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遇赵东阳

我看着那两大袋子锦城特产,只好提着返回了候车大厅,心里却百味杂陈。

不过,已经在检票了,排了长长的队伍,容不得我的大脑再胡思乱想,我只好集中注意力,背着自己的行李,提着顾逸楠给我的特产等着检票。

挤挤挨挨,终于检完票,我吃力的背着包,拧着两大袋子东西上了火车。

火车上的人真多,车厢里几乎见缝插针一样,到处都是挤挤挨挨的人。

我好不容易才挪动到我的座位前,发现有个三十多岁左右的男人居然坐了我的位置。

我就客气的对他说:“大哥,麻烦你起来一下,这位置是我的?”

他看我一眼,没有起身,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居然让我把票拿出来给他看一下。

我才说把票摸出来拿给他看,却突然记起师傅陆春玲给我讲她曾经被人调票的事情。

那是她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去深州,在火车站时,一个女人说她也去深州,看看她的票几点的,看是否是同一趟车。

她那时不知道有诈,就老老实实的把票拿给那个女的看。

结果,那个女的把她去深州的长途火车票换了,给她的只是一张开往省城的短途火车票。

等她发现时,那个女人早已走的不见踪影了!

想到这里,我心里激灵了一下,看着那个有点蛮横的男人,没有拿出自己的票,而是理直气壮的对他说:“大哥,这位置就是我的,我不用给你看票,如果,你觉得这个座位不是我的,那我们就找去列车员。”

那男人见我这样说,只好怏怏的站了起来,灰溜溜的走了。

我旁边位置上的一个年轻男子不由钦佩的看我一眼,还很绅士的将我的背包和食品袋帮忙放在了行李架上。

我赶紧连声的对他说,“谢谢”。

后来攀谈中,我才知道,他居然和我是同县的,只是不同镇,他叫赵东阳。

他们那个镇距离县城近,是我们那里经济比较好的地方。

由于是老乡,年龄相差不多,我们的话就多了起来,我听他说他的大学,还有他现在的工作,不由就对他特别的佩服。

从小到大,我心里最向往的大学就是北大和清华。

而赵东阳居然就是清华毕业的,我一下子就对他膜拜起来。

他知道我在一家电子科技公司打工,就热情的留了我的电话,还把他的电话也给了我,说以后要是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联络聚会,他还认识几个我们县的老乡,也都在锦城打工。

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是奶奶从小就给我灌输的道理,我当即就答应了。

一路上,因为有赵东阳,两夜一天的火车,我居然没有觉得太累,而是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我们的火车在黎明破晓的时候到达了我们县城。

我们刚出火车站,一个戴着眼镜的五十左右的斯文、儒雅的中年男人就朝赵东阳挥手。

他立刻笑着说:“雨烟,我爸爸来接我了,你也坐我们的车,一起走吧。”

我想着他家就在县城边上,而我们家距离县城还有好几十公里,我们镇是我们县最偏远的那个场镇,我赶紧拒绝了。

赵东阳思忖了一下,就道:“那好,我送你去对面的气车站吧。”

我还没有应声,他爸爸已经走了过来。

赵东阳立刻把自己的行李递给他爸爸,说:“爸爸,你先帮我把东西拿到放车上去吧,我送江雨烟去汽车站。”

他爸爸立刻打量我几眼,然后和蔼可亲的说:“去什么汽车站,一起上车吧,家哪里的,我们顺便送她一程就行。”

我立刻拒绝道:“叔叔谢谢您。不麻烦您了,我们家很远,在桐乡。”

赵东阳的爸爸立刻笑笑:“都是一个县的,能远到哪里去,不麻烦,上车吧,姑娘。”

说着,他就要过来帮我拿行李。

我赶紧求助的看了眼赵东阳。

赵东阳见我那为难的神色,立刻看着他爸爸:“爸爸,算了吧。她还有别的事情,有同学在汽车站等她。”

他爸爸只好作罢,笑着说:“原来这样啊!行,姑娘,那以后没事欢迎到我家玩。”

我这才如释重负的笑着点点头。

赵东阳就从我手上拿过食品袋往汽车站那边走去。

我想拒绝的,可是,想到这一路上他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又想到大家都是老乡,就接受了他的善意。

赵东阳的爸爸目送着我和赵东阳,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心里顿时紧缩了一下。

但是,我马上摇摇头,告诉自己不要自作多情,想多了。

这样想后,我的心绪才平静下来。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赵东阳将我的行李提到汽车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在售票的窗口帮我买好了去桐乡的票。

我立刻拿钱出来给他,他却说什么都不要。

然后,笑着说:“江雨烟,你先欠着,等我们回锦城后,你请我吃大餐。”

我只好作罢。

那天,我坐第一趟早班车回的桐乡。

走了大半年,当我重新踏上这块土地时,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又五味杂陈,眼睛居然一片雾湿。

我看着车窗外那些路边人家挂在房檐口的腊肉、香肠,看着路边上小孩子你追我赶,不时的扔下一个点燃的鞭炮在田间地头发出炸裂声,一股浓浓的年味顿时涌入我的心间。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路边上,又有些人家修了新房子,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汽车开开停停,一路上都有人招手搭车,从县城出站时,才几个人,车子到了半路,已经坐满了,再开一段路,车子里就人满为患了。

大家挤挤挨挨在车子里有说有笑,满脸满眼都是好日子来了的气象。

从他们的言谈举止,我知道他们大多都是外出打工才回乡的,都是临时抱佛脚去街上买年货的,个个说话,底气十足。

差不多两个小时,车子才到了我们镇的街上。

一下车,我就看见街上人头攒动,卖年货的特别多,对联、鞭炮、烟火、门画……到处都是。

卖的人多,买的人也多。

街上的人简直可以和节假日天安门前拥挤的人潮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