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红旗渠纪念馆

纪念馆简介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改变当地缺水的现状,修建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1970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工程,林县斥资建造了红旗渠纪念馆。1997年,林州红旗渠纪念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旗渠纪念馆占地总面积5平方公里,包含“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部分。

分水苑位于林州市北19公里处,主要由分水苑牌楼、分水闸、碑林、红旗渠纪念亭等组成。在红旗渠纪念亭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展品,有红旗渠电控模型,有介绍红旗渠的珍贵照片,还有当年人们修建红旗渠时所使用的工具,而碑林则记载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

从分水苑乘车上行30公里,就来到了青年洞,此地因参与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而得名。青年洞洞长623米,高5米,宽6.2米。站在巍峨雄壮的太行山绝壁之上,俯瞰让人胆战心惊的“铁索桥”和“凌空栈道”,可以感受到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也让人不禁感慨他们的伟大创举。

络丝潭位于青年洞往西约1公里的地方,也叫“天桥断”。夏天雨水多的时候,这里的河水会暴涨,然后从悬崖跌落水潭,形成瀑布,十分壮观。峡谷上面有一架铁索桥,连通河北和河南两省。

红旗渠的故事

山西省石城镇位于山西、山东、河南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还有浊漳河贯穿全镇东西,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气候,都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与它隔山相望的林县,却是河南省有名的贫困县。多少年来,林县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恶劣的自然条件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林县县委为了改变林县水资源匮乏、粮食产量低的境况,做出了“引漳入林”的重大决策,决定把浊漳河水引入林县。

1960年2月,全县组织起10万人参与修渠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终日奋战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上。

1960年的春天,乍暖还寒,红旗渠首座拦河坝工程正在修建之中,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拢,咆哮的河水却让人望而却步。为了按时完成这项工程,林县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奋不顾身地跳进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手挽着手排起了3道人墙。所有人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最终挡住了汹涌的河水,使这一工程得以按时结束。

同年11月,由于自然灾害,红旗渠总干渠暂时停工。为了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林县建渠干部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政策,并立即从各个公社挑选了300名优秀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当时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口粮根本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大家只好挖野菜充饥。后来好多人都因为吃不饱,得了浮肿病,但他们不肯撤下去,仍然在凶险的太行山腰上奋战。

修建红旗渠的代价是巨大的,太行山的山体结构破碎,塌方是经常的事。在这10年的时间里,有189名英雄儿女为建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只有17岁。林县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开凿出了这条人工“天河”。

红旗渠改变了林县恶劣的自然和生存环境,林县人民世代居住的这片贫瘠的土地,从此旧貌换新颜。红旗渠解决了全县56.7万人口、37万家畜的饮水和3.6万公顷农田的灌溉问题,粮食单产量比以前提高了4倍,从前的荒山野岭也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果园。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交通、能源、建筑等行业。林县终于摆脱了以前贫困的状况,红旗渠也因此被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渠”。

精神永驻

红旗渠建成后,震惊了全世界,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敢叫天地换新颜”的伟大工程犹如一座丰碑,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和新时代农民,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中所显现出来的伟大创造力,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轰轰烈烈的水利兴建浪潮中,10万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靠最原始的工具苦战10个春秋。他们在太行山上是逢山开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了211个岩洞,跨越270多条河沟,修建151座渡槽,并且还沿渠建造了50座中小型水库,才最终开凿出这条总长70.6公里,总灌区渠道累计长4013.6公里的“人工天河”。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计算:如果把建设红旗渠所挖的石块砌成高3米,宽2米的墙,那么可以从广州一直连接到哈尔滨。

周恩来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今天,红旗渠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还是一个地标,一种精神。

2004年10月7日,国家博物馆推出了“红旗渠精神展”,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林县人民当年用过的生活用品,似乎已经把人们带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55岁的劳模郭秋英指着展出的干野菜,回忆道:“那个时候生活很困难,没有饭吃,就派人到处挖野菜煮着吃。肚子虽然饿得瘪瘪的,可没有一个人说不干了。当时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就想只要我们苦干一辈子,后代就能享福了。”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至今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

