敌建功,以求升迁、封妻荫子。

刘琦决定在各郡城县城成立单独的治安部队,调重法典、刚正不阿的夏侯兰回晋阳统一筹建。每城按人口多少组织一百到五百人不等的治安部队,由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统领,归县衙郡衙统管,取代郡尉县尉统管的衙兵。独成一部,平日里维护各地治安,必要时辅助各郡县主官工作。

新得的代郡及大片草原地带得加强防备,尤其是弹汗山外的广袤草原地区,虽然打下来了,但是你不治理,草原民族就又会慢慢蚕食,没有匈奴控制鲜卑会占据,如今中部鲜卑被赶走了,那还得防东部鲜卑西进,还有乌桓和另外的各大小胡人部落。刘琦派赵云领降将牵招率龙骑营五千,新兵五千北出雁门,扫**驱逐阴山以南所有游牧部落,刘琦要求赵云占据黑沙等城,以为据点。又让张燕到朔方接替李典职务,驻守朔方及河套地区。令李典起五原云中之兵一万,配合赵云驱羌胡,以受降城为据点,抗击西部鲜卑及匈奴残部。派国渊带人北上在控制的草原各地选址建城。至于人口,在全州挑选愿意放牧的百姓,然后在俘虏中挑选表现优异之人混居北上。有城池、有水源的地方适当引入耕种,让放牧和农耕结合,游牧与城池相辅,形成新的草原民族。

由于袁绍与公孙瓒你争我夺的战争不止,幽冀二州有大量百姓迁入代郡,虽然代郡也刚刚经历了战争,但毕竟刘琦爱民名声在外,而且有大军驻防,比起战火纷飞的幽冀二州,那是稳定了许多。有了人口,沮授治理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有并州大力的支持,有雁门调来的大量人才,代郡快速复生产和流民安置。

当然,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直被几大谋士天天在刘琦耳边唠叨,那就是关于战时刘琦的个人安全问题。前两天刘琦还在教训王安呢,这下轮到自己了。那叫一个烦!完全无法拒绝。最后典韦主动申请脱离前线战斗部队,统率亲卫,负责保护刘琦。无奈的刘琦感叹空负一身武艺,却不能上阵杀敌,白得一件神兵“破晓”,却无用武之地。只好认命。派典韦领战场上退回来的一千余名神刀卫北上留城重招忠义之士,再组神刀卫。并亲自绘制双边马蹬及马掌由典韦交与蒲元试制,没有这些东西,并州龙骑在骑兵对战中一样体现不出绝对优势,是时候让这些东西加入战争,发挥作用了。而典韦亲自训练的山地作战部队则交与北伐战争中表现优异的副将杨朋。

待郭缊返回晋阳后,几大谋士齐聚议事厅。关于改制,直接关系到士家大族的切身利益,总不能直接没收人财产土,打土豪分田地吧。但是士家大族的存在却真真实实地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只是一州之主常常受到牵制,堂堂大汉天下也是深受其害啊。就象四世三公的袁家振臂一呼,就起来袁术袁绍两方在诸侯,可小皇帝刘协呢?不知道有多少诸侯背地里根本不承认他的地位。就象曹操兵发徐州后,光靠陈宫张邈二人岂敢反曹迎吕?还不是联合了大量的士家大族。所以,刘琦决不允许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必须削弱士族手中的权利。

第102章 治州事,土地改革

要改革,必须得到郭缊的支持。王允死后,并州王氏低调了许多;而郭家因为一直支持刘琦,从郭緼被刘琦征招为上党太守后,郭家越来越强势,隐隐有超越王家成为并州第一豪族之势。

郭缊这人吧算是士族中比较有学识、有远见之人。他看好刘琦可不仅仅是觉得刘琦能治好并州这一州之地,他选择刘琦可是真心觉得刘琦有可能就是那个能平定四方,重振大汉朝纲之人。搭上刘琦的船,他也想一展心中所学,说不定日后能留芳百世。可这回特意将他召回,他就知道事态比较严重了。听了荀彧和田丰的政改意见,郭缊陷入沉思。若只是他和他自己家的老婆孩子,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刘琦这边,可现在牵涉的是整个太原郭家,一个族人上千,佃户食客上万的大家族,动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关键是他这个族长不好交待呀!

