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后的困境

8月1日,南昌起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沿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宣言揭露了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同时,中共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二十五人为委员,并推选其中的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七人组成革命委员会主席团。

当时,共产党的考虑还不够周详,对发展形势的认识不够透彻,希望利用国民党左派中的代表人士号召全国,获得更多国民党左派的支持。在七人主席团中加入张发奎的名字,就是出于这个考虑。事实证明,这种打算是不切实际的。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党上下惊恐万分,一直争斗不断的蒋介石与汪精卫也开始暂时休战,准备联合起来对付共产党。汪精卫在南昌起义结束后没多久,便急令张发奎、朱培德、钱大钧率兵五万余人,疯狂扑向南昌。

经过8月1日凌晨的一战,中共领导的起义军兵力有了一定的减员,比如朱德所率的第三军军官教导团战后只剩下一百多人。即使周士第在第二天带着近一个师的兵力赶到了南昌,起义军的总兵力也不过二万二千人左右,想要抵挡国民党五万大军是不可能的。

共产党对目前的严峻形势是有所察觉的。8月1日当天下午,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起义军总指挥部里,召开了参谋团会议,讨论起义军何去何从。虽说是讨论,但摆在共产党面前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多。周恩来等人是在起义前就已经有了些打算,即联合国民党左派,把能够掌握和联合的军队拉到广东,再建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这个提议也许并不完全正确,却是当时共产党所能想到的最稳妥的道路。

随后,会议确定了进军广东的路线:经临川、会昌、寻邬进入嘉应

州地区。进军路线确定后,起义军于8月3日陆续从南昌离开,向潮汕进发。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这真不是一个行军的好季节。为了尽快甩开汪精卫派往南昌的五万追兵,共产党也只好率军艰难远行。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撤退仓促,起义军未进行整顿,加之打着国民党的旗号,政治宣传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炎炎烈日下,起义军队伍逐渐失去了当初北伐战争中的士气,战士们机械而茫然地走在行军路上。

较之普通士兵的茫然,周恩来等前敌委员会的成员则是多了一份忧虑。自从开始行军,他们就认识到这支队伍所面临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偌大的中国仿佛已经没有了共产党可以容身的地方,除了不停的向南行进,再也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随着行军时间的流逝,起义军中的不稳定因素终于暴露出来了。8月5日,部队行进至进贤县城时,率领第十师的蔡廷锴坐不住了,打算与共产党分道扬镳。蔡廷锴并不是共产党人,当初加入起义队伍也是因为叶挺的关系,对跟随共产党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兴趣不大,此时见共产党前路渺茫,就更加不愿意跟随共产党走下去了。

当部队进入进贤县城后,蔡廷锴让特务营布置好师部的警戒,下令共产党员最多的第三十团官兵架枪休息,然后命令全体长官来师部听候训话。三十团团长范荩和团内的营长、连长等军官来到戒备森严的师部。一进师部,范荩等人就感觉到了气氛中的不安。不出所料,蔡廷锴一张口就直奔“分家”主题,说道:“我本人对共产党人的作为很是钦佩,但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是在此分手的好。你们不能在三十团呆了,不过我不会伤害大家,各位的薪饷都会按数发放,并且会护送几位安全离开。”

听了这话,范荩气得牙痒痒,但是师部周围布满警戒,也只能被迫接受。由于当时军队缺乏政治教育,所以士兵对于谁当领导并不在意,听上面指挥就行了。这样,蔡廷锴当天就带着第十师的五千多人偷偷脱离了起义军,给共产党造成了极大损失。

蔡廷锴的离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一日暴雨过后,起义军在路边休息。周恩来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看着泥泞的道

路,看着被雨水淋湿的官兵,眉头紧紧地锁着。这一路,周恩来一直在总结自己的错误:起义太草率、撤退太仓促,甚至连一直最重视的政治工作也忽视了。周恩来低下头,陷入深深地自责之中。

看着如此沮丧的周恩来,李立三心中也不好受。他走过去,坐到周恩来身边。经过刚才大雨的冲刷,大家浑身都湿透了,裤脚上都是泥巴。李立三抖了抖裤脚,故作轻松地对周恩来说:“大家好久没洗澡了,老天爷这是让咱们免费洗个澡。”

周恩来抬起头看向李立三,对他苦中作乐的幽默报以一个淡淡的笑容。李立三也尴尬地笑了笑,两人都没有再说话。此时,对于周恩来等人来说,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困境就**裸地摆在他们面前。蔡廷锴的离开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一个必然结果。这只是给了他们敲响了一个警钟,真正值得他们担忧的是尚在行军的这支队伍。

起义军如此糟糕的行军状况是共产党没有预料到的。由于国民党的筹划宣传,沿途百姓视起义军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更别提为起义军提供住宿和补给了。行军不出五日,起义队伍就出现了士兵偷偷溜走的现象。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丢弃装备。一开始还只是丢弃子弹、火炮零件这些琐碎的物件,后来甚至发展到丢弃整门迫击炮和山炮。

乌云渐渐散去,天空展露出明亮的蓝。太阳高悬于空中,炙热的阳光重新普照大地,世界再次变得晴朗起来。但是,迷茫的共产党人心中却依旧布满乌云。望着漫长的道路,他们不知道等待在前方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心中的信仰依旧清晰: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崎岖,他们依旧要扛起军旗,继续踏上征程。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8月1日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的建军节。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本章完)