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汉朝勇士

大汉王朝的朝会还在继续着,现在的话题又转变了,是不想出兵了,强打了,强灭了,而是在想如何能不大动干戈就解决问题了。

大臣们还是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在上奏着,你一句他一语的在相互启发着,话题竟然跑到了楼兰国的国君身上,如果现在的楼兰国皇上不幸先世,汉朝境内是有楼兰国皇上不二人选的,楼兰国的质子,安归同父异母的兄弟安善。

大臣们便开始了议论,如何能让现在的楼兰国君安归马上先世了。

汉昭帝在听着,观望着,大臣们结论出来了,就是派勇士进行暗杀,文臣们的结论是出来了,话题结果落到了武将身上,暗杀就是武将的范围了,为了不大动干戈,武将是要拿出行动的,是要有人接旨的。

武将们在大堂上都听到了议论,知道这次是暗杀,虽然在与匈奴国激战都骁勇无比,为国不畏生死,可是这次是要潜入楼兰国,进行暗杀,一时间武将们都在相互对看着,没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武将里当然也有文武兼备之人,这个人就是大将军的偏将傅介子,这个人说是有偏将的军衔,但在每次卫青出征各国时,都没有上战场,而是做了个参谋,说明其武艺不一定能胜过其才学。

大将军卫青看朝堂之上的将军们都无意接这个皇命,都怕办不好。

于是大将军卫青上奏之,臣愿保举一人。

汉昭帝看见了,听到了大将军的上奏,知道刺杀楼兰国皇上的人是有了,于是道,保举的勇士是那位爱卿啊,武将们纷纷看向了卫青!

大将军道,臣保举之人不在朝堂之上,是臣的偏将傅介子,臣相信其能完成好皇上的旨命。

汉昭帝在朝堂上听到了大将军的保举,保举的这个人别说汉昭帝没有见过,连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不了解的,甚至都没有听到过,文臣们在想,卫大将军怎么能保举这样一个人哪,朝堂上的将军不下十于个,竟然没有一位接旨的,到头来却是一位偏将去执行圣命,这不是完笑吗?

大将军看出了朝堂上的情况,皇上及大臣们的眼神及看法向是在问,在怀疑这次的保举。

大将军于是道,臣保举傅介子之人,有臣保举的道理,第一此人虽然是我的偏将,但是他会西域多国的语言,有利于进出楼兰国,便于行刺。

第二是傅介子身为偏将,大家会勿以为他就是一届武夫,其实不然,此人智勇双全,在一些方面要高于朝堂上的武将们。

第三就是此人长相之特点,相貌是接进于戈壁中的游牧民族的族人,便于隐瞒身份,如有不利,可以复死。

汉昭帝在皇位上是听明白了,大臣们也听明白了,都知道了大将军卫青的出发点,都点头赞成了。

汉昭帝马上下了宣昭,召傅介子进见,这不是一时半刻能进入朝堂的。

大殿之上又开始了新的议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去议论了,议题是如果刺杀成功了,推送楼兰国质子安善回其国,坐皇位,以后该如何加以控制哪?

大臣们再一次的你奏一本,他发一下看法的,最后结果就是为其在大汉国内成婚,效仿匈奴国通婚联姻,促使其真正臣服于大汉王朝。

时间飞快,一个时辰过去了,傅介子在大宦官的指引下,进入到了朝堂之上,跪拜着汉昭帝,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入朝堂。

汉昭帝及大臣们是见到此人了,于是汉昭帝让文臣们又一次向傅介子说明了这次朝会的经过,及做出的决定,并说明了大将军的保举。

傅介子这时才知道自己这次上朝堂的原由,原来是这样啊,在朝堂上是露脸了,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闭眼了,但是脸是露了,闭不闭眼就看事态发展了,已经这样了,只有先接圣旨了,不得不接的圣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