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运气

上书房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了。

董如意一副打死都不去北疆的模样。

庆王此刻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刚刚才说了反对董如意去北疆的话。

皇上咳了一声,“如意啊,此番你若是处理好北疆的事,等你回京,朕准你监国。”

庆王惊呼:“皇兄三思啊!”

董如意同样惊呼:“皇伯父...请三思。”

皇上扶额,他忽然觉得他压根就不该留庆王在此,这哪里是帮他劝人的,这简直就是捣乱的。

庆王的眉头紧皱,他看着董如意隐隐有些发怒。他求皇兄三思是因为他认为监国的权利太大,而这丫头......明显是没看上监国的权利。

董如意跪走到了皇上面前,“皇伯父,如意就是个眼中只有银子的纨绔。您让如意监国,这不是把大周百姓往水深火热中推么?”她说着拉住皇上的龙袍,“恳请皇伯父三思,请皇伯父替我大周上千万的子民考虑。”

皇上顿时无语,这话他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这话应该是庆王要说的话吧!

他看向庆王,果然庆王直接呆立当场,‘眼中只有银子的纨绔’这正是他想说的话。

皇上道:“看你像什么样子,站好说话。”

董如意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只要不去北疆,皇伯父让如意如何都行?”

皇上道:“说吧,如何你才肯去?”

董如意低着头,她抠着亲王服上的绣花,嘀咕道:“如意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啊!”

皇上彻底无语,他指着庆王,“你给她个理由?”

庆王语塞,皇上问他要理由?不让董如意去北疆的理由他倒是有,可这非去不可的理由......他没有。

皇上看着庆王,那模样明显就是在说,今个你非得说个一二三不可。

庆王口中泛苦,他就不该找那逆子,想到萧瑞德,他真想说一句,周王就不该抛头露面,她应该好好的学学女子应当学的规矩。”

董如意大方的走到了庆王身边,她抬起手想要抱拳,手刚合上又垂了下去,最后她身着男亲王朝服的拂了一女子礼。

庆王看的目瞪口呆,这身和他一模一样的朝服他怎么看怎么怪异。

董如意眨着眼,小声道:“庆伯父,如意是女子,如意今年才十四,还是个十四都尚未婚配的。如意要是再立功,再抛头露脸,怕是往后都嫁不出去了。”

庆王瞪着眼,他指着董如意,“谁家女子会说这样的话?”他抱拳道:“皇兄,臣弟愚见,臣弟以为如意应当好好的学学规矩才是。”

在他眼中,董如意去北疆的作用真的不大,朝中若不是两派相争,何须找不出个北上的官员。

董如意听到这话,顿时心花怒放了,她心道:“如意在心里谢谢庆伯父了。”

皇上瞪向庆王,董如意刚刚的声音很小,以至于他没有听清。

只是不管皇上如何打眼色,庆王都一副铁了心的模样。

皇上在心中叹了口气,今日他这亏怕是吃定了。

他表情严肃:“如若朕派你前往北疆,你当如何完成朕的嘱托?”

皇上莫名其妙的话,让董如意的心不由的一沉,显然皇上是打定让她前往北疆了。

庆王的心同样沉到了谷底,皇上这是心意已定了吗?

皇上道:“朕要听实话,如若你完成的好,朕可许诺刘相百年之后董卿便是右相。”

庆王再一次惊呼出声:“皇兄?”要知道刘相早已年过八旬,而刘相的身体更是强弩之末。

如若不是刘相后继无人,如不是刘相年事已高,任谁也别想站稳朝中。

董如意沉默了,右相啊!皇上说的可是右相啊!要知道她爹爹今年才三十五岁,三十五岁的丞相......

对于刘相是不是还健在,董如意压根就不关心。想要刘相死,她有千百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气死他。朝堂的事气不到他,可不孝子孙哪家没有。

皇上心道:“果然关键时刻还是董卿最为管用。”

他抬手制止庆王出声,他没有催促董如意,他在等董如意说对北疆真是的看法。

董如意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不得不说,她心动了。她快速的回想北疆如今的情况。

董如意没了玩世不恭的气人模样,她一脸严肃道:“如若是如意前往,如意会带增援的兵士,北疆的军饷,救灾的粮饷,还有七公主前往。”

董如意严肃的话,让皇上和庆王同样严肃了起来。

带增援的兵士和赈灾的钱粮并不奇怪,可北疆的军饷和七公主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北疆今年的军饷秋末才发放,这离下一年的军饷还有整整一年之隔。再说到七公主,七公主虽以联姻,可北疆现今的情况并不是何公主大婚。

皇上和庆王在思考,董如意同样在思考。

董如意没有解释,她继续道:“胡人大军虽为抵达北疆,可胡人的散兵已到,此番退守长城内一事,只要百姓有所动作胡人便会知晓。也就是说,长城外的百姓运气好的可以跑进关内,运气不好的,只能留在长城外。”

皇上眼角微抽,“运气不好?三十万关外百姓,会有多少运气不好?”

董如意不假思索道:“二十五万,或许是全部。”

皇上倒吸了一口凉气,也就是说董如意在提议这事时,就是要舍弃长城外的三十万百姓了?

庆王从未见过如此认真的董如意,他还处于心惊之中,等他听到董如意最后那句全部后,他差点没跳起来。“你早就放弃了北疆百姓?”

董如意看向庆王,“不是如意放弃了北疆百姓,而是北疆百姓不会配合撤退到长城以南。”

庆王不可置信道:“那些可是胡人,他们怎会不走?”

董如意看向庆王,“如意没去过北疆,可皇伯父和庆伯父早年应该是去过的。试问北疆百姓大多是什么人?汉人,关外人和胡人。在没有确定必死的情况下,他们会抱有一线希望,他们哪怕是躲进山里,也不会跟着大军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待他们发现胡人烧杀抢掠不拿他们当人看时,只有上天眷顾的才会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