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至少也得等到十月以后,台风的发生的几率大幅下降后才行的。

不然就得走上忽必烈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却偏偏无奈一海之隔的倭国的老路了。

想想当时的蒙古帝国何其强大,却偏偏对倭屡次出兵而无功而返呢?

航海技术落后虽然也是一大因素,但是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大军不懂得海上气侯的变化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因素。

当时建都北京,等到春暖花开已是三月,再筹备俩月,五月出兵,等大军开到大海中间,“呼”一阵台风刮来,船翻人亡。还打什么仗哦,能活着回去就算走狗屎运了。

作为后世来魂,经过那许多的数字网络新闻,这些东西在刘琦眼中已是常识,当然不会拿自己的士兵的生命去冒险。

晚就晚点呗!也不差这几天。来都来了,就在基地好好了解一下船只和海战也好。

第331章 学富五车

台风来了!

太史慈的船队刚刚进港,大风就紧随其后刮来。所幸这风不是海峡内生成的,破坏力远没后世中华沿海地区来得大。

太史慈在这儿呆了差不多两年了,海峡内的气候,风浪等各种情况都基本摸透了。

所以他能从台风前的各种征兆判断出大风出现的大致时间,从而及时地组织船队返回港口。

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不论是船还是船员、水手、战士,都是宝贝!可不能因为自然灾害引起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

回到基地的太史慈见到刘琦非常兴奋。为将者,做再多努力,都希望得到主公的认可。他当然也不列外,非常希望刘琦能亲自检阅他辛苦几年的成果。

得知刘琦北上东进的来意,太史慈先是一阵兴奋,准备了这么久总算可以正式进军东瀛了。然后又有一些担忧,这海峡确实各种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唯一不好是就是从五月到九月总有各种不同大小的飓风出现,非常不利于远航。虽然他们也有过成功对抗飓风的行船经历,但总是会带来不小的损伤的。不论是船只还是人员。

“主公,此时进攻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不如等到十月出兵?”太史慈小心易易地问到。

刘琦:“你这两年有没发现这飓风的规律?”

太史慈:“规律?呃……好象没什么规律呀,就是七八月比较多,大小也不一定。”

刘琦:“那你的船队能在风中安全行驶吗?”

太史慈心中一团黑线,这主公搞什么名堂?大好的天气出行不好吗,干嘛非要在风雨时节去海上作死?

“主公何意?还请示下!”

刘琦:“哦,我是想看看现在这个季节能不能对倭国发动进攻。”

太史慈:“为何不等到十月以后?”

刘琦:“风雨难测,十月以后也不过是少一些罢了。但是十月以后天气转凉,加上海风,阴寒难测,更加不利于出兵。倭国弹丸之地,岂不是能挡我大军数年?”

太史慈低头想了想,好象也是那么个理:“嗯,这飓风虽然破坏力极强,但到海峡内已减弱许多。而且一般情况下,两次大风之间间隔时间不会太近,最少也会有两三天,多则十数日,甚至更长。”

刘琦道:“子义,这几日你多寻一些老渔民打听一下当地的气候规律,寻一寻有无精通天象之人。作好出兵准备!”

太史慈:“喏!对了,主公,此次我出海练兵遇到一支倭人船队,将其打败并俘获了主将及随从数十人,但是语言不通,还没审问出什么。”

刘琦:“哦?是吗?回头带来我问问!”

太史慈:“主公懂得倭语?”

刘琦笑了笑:“略懂!”

不是刘大帅哥阴暗,而是前世为了更好的研究岛国动作电影,跟一个日本客户学过一些简单的口语。

太史慈:“主公果然学富五车!”

刘琦:“呃……”

学富五车就学富五车吧,这东西没法解释。说出来,以此时的人的思维也无法理解。主公就是牛叉,主公就是神!

“你是怎么抓到他们的?”刘琦转移了话题,免得在倭语上面越描越黑。

人家太史慈其实没想那么多:“禀主公,末将此次出行练兵,走的比较远,在途中发现一座小岛名曰‘耽罗国“’。当时我们在岛上补充淡水,发现了这支船队。因为语言不通发生了冲突,最后打败了他们,俘虏了数十人,还有金银珠宝无数。”

刘琦:“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倭人?”

太史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我在此地两年,也纳了个三韩的小妾,韩语略懂。那些人所讲言语不同于韩语,又非我大汉语言,臣不确定,但按主公所述,其服饰与言语理应是倭人。”

刘琦:“没事,叫来一审便知!对了,你说你到了济州岛,可将此岛拿下?”

太史慈:“不曾!”

刘琦摇摇头:“子义太仁慈了!”

太史慈不禁一愣:“主公,我……”

刘琦:“岛上之人讲什么语言?”

太史慈:“与三韩相同!”

刘琦:“我们已灭此族,留下一个小国,子义是想留给他们报仇的机会吗?”

太史慈有些不以为然:“主公,耽罗小岛,弹丸之地,焉能撼我大国之威?”

刘琦:“子义啊,可别低估了仇恨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疆拓土,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也许就是你一时的仁慈,便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后患啊!为帅者,对外敌一定要下得了手。如果我们没有对韩人行灭族之事,或许还可以收复归化此岛。但现在不行,留下只会是祸根长埋!”

太史慈有些不解,那个仁慈的主公何时变得如此绝情嗜杀?

希望只是对外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