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馆

概况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1992年1月16日落成。邓小平题写馆名,江泽民、李鹏、李先念、杨尚昆等为纪念馆题词。纪念馆于1997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恩来纪念馆四面环水,清波**漾,总建筑面积3265平方米,由主馆和辅馆两部分组成。

主馆底部基台呈方梯形,而馆体呈八棱柱体,在庄严中具有动感,寓意着周恩来数次在共产党生死存亡关头所起的扭转乾坤的作用。基台周围由四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撑起锥形大屋顶,寓意他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千秋大业。

主馆分为三层,一层展厅共分八个部分,通过丰富翔实的文献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图片以及5台电视显示屏,展现了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二层瞻仰厅放置着周恩来坐像。这尊汉白玉塑像高3.2米,基座高1.5米,展现的是周恩来手握长卷、微笑凝视前方的伟人形象。

与主馆相呼应的辅馆呈“人”字形展开,标志着周恩来伟大崇高的人格,并含蓄地表达了周恩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纪念馆正面隔湖望去,南面是观景台,它由廊厅和两座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象征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从这里乘游艇,可直达周恩来故居。

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是瞻仰台、纪念馆主馆、辅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

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汉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而成。该设计曾获中国设计大奖,工程质量获中国建筑最高奖——特别鲁班奖。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隅的驸马巷内。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12月11日,邓小平题写“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

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周恩来生前一直反对整修故居,曾多次叮咛赴京的中共淮安县委负责人:“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他逝世后,中共淮安县委根据淮安人民深切思念的愿望,并经有关方面批准,才对故居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基本保持原貌。

现在的周恩来故居共32间房,占地约1187平方米。故居院内辟有周恩来生平史料展览室,陈列分五个专题:周恩来童年、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与故乡、瞻仰故居缅怀总理、书画寄深情。三个展室共展出有关周恩来的资料、照片、文物、书画等一百多件。

三次付饭费

1973年9月,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也是西欧国家第一位访华的在任国家元首,因此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蓬皮杜总统享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最高礼遇。

此时,周恩来已是癌症晚期,正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还是亲自安排接待工作,并且从北京到外地,全程陪伴蓬皮杜总统。

周恩来陪蓬皮杜总统访问杭州结束时,考虑到随行人员都非常辛苦,吩咐秘书在离开杭州那天请大家到楼外楼菜馆吃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得知周总理要在这里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餐厅再重新打扫一遍,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

中午,周恩来和随行人员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大家吃得非常尽兴。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楼外楼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如果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10元钱。周总理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对旁边的服务员说:“这么多菜10元钱怎么够呢?要按原价收费。”

经理和厨师经过商量,又收了5元钱。不料,这又被周恩来看到。周恩来坚持要按原价收费。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5元钱,共收了20元钱。

令楼外楼经理没有想到的是,过了1个小时后,机场给他打来电话,说周总理在上飞机前留下10元钱付中午的饭费。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30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的精神感动了。

大家商量了一下,现在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立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19元5角。经理像对待普通顾客一样结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10元5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十条家规

2008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在京举行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周恩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他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

周恩来订立的《十条家规》内容为:

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来者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出钱,没有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汽车。7.凡个人生活中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去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身体力行,按照家规,严格要求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谋求半点私利、有任何特殊照顾。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他教导全党同志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要求“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他指出,过亲属关“不只是直系亲属,还有本家,还有亲戚。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你不能影响他,他倒有影响你的可能。”“在反腐败斗争中查处惩治的大案要案,往往是家族、亲属团伙,还包括秘书、情妇和身边工作人员”等。

这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