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彭雪枫纪念馆

纪念馆简介

彭雪枫纪念馆坐落在烈士家乡河南省镇平县城北隅,占地面积9200余平方米。2005年,该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彭雪枫铜像,花岗石基座上镌刻的“彭雪枫”三个字正是出自彭雪枫的笔记。铜像两侧的两块石碑,分别介绍了彭雪枫的生平事迹和纪念馆的修建经过。

主体建筑展览馆位于铜像正后方,总面积2350平方米,其中珍藏了600余幅彭雪枫烈士的珍贵照片,并分作八个部分展览,充分再现了彭雪枫光辉灿烂的一生。

永不飘落的红叶

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彭雪枫率部队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抗战爆发后,彭雪枫率两个新兵连373人,向豫东地区挺进。在此期间,他率领部队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围剿”,名声大振。1939年,彭雪枫率部继续向东挺进,建立了以永城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11月26日,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河南杞县成立,彭雪枫担任校长

。这所学校后来成长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军事学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1940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6支队在运河线、黄泛区转战,北靠陇海路、南跨涡河间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不久,彭雪枫又率领部队进入皖东北地区,与淮北路东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合,并且创建了骑兵团。

其实,彭雪枫在率领部队进入皖东北之前就已经有了创建骑兵团的计划。原来,新四军早前曾在与日军骑兵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这让彭雪枫心痛不已,建立骑兵部队反制日军的想法便渐渐在他的脑子里成型了。到达皖东北地区后,彭雪枫立即决定组建骑兵部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941年8月1日,新四军四师骑兵团正式成立,之后,部队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此刻,大家只有一个心愿:杀敌立功,报仇雪恨。

1942年夏,淮北平原麦浪滚滚。根据地老百姓期盼着此次的大丰收,然而,当人们正在准备收割的时候,敌人开始出来破坏和抢割麦子。得知这一消息,彭雪枫立即命令骑兵团:“保卫夏收,痛击敌人。”

两个骑兵大队立即出动。赶到目的地时,正看到敌人带着抢割的麦子,准备回据点。看到日军走出村子,参谋长一声令下,战马一阵风一样冲向敌群。两个骑兵大队在开阔的平地上,大展威力,痛歼敌人300余人,保卫了群众的夏收。

之后,骑兵团屡建功勋,威震敌胆,打出了骑兵团的威风。新四军四师也因为骑兵团的建立,战斗力有了极大提高。从此,新四军多了一个成建制的新兵种。

1942年至1943年间,彭雪枫在洪泽湖地区领导敌后抗日战争,纵横弛骋,浴血奋战,取得了著名的33天反“扫**”斗争的胜利。

1944年,日军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攻陷了郑州、洛阳、许昌、郾城等38座城池,中共中央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收复失地,彭雪枫奉命西征。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麾下的新四军第4师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8万余人。

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围歼土顽李光明的战斗中,彭雪枫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

英名永在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分别为彭雪枫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河南省夏邑县孔庄乡建有彭雪枫纪念馆,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建有彭雪枫将军陵墓和纪念碑。其中泗洪县半城镇的雪枫墓园,是彭雪枫真正的陵墓所在地。陵园大门有李一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和书法家)的亲笔题联“半壁江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