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刘琦:“叔父谬赞了,你我都是为了这支离破碎的大汉江山出力。只是我们的认知和方式不同罢了。琦欲保大汉江山,强取叔之领地实属无奈,还望叔父理解。”

刘璋:“都过去了,这些时日我也想了许多,我的别驾张松也给我讲了许多道理。我也想通了!如今大汉朝纲不振,天子蒙难。我等高祖后人,确实有义务去收拾这破败的河山,让我大汉永不消亡。纵观天下数不尽的高祖后裔,非子玮不能胜任也!我一生所恨张鲁贼子耳,业已被子玮所灭。我无憾矣!”

刘琦:“叔父可有心愿未了?琦定当竭力为叔办之!”

刘璋:“唯请子玮善待益州百姓耳!”

刘琦:“这是自然!”

刘璋再一次向刘琦递上印绶。

刘琦当然不会拒绝,虽然他看到了刘璋眼中的不舍。但是这么重要的地方,他不会交给这个才能并不出众的人去继续打理的。而且刘璋父子在川经营多年,刘琦实在不放心在身后安放一枚炸弹。

“叔父可有要求?”刘琦才不信刘璋就甘愿将手中的一切权利全部放弃呢!

没有欲望的人才可怕呢!

刘璋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愿回江夏老家,做一富足老翁尔!”

刘琦看了看刘璋,按他对刘璋这个人的评价,确实比较适合做一个富家翁。不过,他这一路走来,虽然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也有令当今天下诸侯羡慕的豪华文武班底,但是他至今还有得到除他老爹这一族的其他皇室后裔其他族人的支持。所以他想利用刘璋!

“叔父正值壮年,何来老翁一说?叔父宅心仁厚,心系百姓疾苦。何不到长安为官,助侄儿重振大汉河山?”

这是一个很大的**!

高官厚禄的**!

刘璋很难抵挡,他也不愿意拒绝。

没有人愿意平凡庸碌一辈子。虽然事实证明他不是一个明主,但并不能说明他一无是处。早在他被老爹拐到成都时,他本就在朝中为官,而且干的还不错。刘氏后人学的都是治世之道,是为臣之道。他不适合为主,但并不是说他就不适合为臣。至少在汉礼一途他是非常精通的。

但他也没有直接答应,依然保持了一份士人的矜持:“容我想一想吧?”

当然,他最后还是答应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想拒绝。

虽然历尽艰辛,这场收取益州的战争也持续了将近半年,但是结局是平和的。

刘璋将川中的能人异士一个个地推荐给了刘琦。

包括暗中已经投向了刘琦的张松、法正,也有一直主战的黄权等人,唯一可惜的是张任已经心恢意冷,宁愿解甲归田,也不愿再降于刘琦为将。

张绣再劝也无用。刘璋亲自去劝都无果!

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刘琦没有杀他,当然也没有让他解甲归田。而是让他做了刘璋的家将,继续保护他心中的主子一同去了长安。

第290章 益州人事

益州拿下了!

但其实只不过拿了一半而已。

因为另一半名义上是属于益州的地盘实际上是完全掌握在南蛮手中的。

刘琦当然没有更多的时间耗在这儿了,他还有从凉州到兴州那广阔的大天地需要他去打理呢!

现在聚集在益州的能人实在太多了。要走,刘琦也必须安排好人事才行。还有那占据着益州一半以上的疆土的南蛮,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去收服。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睡?

没有被人类征服的青藏高原可以暂时不去管他,他是云贵山区绝不能放过。何况拿下益州南部就可以直通交州了。

南路的郭嘉及甘宁的水军不用他操心,在得知刘璋投降,刘璋顺利接收益州后。郭嘉就令甘宁带着周泰、龙治等人,包括从荆南四郡调来的能臣武将,顺流而下,返回荆南去了。

荆南是抗击江东的前沿,郭嘉收到的消息是孙权已经被刘备打的节节败退了。虽然孙权没有向刘琦救援,但是战争之火会因为孙权的败退而引向荆南的。他留下沙摩柯、杨朋的“五溪飞虎营”,带着云梦水师回去做准备了。

可是剩下的人也还多呀!

光是北路徐庶军团就有能人无数。

徐庶、诸葛亮、马超、文聘、张绣、张燕、曹性、关平、胡车儿……还有收降的法正、李严、费观、吴懿、泠苞等人。

还有刘琦由东往西收降的李恢、严颜,以及严颜帮他劝降的许多蜀中将领。

最主要的问题是刘璋把他手中的文武百官全部留给了刘琦。

中低层的无所谓,什么县令一类里,只要没犯什么大错,刘琦可以让他们继续留用。可刘璋的那一批核心班底里还有许多能人,或者名声在外的名士呢。

黄权、董和都是人才,放之不用实在可惜。

刘巴、许靖都是天下名士,不用则影响士家大族的认可,也是令刘琦颇为头疼。许靖还好办,本身他自己在为官治政上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刘琦早就想好了他的出路,之前与其从弟开办的“月旦评”不是很成功嘛?那就搞个类似于宣传部的位置给他好了。

至于刘巴,那可是当年刘琦的老爹刘表都没请动的名士。历史上他是北投了曹操的,最后是因为赤壁之战后未能完成曹操交给他的任务才投了刘璋的。现在因为刘琦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轨迹的情况下,他是怎么提前投奔了刘璋的刘琦就不知道了。他只知道这个人不仅博学多才,还真的有能耐。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张松,刘琦得说服他去为自己画地图。张松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他一是爱慕虚荣,二来贪恋权势。想要说服他,还得给他一些心理上的满足才是。

因才施用,是刘琦的用人原则。

但是他不可能对每一个人的才能都了如指掌的,所以他组织了一个临时的智囊团。包括徐庶、诸葛亮、庞统几大谋士,还有早一步投降的李严、费观、法正。

几人商议后。

首先一点确认的是刘琦表诸葛亮为益州刺史,说是上表,这个时候的琦对人员的安排已经不需要上表了。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以示对天子的尊重。天子没有实权,同不同意根本不重要。掌握实权的曹操名义上又跟刘琦是盟友,虽然暗地里少不了争斗,至少表面上还是得把面子做足的。

这群人当中,有才能的不在少数。可以说能治理一州政务的人也不少,至少徐庶、庞统都有那个能力,或许黄权、刘巴都可以做好。但是徐庶要统兵、庞统似乎还没得到刘琦集团内部认可,这么重要的位置不可能交给一个新投之人,当然就更不会考虑新降的益州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