陵园简介

焦裕禄烈士陵园位于兰考县城北侧的黄河故堤之上,紧靠兰考菏泽公路,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这里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长眠的地方。1997年,该陵园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焦裕禄陵园建成于1966年2月,陵园包括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三个区。

踏入陵园大门,可以看到一座高19.64米的焦裕禄烈士纪念碑。碑座上的大型浮雕,展现了焦裕禄“访贫问苦”、“查三害”等感人情景。

墓区位于纪念碑北侧,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墓身和墓碑为汉白玉大理石砌成。墓碑的后方有一块4.6米高的屏风墙,上面雕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顺着墓区西行,映入眼帘的是焦裕禄事迹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由序厅、展厅、放映厅、贵宾厅、服务部5个部分组成。序厅正中央是焦裕禄的半身铜像,主展厅内陈列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86件物品和200余幅照片,放映厅定时放映记录焦裕禄生前事迹的录像片。

人民的好公仆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患肝癌去世。临终前他说出了自己的最后一个要求:“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兰考县地处豫东平原,紧靠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新国中成立以来,也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1962年,兰考频频受灾,先是被春天的风沙打没了20万亩麦子。紧接着又赶上了水灾,决堤的黄河水又淹毁了30万亩庄稼。兰考人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上任第二天,他就骑着辆自行车下乡考察。虽然在来之前,焦裕禄已经对兰考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这里的人民生活艰苦,但当他第一次来到村民中间的时候,还是为兰考的穷困程度所惊呆。

那个年代,如果能在兰考人的饭桌上见到红薯片掺糠,那就算是好东西了,连刚刚生完孩子的妇女都照样喝米汤。村里的孩子因为饥饿,四肢干瘦,肚子却高高隆起。焦裕禄看到村里贫困的现状,看到正在受苦受难的乡亲,心里十分难受。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兰考治理好。

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焦裕禄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149个大队。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兰考人记得焦裕禄满头大汗地推着自行车走进村里的样子。而兰考最穷的地方,也一定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

老百姓家里的牲口棚是焦裕禄最关心的地方,要干农活就少不了这些好帮手。当时兰考有一个饲养员,喂养牲口很有一手。焦裕禄为了跟他学习经验,经常住在他家的牲口棚里。

1963年春节前,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给焦裕禄家送去了几斤肉,焦裕禄问他:“是人人都有份吗?”这位工作人员答道:“要过年了,这是特意照顾几个领导同志的。”焦裕禄听完之后,便对这个工作人员说:“谢谢你了,我家已经买肉了,请你把这个给更需要的同志送去吧。”

不久,国家拨给兰考的救灾物资到了,可几天过去也不见相关人员发放这些物资。焦裕禄二话不说,领着县里的领导干部前往火车站。等到了火车站,焦裕禄才发现,救灾物资已经在这里堆积了七八天。而当地的灾民却在数九寒冬身着单衣,等待着乘火车到外地谋生!焦裕禄的内心十分气愤,他立即组织人员到火车站发放救灾物资,并且取消了所有县委干部的供应证。

又是一年冬天,国家给兰考县拨来一批救济棉花。工作人员看焦裕禄的棉袄都是补丁摞补丁,就决定照顾他家3斤棉花。当天晚上下班回家,焦裕禄的妻子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焦裕禄一听又是“照顾”自己的,当下就表示要把这3斤棉花票送回去。他对妻子说:“我知道,这几年你没少缝补咱家的衣服和被子,可是兰考现在还有很多人家没有过冬的衣服穿,这些救灾物资是给乡亲们的,咱们不能要。”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从来都是身先士卒。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趟着齐腰的水查看洪水流势。风雪肆虐的时候,他率领干部到各家各户去慰问,亲自送去国家拨来的救济粮款。

焦裕禄的肝脏一直不

好,犯病的时候,他经常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每当这个时候,他就用手或硬物顶在疼痛的位置上,继续工作,直到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42岁的焦裕禄因患肝癌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他仍然心心念念在兰考的工作。

