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广济茅蓬

兔走鸟飞疾若驰,百年世事总依稀。累朝富贵三更梦,历代君王一局棋。

禹定九州汤受业,秦吞六国汉登基。百年光景无多日,昼夜追欢还是迟。

五台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与普陀、九华、峨眉齐名,闻名於世,位于山西省大同东北,自古以来,为文殊大士的化迹道场。

五台山的得名,由东、西、南、北、中五个山峰而来。山脉绵延,彼此相距很远,占地范围亦广,东南西北之间的距离,据非正确的测量统计,均有数千华里或近百华里之遥。

其山的高度,以北台居首,海拔有三千余公尺。每入冬季,大雪封山,一片银色世界,交通断绝,确是甚美。直到春末,大雪溶化,始与外界恢复往来。朝山游客,亦以春末夏秋为最多。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化迹道场。文殊为佛教中一位知名的大菩萨,助佛弘化,以智慧为首,佛陀在许多大乘经中,均以文殊为对象而广说大乘法。五台山与文殊的因缘,传说很早,在北魏之前的文献,即有记载。

一千数百年来,五台山闻名于世,历代修建的寺院,为数甚多,其间有中国寺院,也有喇嘛寺院。前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章嘉大师,即有寺院在五台山。

民国初年,五台山中国寺院,曾经有人就较大而富有的分为三个等级:属于第一等级的计有十家;属于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的,也各有十家;至于其它不能入于等级的小寺院及穷苦寺院,更不知若干。综计五台山大小寺院之多,比之其它名山并不逊色。

不过,五台山大小寺院虽多,但是有一特色,都是属于子孙制的,没有一家十方制的寺院。许多朝礼五台山的出家僧侣,到最大的寺院里挂单,只能挂单三日,三日后必须离开。因此,许多外省而去五台山朝礼的僧众,便感为难,主要是居住的问题不能解决。

因为五台山的范围很广,每台的距离又远,山路崎岖,羊肠小道,并不好走;有些朝山僧侣,都是数步一拜,行程缓慢,所以,朝礼五台山的居住歇宿问题,也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朝礼五台山的僧侣,往往都是自带粮食上山的。如果有人想在五台山居住,用功静修,由于五台山各家寺院的制度如此,根本无法成办的。

大约是在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有江苏苏北宝应籍的乘参、恒修二位大师,朝礼五台山,挂单于塔院寺,深深感到这座佛教名山没有一处长期接众挂单的寺院为苦,他们因与塔院寺的僧众闲谈,表明心愿,要在五台山长住静修。

塔院寺有人介绍他们去碧山寺。碧山寺是个穷苦荒凉的寺院,没有田产,寺内经济非常拮据,如果他们能够负担碧山寺的全部经费开支,可以加入碧山寺,成为该寺之子孙。

经过商谈协议之后,乘参、恒修二位大师答应了一切条件,加入碧山寺子孙之内,并将碧山寺原有之子孙称为西房,他们新加入的称为东房。

全寺的一切开支,概由东房负责。同时,乘参、恒修二大师,并在北台顶上创建广济茅蓬,接众挂单,成就僧家用功办道,俨然为一小型的十方道场。

自此以后,朝礼五台山的各方僧侣,都到广济茅蓬及碧山寺挂单,或在山中长期居住。而乘参、恒修二大师,为了募捐碧山寺的经费,及广济茅蓬的道粮,二人轮流在外化缘,足迹遍布于全国各大都市。因此之故,大江南北出家僧侣,都知道五台山有一广济茅蓬,羡慕该处道风之盛。

乘参、恒修二大师为广济茅蓬,有些不明原因的人,往往将碧山寺误为广济茅蓬。

碧山寺原是一个破旧的穷苦寺院,没有寺产,也没有收入,虽然在五台山之中,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寺院,谁也不去注意它的。

自从民初乘参、恒修大师加入以后,广济茅蓬建成,碧山寺却一天一天地兴旺起来,住众的不断增加,名声远播,无疑地成了五台山的最大寺院。

大江南北,到处盛传着碧山寺是五台山唯一的十方丛林,相形之下,五台山那些富裕的子孙大寺,自然显得失色。

俗语说得好,“树大招风,名大招忌”,碧山寺二十年中表现兴旺成果,当然也就惹来了其它寺院的嫉妒与敌视,何况重兴碧山寺的这班出家僧侣,全是来自外省的,这对五台山清一色山西籍的各寺子孙,无疑在心理上或面子上,都是一个难堪的沉重打击。

因此,碧山寺的问题,在多种外界的因素下,也就自然而然地酝酿形成了。

西房的本地寺众想推行子孙制,取代十方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把外来的人众赶出五台山去。

可是,碧山寺在外省人住持的廿年里,由一个破落穷苦荒凉的寺院,而有今天的成就,远近皆知,常住住众有二百余人,自然也形成一股力量,不是几家大庙声势恫吓就能屈服的。

西房的子孙毕竟人少力孤,在碧山寺寺内无法兴风作浪,发生不了作用,因此,唯有全山联合起来对付碧山寺。

首先他们买通当时山西省督军阎锡山的父亲,送其一万元,要阎父命阎锡山下令驱逐碧山寺外省人离去,恢复碧山寺的子孙制。

阎锡山权衡轻重,顾虑全国舆论指责,不敢直接下令,只有暗中支持,命五台山各寺派人前去打架闹事,即使有伤亡事情发生,省方不予追究,这样将使碧山寺外省人,居住不安,知难而退,自动离开。

五台山各寺得到阎的暗中支持,做好了省方工作,因此动员山下各个村庄佃农,约定某夜前去碧山寺打架滋事。

当然,碧山寺对此也有所闻,由于寺众甚多,其中不乏会武功的,事前也略作了一番人事安排,准备自卫应变,但是,没有通告全寺大众,以免惊扰大家道心,有碍清修。

说也奇怪,那天夜里,山下佃农结合去打碧山寺时,走近碧山寺,看到全寺灯火通明,里里外外尽是出家人,约有数千人之多,佃农知道碧山寺已有戒备,自知寡不敌众,力量悬殊,各自又回去了。

事后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的显灵,免去了碧山寺一次劫难。其实,那天碧山寺跟往常一样,依照平日寺规行事,并无戒备,只有少数职事提高醒觉而已。

碧山寺上上下下仅有二百余人,很早便就寝了,何来灯火通明的上千之众?这不是文殊大士的显灵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