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话占据了大义,众人听后一时难以反驳。

“元直此话代表长公子,还是个人之说?”崔钧想了想,认真地问道。

“当然是我家主公的意思了!庶何德何能,岂敢私请诸位大贤?”徐庶一本正经地答道。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静静地坐在那儿写书,我的人生就知足了!

“如此,诸位可以前往长安一试!以长公子识人之明,定不会埋没诸位之才!”崔钧道。

“州平兄何意?你不打算去试试?以兄之才,必得主公赏识。”徐庶道。

“我就不去了!长安,一个让我心碎的地方!”崔钧,字州平,太尉崔烈之次子。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因参加董卓讨伐战使其父为董卓收押,致死。

后游历于荆襄之地,与诸葛亮孔明、徐庶元直等交善。

也许是看透了官场,也许是看透了汉室的本质,也许因为自己而致家人惨死……

反正崔钧是不愿再为官了。

石韬、孟建在纠结,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虽然品评天下英雄说的热闹,但话说回来有谁更能让他们施展一身才华呢?

无疑刘琦才是那个最合适的人。

“亮尚幼,学业未成,就不去了吧?”诸葛亮拒绝了。

“师弟这是为何?你知道我主一直看好你与士元的,此次回来主上还特意交待要请你二人去长安一行。不出仕无妨,也算是一种游历,还有文彧先生在长安施政,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徐庶道。

“亮学术不精,羽翼未丰,恐让长公子失望。还是在山中勤奋几年再说吧!”诸葛亮依然不肯松口。

“你不是对我主尚有许多疑惑吗?目前主公亦在长安,你何不亲眼观之,亲口问之?”徐庶又道。

“呃……”有点心动,但他的骄傲又不允许他轻易答应,不然也不会有流传千古的“三顾茅庐”了。但他还是有些不愿意,因为他心中有个结,那就是刘琦轻士人。

“请问师兄,长公子为何重商而轻士人?”还是问出来了。

“呵呵,愿来你在纠结这个问题?以我看利大于憋!而且并非轻士人,而是让士人放弃圈土地,而走另一条路罢了!你不亲眼所见,我是给你讲不清楚的。自己去关中,去并州看一看?”徐庶不解释,却继续**他。

“还是再过两年吧!”诸葛亮还是不肯同意。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这两日会住在书院,侍奉恩师。你们想好了来找我吧!老友难得相距,今夜我作东,襄阳城中悦来酒楼恭候各位大驾!到时候再好好聊聊!”徐庶想趁热打铁一举拿下众人,不过不能逼得太紧。都是聪明人,给一个下午时间考虑应该差不多有结果了。

“哟,做了两年官,元直出手阔绰了嘛!好,晚上我们一定来。不如今日我们暂且散去?你们也好好考虑一下,我们晚上悦来酒楼再谈?好久没喝到过英雄酒了,今日有元直出钱,定要喝个痛快!哈哈……”崔钧打破场面的尴尬,这种人生大事确实需要考虑一下。

“也好!那晚上悦来酒楼见?”石韬道。

“好!”孟建也是满怀心事。

“哦,对了,师弟,我来的时候月英小姐在你府中相侯,让我见到你时给你说一声。”徐庶对诸葛亮说道。

“这……”诸葛亮有一些尴尬,又不想被人说重色轻友,心里却又急着回去。

“走吧,大家晚上襄阳城中再会。不管你作何决定,是应该跟未来的妻子说一下的。”崔均作为过来人,自然更懂这些事的。

“好!诸位兄长,亮先行一步,晚上不见不散!”说完淡定地起身离开,但明显地看出加快了步伐。

“哈哈……”余下四友相视而笑,也纷纷起身离开。

徐庶在偷笑!

对,就是在偷笑。

其实他早一天就到了,他先见了月英,并抛出各种**,说服了月英。

月英早就想到刘琦的地盘去看看了,现在荆州流行起来的桌椅听说就是刘琦捣鼓出来的。她很想知道这个表哥怎么会如此优秀,除了文治武功还会这些**异巧之术。关键徐庶还告诉他关中出了个机关天才,发明了一种龙骨水车,还改良了织棱机,为百姓做出了重大贡献。

至于刘琦要开什么奇匠司,她倒反而不是很在意,但他在意刘琦手中的那本奇书。

所以她决定要去长安!

说服他父亲黄承彦只不过是分分钟的事,父亲对她的宠爱无可替代。且由于姨母是刘表的后妻的关系,跟刘琦也算是表兄妹,相信安全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她想让诸葛亮陪她一起去。

这个根本不需要徐庶去说,当然徐庶也在暗地里加了把劲。

青山环绕,绿水悠悠。

几间精致的茅屋座落在伏龙山间。

这里是诸葛亮的家。

可不是因为穷才住的茅屋,这茅屋的构造和里面的陈设可都是一般大户人家也置办不起的。

这几间茅屋是诸葛亮跟黄承彦学了墨家技艺后,亲手设计搭建的,里面的陈设有许多都是他与月英亲手打制的。

这是爱的巢穴。

诸葛亮早早地就从叔父诸葛玄家里搬出来了,叔父为他置了几亩田地,配上书僮侍女,便自己独居了。

你千万别信他自己会躬耕!他都是租出去收租的。

他自己要真的劳作的话,也许就是门前那片菜地和一些花草了。

说是在南阳地界,其实是南阳和襄阳交界处,离襄阳城很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