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纪律,八项注意”

十月初,山间已经完全摆脱了夏天的气息,有了秋天的寒意。白天的时候刚下过一场小雨,虽然不大,但却带来了真实的寒冷。夜深了,一支部队在山间的一片空地上扎营休息。空地上燃着几处篝火,士兵们三两成群地围着篝火取暖,渐渐沉入梦乡。

这支部队看起来疲惫极了,他们是不久前打响秋收起义的部队,现在正在向井冈山方向进发。带队的是毛泽东,此时他正坐在一处篝火前,静静地思考着。从秋收起义的失败,到三湾改编,他已经思考了许多,也在部队中做了许多工作。部队相较之前,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凝聚力也增强了许多。但是,当面临饥饿、劳累、长时间行军等挫折考验时,队伍中隐藏地问题还是一个个冒出来了。

毛泽东拿起身边的一段树枝,扔到篝火里,激得火苗发出“噼啪”的声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纪律,毛泽东在心中总结道。前一天,部队路过一片红薯地。许久没有吃饱过的战士们看着成熟的红薯地就如同被困于沙漠的旅人看见一望无际的绿洲一样,不顾一切地冲到红薯地里。许多战士在红薯地里四处挖红薯,将红薯连苗拔出,用袖子擦去泥巴就开始吃起来,边吃着,边挖下一个,军官们拦都拦不住。不一会儿,红薯地就被糟蹋得面目全非。红薯地的主人赶来后痛哭流涕,大声叫骂。最后,还是毛泽东从本就不多的军饷中拿出一部分,赔给了人家,才算了事。虽然赔了钱,但是坏的影响还是留下了。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认为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一群散兵游匪,这和部队要联合农民群众共同战斗的宗旨相违背,是极为严重的原则错误

。篝火温柔的火光映照着毛泽东的脸庞,却未能消融他神情中的忧虑。毛泽东想,要尽快采取一些措施。

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队伍到达了离井冈山不远的荆竹山。这个地方相对安全,队伍能在这里得到较好的休整。毛泽东决定借此对部队中的纪律问题进行整顿。

这一天,毛泽东将官兵召集在一起,对大家说:“现在革命形势严峻,我们遭遇了许多挫折,但这并不代表咱们不是革命军人。所以,要有军人的样子,要自己严格要求。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对待人民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我们不是军阀,我们是为了百姓闹革命!所以,不论是打仗还是行军,都要以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接着,毛泽东就公布了三项纪律:

第一,行动听指挥;

第二,打土豪要归公;

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公布后,毛泽东对这三条纪律三令五申,并警告每一名官兵,如有违反必将严惩。这之后部队的纪律问题有了明显提高,随意吃百姓红薯的这类现象消失不见了。但由于国民党的负面宣传以及过去旧军阀留下的阴影,许多百姓对共产党还有很深的误解。毛泽东意识到,要想成为一支人民的军队,和农民群众建立起坚固的革命友谊,现在部队仍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

1928年1月,毛泽东率领部队胜利占领遂川,并在遂川县城动员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毛泽东决定以这次战斗胜利作为契机,再次整顿部队纪律,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一个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形象。毛泽东不断找群众谈话,进行调查研究,将群众

的意见归纳总结。

没多久,毛泽东就又在军中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有的同志问什么叫上门板。毛泽东解释说:“以前我们总借老百姓的门板睡觉,用完就不管,给别人造成了麻烦。现在我们要是再借,借完以后,要原封不动的将东西还回去,安回去,不给百姓添任何麻烦。”

六项注意颁布后,收效非常明显,工农革命军与百姓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老百姓聚在一起聊天时总会说:“工农革命军和以前的部队不一样,从来不占老百姓便宜,把咱们当亲人看。”

1929年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对“三项纪律”和“六项注意”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将“行动听指挥”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则修改补充成为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同时,“三项纪律,八项注意”对部队中战士的军人素质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军队顺利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胜利完成各项任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