刘琦知道郭缊为难也不好相逼,只好向其说明:“先生,你对琦有提携之恩,琦也不愿让先生为难。可眼前的衮州之事摆在眼前,不得不妨啊。还有先生看看留城、看看现在的雁门、朔方,就会明白没有士族控制土地对百姓来说有多大的好处了。当然,我不是让士族没落,士族依然是大汉天下掌握着绝大部分资源之所在,我的意思是由州府出钱,收购各大家族手中田地,然后按照已成形的雁门和朔方的方式分配给百姓。而士家手中有钱财,可以大肆经商,我会给予方便,除了盐铁,其余各类商品均可经营。至于还有想继续耕种和牧养的家族,也可以从州府租赁土地,税收可适当减轻。我想士家大族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利益基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削弱。”

“主公所言,确实好计!”荀彧听后连连鼓掌。

“伯济,你以为如何?你看看文若,偌大个荀家,可不比你太原郭家小吧?他都想得开,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现在只不过是在并州,以你郭家为先而已。主公是什么人你不还了解吗?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平民,又怎么会让我们士族灭绝?别说你看不上经商啊?可知道并州最大的商人可是平城起家的主公啊!或许现在这大汉天下也没有比咱们主公更大的商家了吧?商人所得的利益你觉得会比收取佃农们的佃租来得少吗?还有,你看看我们这并州可还有看不起商人的情况?”田丰更是苦口婆心地劝解郭缊。

“……”郭缊一阵沉默,是啊,荀彧都能接受,自己还有什么好纠的?说句不好听,要不是刘琦尊重他,直接定好方案推广施行,他又能怎地?这么好的主公,自己更不能拖后腿啊。

“敢问主公,这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主公日后作何打算?”郭缊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但他必须弄清楚刘琦心中的打算,就算白白地牺牲家族的利益,那也得牺牲个明明白白是吧。

这下轮到刘琦沉默了,在坐的有一个算一个,包括田丰、荀彧、郭嘉、郭缊、钟繇,还有在外的武将赵云、关羽、黄忠、太史慈、张辽等,哪个心里不是系着汉室的?刘琦能得众人相助,哪个不是因为他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号,又行着仁义之举,都认为他是那个可以重振汉室雄风的霸主,才会死心踏地地跟随他、辅佐他?当然象典韦、裴元绍、周仓之类纯粹为报恩,心甘情愿为奴为家将的另算。改革的关键时刻,可千万不能说错话,别说会引起变革失败,一不小心还可能使将相离心。

“无意称雄,霸业是图!扫清寰宇宵小,重振汉室雄风!”刘琦斩钉截铁地说。

“好一个‘无意称雄,霸业是图’!主公勿忘今日誓言,缊便是倾家**产,也要鼎力相助!”郭缊此刻也是豁出去了,跟随明主,重新建立全新的大汉秩序,以他开头又如何?只要成功那他就将会是写进史册里支持刘琦改革的第一人和第一个家族,大好声名在向他招手。

“呵呵!先生,没那么严重!相信我,你只要支持我,郭家得到的利益不会比以往少!你抽空回一趟阳曲,安排家中组织一支商队,我会安排赵雷将我名下的一些商品交由郭家商队打理。”刘琦得到郭缊的支持,心里踏实了许多。

“呵呵!好!我明日便动身。”

处理好郭家,就要面对并州第一豪族王家了。虽然王允已逝,可王家与刘琦的情分仍在,也不能做的太绝。刘琦带着田丰亲自上门拜访当今王氏族长王允的兄弟王懋,这王懋曾任幽州刺史,又在朝中担任过侍中。其兄长王允死后,怕受迁连携子长王晨、次子王凌潜出长安,返回故乡祁县。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刘琦和田丰拿着改革方案请老先生参详,王懋没有拒绝,确也没有同意。最后二人在祁县呆了三天,天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幸得王懋次子王凌相劝,最后王懋才松口。王懋半送卖将土地交给州府,条件是遣长子王晨组建商队获得刘琦手中“英雄酒”、“各式家具”、“纸”、“煤炭”等商品在司州的经营权,并荐次子王凌追随刘琦为官。王凌在三国史上也算是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在曹魏政权时先后任衮州刺史、征东将军、车骑将军、司空,可以说也是一个有大才之人。刘琦虽然不知道那么多,但前世在游戏中有见到过名字的人,都不会太差。于是任他为定襄太守,反正现在正缺人才,虽然王凌才22岁,但他的见识与表现远比常人强上许多。