榜样的力量

1964年5月22日,兰考县人民在县大礼堂为焦裕禄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全都赶到这里,想送焦书记最后一程。礼堂里站不下这么多人,大家就站在礼堂外面,站在马路上。到最后,整条街都挤满了来给焦裕禄送葬的人。

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忠心耿耿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新华社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焦裕禄成为了全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时隔多年,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的社论,中国的大地上再次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1990年,电影《焦裕禄》在全国上映。2012年10月,35集电视剧《焦裕禄》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无论过去多少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兰考县的好书记。

安阳殷墟博物院

博物院简介

安阳殷墟博物院在河南安阳西北,地处黄河中游冲积平原,洹水之滨。博物院总建筑面积达3535平方米,展厅面积2354平方米,并附有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

从平面上看,殷墟博物院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象征着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博物院大门为仿商代古建大门,以红、黑两色为主色调,三门并立。进入大门,一尊大鼎伫立在内广场中央,这便是出土于安阳的后母戊大鼎的仿制品。大鼎后方是刻着“甲骨文发现地”几个大字的石碑。

博物院展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

2001年3月,国内48家权威考古机构评选出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殷墟以最高票数名列榜首。1997年,殷墟博物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考古发现

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夏朝部落首领商汤是商王朝的开国君主,在经历17代31王之后,末代君主商纣王被周武王击败,商朝就此灭亡。商朝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除此之外,商王朝也有着十分野蛮和残忍的制度,比如奴隶主可以随意买卖或处死奴隶,奴隶主死后,还要用活人殉葬。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能从一些历史文献中找到与商王朝有关的记载,并没有实物可以证明这个王朝的真实存在。直到1928年,中国学术机构开始独立主持考古发掘。人们先后在殷墟发现了110多座商代宫殿宗庙遗址,12座王陵大墓,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殷墟遗址展现出了3000多年前中国都城的风貌,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王陵遗址是商王朝的陵墓和祭祀场所,也是中国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殷墟王陵遗址总面积达11.3公顷,共有12座王陵大墓,2500多座祭祀坑。陵墓多为“亚”、“中”、“甲”字形,墓室宏大,形制壮阔,面积最大的达到1803平方米,深15米。墓内的棺椁木料十分奢华,随葬器物精美异常,显示出墓主人的尊贵和威严。

妇好墓是至今为止殷墟遗址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口长5.6米,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中的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充分反映了商朝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至今为止,妇好墓一共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有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海贝6800枚。除此之外,也有可以证实当时残酷奴隶制度的16个殉葬者。

由于此墓中大部分青铜器上都刻着“妇好”的铭文,在依据此墓的地层关系,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而妇好墓也是现在唯一与甲骨文有所联系,且可以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自从中国开始系统挖掘殷墟遗址开始,商朝的车马坑就屡次被发现。殷墟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道理交通的基本雏形。除此之外,车马坑的发现对人们研究商王朝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十分有帮助。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蓄力车是古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殷墟考古发现的殷墟车马坑是至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蓄力车实物遗存,它也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珍贵文物

殷墟从1928年开始科学发掘以来,人们就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其中又以后母戊鼎和甲骨文最负盛名。

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商王朝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商朝的贵族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并从此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是全世界青铜文明中绝无仅有的。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后母戊鼎最为有名,后母戊大鼎高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达875公斤,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大鼎造型庞大雄浑,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龙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

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的完美结合。而在殷墟的出土文物中,能与后母戊鼎相提并论的,就只有甲骨文了。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系统文字形式,也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它宣告着中国古代的文字系统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虽然后来甲骨文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改变,但是以形、音、字、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都得以保留下来,成为了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中国古代的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商朝正是占卜最鼎盛的时期,商王室和商朝贵族几乎在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占卜一番,殷墟甲骨文正是商王朝占卜的记录。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以及占卜的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等等,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王朝已经有了专门掌管占卜和记录的人。占卜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甚至还涉及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等。商朝灭亡之后,甲骨占卜渐渐失去了原先的地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已经不复存在的商朝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至今为止,从殷墟遗址中,一共发现了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而其中1500个单字已经被识别了出来,这些文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最终成为了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的汉字。这些方块字,不仅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传播汉文化,促成国家统一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盘庚迁殷

