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不但看到了,还亲眼所见这一箭是如何而来,如何而去的。

射完这一箭,刘琦看到史涣应声倒下,便也没有继续发射。

开玩笑,那二十支箭从造出来那一天起就没有多过,万一不小心遗失了,多让人心疼。

刘琦收弓,将“破风”替给了身边的侍卫。

身边的贾诩与侍卫们只看到刘琦轻描淡写地射出了一箭,然后敌人主将便被贯穿了咽喉。

再云淡风轻地将神弓收起……

说来话长,其实也不过是瞬间的事罢了。快得连他们都来不急欢呼,为主公叫好。

到后来关于刘琦的传说中就多了“夺命一箭”的故事。

就连贴身女倌根据当时目睹了一切的贾诩的描述所记载下的也不过是:曹将史涣乘乱率兵袭营,王亲率至阻之,设计而伏。军中无大将,涣勇不可挡也。王执破风,一箭射之,穿涣喉,曹军大败。是役,斩曹军万首,俘六千人。

那一箭,穿过重重阻拦,在乱军之中准确地找到了敌军主将的咽喉。

那一箭彻底地灭杀了曹军的所有希望,包括逃跑。

那一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与准确度射杀了敌酋。

那一箭,精彩绝仑!

那一箭,掩盖了战场上所有的光芒!

很快,真的很快。整个过程从史涣下令冲锋到战斗结束用时不到半个时辰。

杀敌上万,俘虏六千。

而刘琦一方所有预备部队加上两千神刀卫、两千白马义从还不足万人。

而真正冲进战场决定胜负的不过是刘琦那四千贴身侍卫而已。

虽然神刀卫和白马义从根不就不需要什么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但这一战却让他们不败的神话得以延续。

内战,不百姓和普通士兵眼里,就是贵族们争权夺利的混乱罢了。

谁胜,谁负?

其实并没有质的区别。

只要没死,他们的命运依然如旧。

只不过换了一纳税的对象,换了一个效忠的君主罢了。

而他们,依然做作最辛苦的活计,却得到最少的报酬。

大汉一统四百年,最大的好处就是天下百姓没有对任何一方诸侯有特别强烈的归宿感。

不论是刘琦也好,曹操也罢,亦或是刘备、袁绍、孙权……哪怕是吕布,只要能让他们活着,他们都愿意守着自己的故土。或者说,谁能让他们更好的活着,他们就愿意支持谁。

所以,谁胜谁负真的不那么重要。

其实,大部分的士兵也是一样。

他们出自于百姓。

他们当兵或出于强征兵役,或出于生活无奈找一个拿饷吃饱的地方罢了。

上阵杀敌,除了对外的胡人,其他诸侯的部队根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败就败了呗,投降便是。不过是换一个阵营吃饭拿饷罢了!胜的一方自少证明比自己从前所效力的一方强大,以后活下来的机会也许会更大一些呢。

所以,六千曹军俘虏,除了那些将校类的老兵油子还念着故主外,全都爽爽利利地降了刘汉。

这都是即战力!打乱编入各营,便成了一股新生势力。

此消彼涨,刘琦再一次拉近了对战双方的兵力对比。

刘琦看到守营的战场已经接近尾声,便带着贾诩回了帅帐。

“打完了?”荀彧看着刘琦、贾诩轻松的神态便猜到了七八分。

“嗯!就一个史涣带了万把人,看来他们是想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不过有主公和神刀卫、白马义从在,根本没有悬念嘛!一个都没逃掉!”贾诩轻松地答到。

“哦?主公又上战场了?文和你……”听这话,刘琦在这场胜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嘛。可刘琦那懒洋洋,一点也不兴奋的样子,也不象上过战场啊。

“荀相放心,主公未上战场,只是射了一箭罢了!”贾诩说到那一箭,眼中直冒精光,完全挡不住内心的激动。

而一边的刘琦却独自走到了沙盘前,完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哦?”

难道没射中?或者射杀了一名无关紧要的普通士兵?

但是贾诩的表现又不象啊。

没有让荀彧等多久,贾诩便绘声绘色的把战场上发生的事大致讲给了荀彧。

直听得荀彧目瞪口呆!

或许,主公若不是身处如此高位的话,或者说大汉未乱的话,一定会成为流传千古的一代名将吧?

偏偏刘琦此时确更清醒地以识到,一人勇猛百人敌、千人敌;一人大智,万人敌、十万人敌;大权在握,百万人敌、万万人敌!

自己确实不应该再在一场战役,甚至是一场战争上去纠结胜负了,他应该看的是全局,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