搞定了王郭两个巨无霸般存在的士家大族,其他的就好办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士族都能乖乖配合,更有甚者举家兵抵制。改革总是与血腥相伴,荀彧也展现出他铁血的一面,带着太史慈周仓强势镇压,反抗的家族抄没家产、逐出并州。对于拒绝改革却又不反抗者,州府出资购其房产地产,让其家族自行迁出并州。天下那么大,爱去哪去哪。

各郡县都紧锣旗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土地改革,也就是说改革后的土地全归州府所有,不管你是种田还是放牧,只要你按时按量交税,都可以来租种使用。但是老百姓就没有了土地卖买权,这样也就杜绝了有钱大家族的土地兼并。

当然房产不在改革范围之内,之前拥有的房产不管你有多大,只要你自己住得起,全部到衙门登记造册,重置地契房契。

第103章 上郡叛乱,斩麴义

翻看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的变革是一翻风顺的。并州的变革同样不容易!雁门刘琦的底蕴深厚,是最容易的,国渊经营雁门多年,早就悄悄地淡化了士家大族的影响,所以他只是把改革方案下发给各县,自己就率人去草原勘察地形准备建城去了;太原在王郭二家的支持下尚算顺利,又有荀彧的铁腕政策,杀一敬百后,也就顺利推广了;西河郡本就流民居多,有大才钟繇主持,也没遇到多大阻碍;战后的代郡就不用说了,本就疮痍满目,大家族也被洗掠一空,现在都是靠并州出钱出粮在支撑,不服者,杀!其它如云中、定襄、五原、朔方等郡就更简单了,本就经历了战乱,之前的大族基本上都是胡人,现在归于并州后,除了百姓就只有一些商人比较有钱了,大的士族谁也不愿去那偏远的边郡安家呀。

上党郡和上郡相对来说就比较麻烦了,上党近年来除了遭受黑山袭扰,基本上一直都比较稳定,中原连年战火,有不少的士族北迁至上党。郭缊可管不了那么多,好说不听那就来硬的,说什么大汉祖制,说什么刑不上大夫,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别的地方好那你就去别的地方。偌大的郭家都把土地捐出来支持刘琦改革了,管得了你外来的士族?郭缊请冷面判官高顺带兵强制执行,家兵诛杀,家族驱离并州。

介于各士家大族私养家兵给州郡治理带来诸多麻烦,刘琦下令:凡刘琦治下所有地方,凡有家兵的士族大家必须到衙门备案,不论家族大小,一律不得超过百人;若有违者,以叛乱罪论处!

在各郡风风火火地进行土地变革的时候,上郡确出现了麻烦。

上郡在刘琦平叛前被南匈奴占据,废弃了所有县所,百姓要么逃离要么被掳作奴隶,士家大族纷纷逃往关中。并州大军收复上郡后,刘琦重置郡治肤施,重建各县。由于上郡人口较少,并州又缺乏治政人才,所以刘琦派了麴义和眭固到上郡后,也暂时没去管。本以为本就没什么人口的上郡在改革中不会有什么问题。可偏偏就是最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出了大问题。

原来近两年,关中不稳,又恰逢大旱,百姓四处逃离,很大一部分逃往了上郡。其中很大一部分关中大户带着钱财到上郡安家置地,出资贿赂麴义,大肆圈并土地,又收散关中流民,形一个个新兴的大家族。这次并州土地大改,各大家族心慌了,好不容易花钱买来的土地,现在又要被收回去。虽然是州府出钱买回去,可土地没了就没出路了,变卖了司州财产到此安家,贿赂了麴义换得大量土地,还以为可以在此收纳流民佃户,几年后便可以成为新的豪族。谁知道刚刚稳定下来,并州牧刘琦就下令土改收回土地,大户们坐不住了,大家筹集大量资金并聚私兵五千送给麴义,鼓捣他造反。