商王的传位制度是兄终弟及。因此,当商王朝第十九个王——阳甲死后,他的弟弟盘庚便登上了王位。

在即位之初,盘庚就面临着种种考验。此时的商王朝已经进入中衰时期,王世子弟为了争夺王位时常发生冲突,贵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政局动**不安。

贵族大臣们为了强化自己的势力,四处聚敛财富,导致王权被削弱。另一方面,原来臣服于商王室的方国,也纷纷开始入侵商朝的土地,商朝开始日渐衰落。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盘庚决定渡过黄河,建立新的都城。就在盘庚开始为迁都一事做准备的时候,朝中的贵族大臣言辞激烈地表示反对迁都。原来,这些贵族们是舍不得他们的家产和土地。不过,盘庚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反对而动摇。

贵族为了阻止盘庚迁都,到处散播谣言,鼓动民众对迁都的不满情绪。盘庚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对百姓发出了劝告,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渡过难关。在盘庚的努力下,这场大迁徙终于开始了。

盘庚率领着商王朝的臣民们,沿着黄河向西转移。在黄河渡口,他们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船只,向着对岸慢慢驶去。通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商王朝的人民最终在盘庚的带领下来到了殷,这里即将成为他们的新都城。

盘庚迁殷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商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此,商王朝结束了动**的岁月,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奴隶制文明大国。而殷,也成为了商朝后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县革命纪念地

旧址概括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原称新集,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交界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先后在这里诞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新县5.5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三。

新县革命纪念地主要包括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军委、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箭厂河革命旧址等。现存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保留了

当时的原貌,再现了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

2001年,新县革命纪念地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位于河南省新县城首府路27号,大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几个大字,为徐向前(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1980年题写。旧址共有5排房屋,每排7间。旧址东西长90米,南北宽22米,总面积1980平方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局旧址第一排房屋南侧3间曾是成仿吾(时任鄂豫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办公室兼卧室,北侧3间曾为陈昌浩(时任鄂豫皖分局委员兼共青团鄂豫皖分局书记)的办公室兼卧室。第二排南侧3间,曾是沈泽民(时任鄂豫皖分局常委)的办公室兼卧室,北侧三间,曾为郭述申(时任鄂豫皖分局委员)的办公室兼卧室。

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鄂豫皖分局旧址对面,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宅院。大门上方悬挂着写有“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的匾额,这里原有房屋7栋60间,如今已经按照原貌修复了3栋26间。这些房屋被分隔成5个方形院落,中部有一条长廊相连。总部设有参谋部、政治部、秘书处等,徐向前、陈昌浩等人都曾经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位于新县县城东南英雄山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

博物馆由英雄广场、“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兵器园、主展馆、将帅馆五部分组成。

主展馆共有8个展厅,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部分。基本陈列为《风云大别山》和专题陈列包括《将军摇篮》、《千里跃进大别山》、《今日新县》等,馆内还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反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创建与统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等几个阶段,直到迎来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这个基本陈列一共包含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第二部分是“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第三部分是“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第四部分是“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胜利”。

红色新县

20世纪20年代,随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新县的一批青年学生——吴焕先、王志仁等人,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1926年秋天,吴焕先回到家乡,在四角曹门村里的一颗大松树底下,建立了新县第一个党小组。不久,吴焕先、王志仁等人又在附近的几个地区建立起了新县第一批农民协会。同年冬天,吴焕先在箭厂河乡开办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批农民协会“三堂革命红学”。之后,这个农民协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黄麻起义的生力军。而后来的红四方面军也正是以这支队伍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930年3月,中共中央为统一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北等根据地,在新县箭厂河召开了中共鄂豫皖边区党的代表会议。中共鄂豫边特委在会上成立,郭述申被推选为书记。红11军31、32、33师统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曹大骏任政委。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陈店王湾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甘元景被推选为政府主席。鄂豫皖边区党政军的统一,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1931年2月,红4军10师30团团长王树声率领红军攻克新集,不久,鄂豫皖根据地的党政领导机关相继迁至此地,这里从此成为鄂豫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月12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新集正式成立。不久,中共中央为方便工作,又组成了鄂豫皖省委。