麴义这人容易膨胀,又小心眼。刘琦安排他来镇守上郡后,他完全不感恩刘琦对他的信任,将大权交给他。反而觉得刘琦不看重他,不带他上战场,便在私底下收受贿赂,私卖土地。现在各大家族又出钱又出粮还给他私兵,他又开始膨胀了,他总觉得自己有主公命,还是有机会为一方诸侯的。

兴平元年(194)九月,麴义起兵造反,上郡各县在各大家族的支持下纷纷响应。眭固劝阻无果,率郡兵三千与麴义战于定河。麴义虽然天生反骨,但练兵确实实在在的是一把好手。麴义仅以私练的八百先登死士便大破眭固大军,眭固亲自上阵,英勇奋战,可惜实在不是对手,睦固战死,麴义亲手砍下其头颅。

消息传回晋阳,刘琦勃然大怒,调高顺领三千陷阵营合晋阳兵马七千,共计一万兵进上郡。比强兵,谁怕谁?你有先登死士,我有陷阵营!比狠?拉出来试试!

十月初三,高顺领陷阵营与先登死士血战肤施,两强相碰,火花四溅,虽说麴义天生反骨,但必须得承认练兵和军事指挥确实不错,八百先登死士以寡敌众,硬生生抗了陷阵营两个时辰。不过他还是太低估了并州第一强军的实力,最后陷阵营以阵亡七十五人,受伤两百三十四人的代价全歼先登营八百死士,活捉麴义。原先并州驻军完全是受到迷惑或者胁迫,麴义被抓后,大家摆脱控制,倒戈重归刘军阵营。大族们屯私兵严守县城,可惜他们也低估了刘琦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没有大军撑腰,他们不敢反对大家族造反,可并州大军一来,那心思可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并州刘使君爱民如子,有机会摆脱大家族的压榨,谁还肯跟着造反?除非脑子坏了。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拿着锄头木棍攻击大户,大开城门,迎刘军入城。

十日后,上郡各县叛乱基本平定,查出联合造反合计三十一户,高顺带兵抄没参与家族所有资产,将参与的各家主及主事之人共计一百四十八人全部当众斩首。

战报传回晋阳,刘琦令已经养好伤的王安为上郡太守接手上郡土地改革。升徐犇为都尉,领兵五千驻防上郡。王安养伤期间,与黄舞蝶的感情急剧升温,刘琦托王安的恩师田丰亲自到黄府找黄忠提亲。黄忠一直为女儿婚事担扰,能寻得如此才貌双全,又出生名门的青年才俊作女婿,自然是一口应允。订下婚事,只等王安禀明家中双亲,便可择日成婚。

高顺带兵返回晋阳,亲自将麴义押送到州府衙受审。其实也没什么好审的,直接杀了也不为过。刘琦收留他时确实也曾考虑过这个人的人品,可是当时的情况是他与沮授同来相投,若不收留,沮授很有可能也留不住。再想想让他守一郡之地,职务也不算低,总不至于没缘由又造反吧。而且为了防备,还派了眭固为副将。

没想到他还是反了,杀了眭固。眭固虽是降将,却义胆忠肝,颇得刘琦喜爱。没想到他却成了手下第一个牺牲的将领。不是死在争战的路上,而是亡在内部的叛乱中。这让刘琦有些难过。高顺送回来的从麴义家中搜出的钱粮珍宝让刘琦更是恨的咬牙!贪污,永远是社会的驻虫,可恨!该杀!

沮授在收到耿武书信听说麴义造反,立即派快马往州牧府送上书信。刘琦本来就担心沮授为麴义求情,没想到还是来了。刘琦没想到的是,沮授深明大义,就是怕他为难,特意快马送书。信中短短几个字“狼子野心,其心可诛!”,化解了君臣间许多尴尬。

麴义当街被斩,悬头颅于城门十日。

时逢乱世,人心不古。刘琦发现汉时独尊儒术,以仁孝治天下存在巨大的隐患,和平时期还好,可在乱世,就不远远不够了。大家为了填饱肚子,礼义廉耻统统抛在脑后。什么造反啊、食人肉啊、占山为王啊……比比皆是。为了并州的安定,刘琦决定从治法典。荀彧举荐同窗陈群,并亲自写信着人去颖川邀请。刘琦当然同意了,附上自己的亲笔书信,派史阿亲自率人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