鄂豫皖分局和省委成立后,领导鄂豫皖人民在军事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连续粉碎了敌人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围剿”。与此同时,鄂豫皖苏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也逐渐开展起来。

1932年夏天,国民党调集重兵对鄂豫皖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的“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1932年9月9日,新集沦陷,鄂豫皖分局被迫撤离。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转移后,国民党军队对这里的人民进行了野蛮的**和摧残。但这些没有吓倒苏区人民。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地投入新战斗,配合重建的红25军和28军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别山区人民配合新四军与日、伪、顽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全面内战,在大别山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人民解放军逐步摧毁了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反动统治。

河南博物院

博物院简介

河南博物院最早创建于1927年,位于河南开封,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院之一。1961年,博物馆迁至郑州市农业路。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其中文物藏品多达13万余件。2001年,河南博物院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河南博物院的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中国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过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建筑总体高45.5米,内部有5层结构。

博物院内设有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展览馆。在馆中的13万余件藏品中,有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其中的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和玉器最具特色。

博物馆变迁

河南博物馆是中国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不久,省政府委派专人成立了筹备委员会,从此,河南博物院就在开封的一间校舍里创办起来。

1928年5月,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激增革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办院宗旨,广泛征集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生理卫生等方面的资料,向民众展出。

1930年l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教育机关,直属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教育厅收回民众师范房舍,改为古物陈列室。

1935年,河南博物馆曾选送藏品到英国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当局将珍贵文物5200多件,分装68箱运往武汉,后转重庆。1938年,开封沦陷,日本侵略军以“献铜”、“献铁”名义掠取铜炮、铁钟等文物168件。

1948年,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文物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另外一部分交给故宫博物院,其余仍运回河南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曲乃生兼任博物馆馆长。曲乃生上任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始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舍、设施,进行业务活动,博物馆再次出现生机,蓬勃发展。

1961年,河南省博物院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新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大小陈列厅20个,面积约1万平方米,库房3862平方米,河南博物馆自此有了更好的展览场地。

陈列展览

陈列展览是河南省博物院各项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民族博物馆”时期的《民族模型展览》,是河南博物馆历史上举办的第一次陈列展览。展出后,引起了当时开封各界的轰动。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博物馆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从1949年到1961年间,博物馆除了举办河南自然环境与资源、河南历史、河南革命文物三个基本陈列外,还举办了数十个与时代相关的展览。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间,是河南博物馆稳步发展的时期,也是举办展览较多的一个时期。初迁郑州之时,河南博物馆立即与省文物队联合举办了《河南省历史文物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反响热烈。

1963年举办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览》,以实物、图片、绘画、文字等形式,较为系统地再现了河南革命斗争史。1964年,举办了迁往郑州后的第一个基本陈列——《河南历史陈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的历史概况。

从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间,是河南博物馆大发展的一段时期,陈列展览精彩纷呈、多种多样。期间,河南博物馆逐步确立了全国文物大馆的地位,也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园地。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馆共有藏品13万余件,一级品259件。大部分藏品是在该省发掘出土的文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价值,如新郑裴李岗出土的椭圆形四足石磨盘和圆柱状石磨棒,是距今约8000年前的谷物加工工具;郑州商代遗址出土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通高1米,是商代前期大型礼器;淅川县出土的“王子午”铜鼎有铭文84字,是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物。重要藏品还有战国时代的龙凤纹铜鉴,坐人漆绘灯,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陶建筑明器等等。

另外,河南博物馆自创建以来,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这个问题上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如1935到1936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当时,河南博物馆选送的新郑出土的8件青铜器,在伦敦引起轰动,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赞扬。

另外,河南博物馆曾经举办和参加的出国展览还有:1980年丹麦、瑞士的《中国珍宝展览》,1985年日本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等。

河南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增强了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使更多的海外观众进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